2025.10.16 阴雨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是在2014年3月20日嵖岈山第一届郁金香花展来过,时隔快11年再去嵖岈山,变化真不小!以前全靠徒步爬山,累得够呛,现在有魔毯、滑道这些设施,省了好多力气和时间,景区管理也更规范,玩起来太方便了。</b></p> <p class="ql-block"><b> 今天下午两点多,我和小伙伴们自驾近一个小时来到嵖岈山 ;游玩的特开心,而且,嵖岈山给我的印象格外深刻,我们游玩到的每一处风景都让我流连忘返。</b></p><p class="ql-block"><b> 它的风貌太独特了,嵖岈山属于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形成于1.4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典型地貌造就了满目的奇石怪峰,山峰玲珑俊秀,巨石形态各异,有的像动物,有的似人形,难怪被称为“中原盆景”。山脚下,秀蜜湖、琵琶湖等湖泊点缀其间,山水相映,刚柔并济,行走在山间,“奇、险、奥、幽”的感觉轮番袭来,每一步都有新的惊喜。</b></p><p class="ql-block"><b> 景区里的景点各有特色,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和《西游记》相关的地方,比如“黑风洞”“高老庄”,尤其是想到央视版《西游记》续集曾在此取景,就觉得格外亲切。还有唐代颜真卿留下的“别是洞天”摩崖石刻,让这片山水多了几分文化厚重感。</b></p><p class="ql-block"><b> 游玩时的心情始终是兴奋又惬意的。爬山时虽有些累,但沿途的风光不断冲淡疲惫;</b><b style="font-size:18px;">坐魔毯时可以快速滑行到山顶,还能悠闲俯瞰山间全景;乐趣十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 天下第一石猴:由天然花岗岩形成,位于主峰南山门后的石猴院。这尊巨石蹲坐山巅,五官清晰,神情生动,高达数丈,被视作《西游记》中“猴王出世”的原型。其独特性在于兼具自然形态与文化象征意义,六小龄童也曾在此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嵖岈山的吊桥是景区内的一大特色景观,也是连接南山和北山的重要通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吊桥入口位于景区南山的石猴院,全长150米,桥面净宽2米,距离峡谷谷底最大落差68米。桥身由钢丝构架而成,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可以同时容纳200人通行游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来到吊桥 立刻兴奋起来,我跑到吊桥上拍了不少照片。走在吊桥上,桥身会随着脚步微微晃动,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脚下是怪石林立的峡谷,耳边是山风呼啸,每一步都充满了惊险与刺激。同时,站在吊桥上,还可以全方位欣赏嵖岈山的壮丽景色,无论是俯视、仰视还是远眺,都能获得与地面观赏截然不同的强烈视觉感受。只可惜,时间关系,没有再去欣赏一线天风景有些遗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等我们再赶去下山坐滑到,景区不到五点就下班关闭了;我们只有自己走下山;我们一路下山就碰到两个游客,这时天开始暗下来 山上阴暗潮湿寒气袭来;促使我们加快步伐。哈哈哈!兴奋之余,带来的是快感,也不知累了。因为,为了省时间 我们走的下山路是野线,虽然很累,但带来的新的刺激还是快乐的,我们边走边玩,聊天 、欢声笑语一路;还对着奇石山峰大喊一声,声音先直直撞向花岗岩崖壁,立刻弹回清晰的回应,接着余音在山谷间折来折去,一波波叠加成嗡嗡的共鸣,在峡谷里中才慢慢消散。同时也消散了大家的疲劳。这时的感觉无法用语言描述!意外的收获总是那么满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喜欢做视频 更生动 更亲近大自然!还有是想把嵖岈山的美真实展现出来,还能能完整留住游玩的美好瞬间,特过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下到山下景区,乘车往驻地赶时,天已经完全黑了,还下起了小雨;周边的路灯和景区的灯光陆续亮了起来。想着昨天刚下过雨,山上山石湿滑,夜里又阴冷昏暗,要是没能及时下山,肯定特别危险,心里不由庆幸。但这份庆幸里,更多的还是游玩后的畅快与欢喜,一路美好体验丝毫没打折扣。</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