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美

宋英瑜

<p class="ql-block">中国雕塑之美,首先体现在其随时代的风格不断演变。</p><p class="ql-block">1. 上古至秦汉</p><p class="ql-block"> 青铜时代(商周): 三星堆的青铜神像、面具,以其夸张的双眼、巨大的双耳和凌厉的线条,展现出一种沟通天地的神秘与威严之美。这种美是巫觋文化的产物,充满了原始的张力和想象力。</p><p class="ql-block"> 秦汉时期: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以其数量之巨、写实之精、气势之磅礴,展现了帝国一统的秩序与力量之美。每个俑像都独一无二,神情肃穆,组成了一支沉寂于地下的庞大军阵,是“事死如事生”观念最极致的体现。</p><p class="ql-block">2. 魏晋南北朝至唐</p><p class="ql-block"> 佛教艺术的传入与融合: 这是中国雕塑的黄金时代。从云冈石窟的浑厚雄健,到龙门石窟的秀骨清像,再到麦积山石窟的甜美微笑,佛教造像逐渐从印度的秣菟罗风格与中国士人审美相结合,形成了“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独特风韵。佛像的面容慈悲安详,眼神低垂,仿佛在俯视并怜悯着尘世众生,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精神性之美。</p><p class="ql-block"> 盛唐的丰腴与华贵: 唐代雕塑达到顶峰,以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为代表。佛像面容丰满圆润,双耳垂肩,嘴角微含笑意的“东方微笑”,既有神性的庄严,又有人间的温情。身体曲线饱满流畅,衣纹如水波般垂下,整体气势恢宏,体现了大唐盛世的自信、开放与包容之美。</p><p class="ql-block">3. 宋元明清</p><p class="ql-block"> 宋代: 艺术重心转向世俗生活。山西太原晋祠的彩塑侍女像,身材窈窕,表情细腻,姿态自然,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女子,展现出一种温婉、写实的人情之美。</p><p class="ql-block"> 明清: 雕塑技法更趋精细繁复,但少了一些前朝的大气。如北京雍和宫的檀木大佛,工艺登峰造极,细节无比华丽,体现了宫廷的奢华与藏传佛教的艺术特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