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达拉斯有上海人组织吗?”</p><p class="ql-block">昨晚,我随手把前天晚上在某川菜馆吃饭的视频发到了小红书。</p><p class="ql-block">一个再日常和普通不过的小视频,短短一天竟有1809次阅读,还有不少人转发,甚至有人凭我们的合影照片和菜的照片一眼认出那家川菜馆的店名,留言道:“毕竟在那上了两年班。”</p><p class="ql-block">更让我意外的是,有上海网友留言问:</p><p class="ql-block">“达拉斯有上海人组织吗?可以拉我进群吗?阿拉也是上海宁,湖南街道武原路。”</p><p class="ql-block">德州达拉斯有四川同乡会、河南同乡会、湖南同乡会。。。</p><p class="ql-block">达拉斯各地同乡会林林总总,每年还各自举办春晚,热闹得很。</p><p class="ql-block">在美国,上海人数量并不少,德州和达拉斯也一样。舞厅、餐馆、中国超市、邮轮、甚至回国的航班上,总能听到熟悉的上海话和带着沪语口音的普通话。</p><p class="ql-block">我搬来达拉斯已有几年,却似乎从未听说这里有正式的上海人组织,更别提上海同乡会的春晚了。</p><p class="ql-block">达拉斯倒是有一个上海人的微信备用群,但几乎是个“死群”,一个月也说不上几句话,偶尔冒泡的,还是发广告的。如今,连我这个上海人都很少点进去看了。</p><p class="ql-block">于是,我沉默了,心里却有些不甘:“达拉斯,到底有没有上海人的组织?”</p><p class="ql-block">2019到2022年,公司曾调我去亚特兰大工作生活了四年。那里有个“亚特兰大上海联谊会”的微信群,约364人。除了疫情期间稍显活跃,如今也几乎归于沉寂。</p><p class="ql-block">亚特兰大的上海人似乎也没有主办过什么春晚,最多就是约一顿春晚饭局。</p><p class="ql-block">而在我曾居住过的南佛州、北佛州和南加州,似乎也都没有成气候的上海同乡会或活跃的上海群。</p><p class="ql-block">在美的上海人,或许真是一个有些特别的群体。有人说他们清高、精明、自我,习惯“各扫门前雪”,不如海外的温州人、福建人那样团结。</p> <p class="ql-block">如今,不少达拉斯的朋友把我做小群主的“达拉斯吃货行动队”小群(里面有不少上海人),误当成达拉斯的上海群。这真是个美丽的误会。</p><p class="ql-block">但至少,这给了在达拉斯的上海朋友一点小小的念想,可以在老詹的吃货小群里,自在地说说上海家乡话,聊聊熟悉的味道。</p><p class="ql-block">或许,上海人的乡情本就不在喧闹的春晚与盛大的同乡会里。它散落在梧桐树影下说不完的故事里,藏在奶奶、外婆、姆妈烧的红烧肉的滋味里,也流淌在一句突然响起的“侬好呀”的亲切里。</p><p class="ql-block">我们海外上海人没有严密的组织,却有着相似的味蕾与记忆。不需要刻意维系,却总在某个瞬间因一口熟悉的味道、一句地道的乡音而相视一笑。</p><p class="ql-block">达拉斯的上海人,就像散落在异国的珍珠,无需串成项链,也各自闪着温润的光。</p><p class="ql-block">那么,“达拉斯有上海人组织吗?”也许答案已不那么重要。</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在川菜馆里辨认出彼此的乡音,在群里分享一家新开的本帮菜馆,在某个午后偶然谈起静安寺或外白渡桥。。。</p><p class="ql-block">那一瞬间,整个达拉斯,弥漫开的便是上海故乡的味道。</p><p class="ql-block">有图有真相呀。</p><p class="ql-block">您同意吗?呵呵😄</p><p class="ql-block">杰城老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