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2日<br>上午自由活动。旅游途中难得睡到自然醒。慢条斯理地穿衣洗漱,在酒店豪华餐厅慢慢享用自助早餐。餐后慢慢踱去红海边游玩。上午有点凉,没带泳衣。临近中午气温升高,从红海边上回来看见有人准备去游泳了,不知道是去下海还是去酒店的游泳池。<br>来到红海边,除了工作人员外没有见到其他游客。工人用沙扒刚把一大片沙滩拉平,我们走过留下了一串清晰的脚印。站在沙滩上,只见旭日才一竿高,阳光温暖,和风吻面,海水清澈,风平浪静,涟漪抚岸。取出相机从各个角度、摆出多种pose拍照,特写的、全身的、合影的……。沙滩上游人慢慢多起来。相片拍得差不多了,就坐在那儿静静地享受这难得的清闲。<br> <h5>酒店的休闲区</h5> <h5>海湾里停泊的游船和货轮</h5> <h5>红海上的灯塔和浮动栈桥</h5> <h5>平静的红海</h5> <h5>酒店的海滨休闲区</h5> <h5>红海边的热带风光</h5> 岸边一艘船舷上涂着“glass boat”汽油推进的铁制小船,看到小船简陋的构造,庆幸昨天没有预定小船出海,想像不出从船底的透明玻璃中能看见水底什么东西。如果出海就没有了现在的惬意怡人的休闲。 回到房间,整理行李,喝茶嗑瓜子吃零食,11:30时来到大堂集合,退房卡,行李装车,乘车出发。<br>汽车在市区绕了一大圈,又回到所住的酒店后面的一家名唤“Sea Food”的餐馆用午餐。<br>餐厅服务员都是水手打扮,餐厅墙上挂着船上的舷灯,装饰着舵轮、舷梯……,仿佛是在大船上就餐。<br>中午是当地有名的“三道式”正餐,M点了烤鳕鱼套餐,H点了烤肉套餐。前餐还是阿拉伯的蔬菜色拉和小麦饼。烤鳕鱼配的是米饭,烤肉是鸡肉和羊肉,配的是薯条和薄饼。餐后甜点是草莓冰激凌。<br> <h5>阿拉伯风味的前餐</h5> <h5>烤鳕鱼套餐</h5> <h5>烤鸡肉、羊肉套餐</h5> 游客对这餐相当满意,特别喜欢今天的烤羊肉块。吃完饭游客脸上洋溢着心满意足的神情步出餐馆,咂着嘴登上汽车。<div>汽车载着我们驶向瓦地伦。<br>瓦地伦又名“月亮谷”,阿拉伯语意为“酒红色山谷”,因其红色砂地在日落时显示出如红酒般颜色而得名。<br>据说这里是经典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和《火星救援》的外景拍摄场地。不久前曾看过这两部影片,有急切想领略它神秘面貌的冲动。<br>14:30时,来到瓦地伦的游客中心,换乘了当地专为游客服务而改装皮卡,所谓改装也就是在车厢里架上两块木板铺上毛毯供人乘坐,无遮无挡,拍照摄像是方便了,估计开起来风吹头沙打脸的滋味肯定不太好受,所以游客都把外衣的帽子拉上,女士们还包上了大头巾。<br></div> <h5>瓦地伦景区的游客中心</h5> <h5>到瓦地伦就映入眼睑的山丘</h5> <h5>皮卡改装的游览车</h5> <h5>贝都因人装束的游览车司机在闲聊,等待调度分配任务</h5> 车开出院子就颠簸起来,满眼的荒芜山丘与戈壁,不时会有风把干燥的沙粒卷起。皮卡仿佛一叶小舟行驶在酒红色的大海中。<br>汽车在一处造型特别的沙丘前停下,大家下车沿沙丘向上艰难地爬去,每走一步双脚都会埋进红色沙粒中,每走一步都让我们气喘吁吁,每走一步心跳都会加快得好像要从口中蹦出来,每走一步身后便又多了一个脚印。当站到沙丘顶上向下望去,红色的山谷,连绵的山丘,无垠的沙海,苍凉中透着凄美,雄浑中露出婀娜。<br> 酒红色沙海在起伏跳跃着,沙海上矗立着大小不一的面目狰狞的山丘,震撼并美丽极了,恍惚间好像自己站在了火星上。嚼着虽然闭紧了嘴也没能阻挡住风刮进去的沙粒,在山丘上大声欢呼,纷纷按下快门,留下这难得的靓影。 再次包裹严实爬上皮卡敞开的车厢时,血液里的兴奋仍然高涨。车又动了,现在是沙漠越野了,爬坡下沟,疯狂无限。看到不远处沙丘上一辆皮卡冲沙而下时,以为我们的车也会疯狂地冲上去,但车却在一片平整的沙漠前停了下来。 <h5>皮卡费力地行驶在沙漠上坡路上</h5> 山岩边隐约露出点什么,走近惊喜的发现,岩壁上有一幅生动的岩画,据说这是公元元年前后纳巴泰人留下的岩画,画技拙朴,内容却丰富精彩,不知是谁在画,不知画上是谁,除了羊和骆驼不知那些是什么动物……。古人总会留下神秘让后人猜想,哪怕在沙漠深处。 沙漠上有十几个贝都因人懒懒地半躺或蹲在沙漠上闲聊,边上散放着几十头骆驼,应该是供人骑行游玩的,没有人吆喝招揽生意,只有我们好奇地走近骆驼观看拍照,并与之合影。 <h5>沙漠上散放着的骆驼</h5> <h5>沙漠上散放着的骆驼</h5> <h5>在等待客人的骆驼</h5> <h5>匆匆走过的贝都因人骆驼骑手</h5> 乘车行进一会儿,来到贝都因人的帐篷营地。在昏暗但温暖的帐篷中,好客的贝都因人热情地招待我们喝茶休息,并顺带推销他们的土特产品。 <h5>帐篷里烧茶招待游客的贝都因人</h5> 据说这里是当年劳伦斯鼓动组织阿拉伯人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指挥部所在地,山谷口一块硕大的岩石上有1917年雕刻的劳伦斯头像和当时酋长阿卜杜勒的头像。 <h5>劳伦斯的头像</h5> <h5>酋长阿卜杜勒的头像</h5> 休息后,乘车返回游客中心,车开得很快,大风刮得人好似没穿衣服 ,吹得浑身肌肉僵硬,风中夹带的沙子打得脸生疼。向车后望去我们车掀起的细沙形成一股红色烟尘,后面跟着的汽车在红尘中时隐时现,想像风沙打在他们脸上身上,心里有点恶作剧般的“小快乐”。 <h5>当年劳伦斯组织阿拉伯人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指挥部选址还是不错的</h5> <h5>沙漠里的驼队</h5> 到了游客中心,游客纷纷与标准贝都因人装束的驾驶员合影留念。<br>此时大家都在脱鞋倒沙,几个女客的一只鞋中居然倒出了近一酒盅的沙。真是离开瓦地伦,我们只带走美好的记忆,不带走一颗沙粒。<br> 乘车前往佩特拉古城。<br>佩特拉是约旦的一座古城,古代曾是重要的商路中心,厄多姆国的都城。1812年以来陆续发现许多古迹,大都雕刻在一条深谷的岩壁上。是约旦旅游业的重点城市之一。<br>两个小时车程,大部分时间行驶在山区,前几天山区下过大雪,山上积着厚厚的白雪,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西亚,山下热得恨不得单衣单裤,而海拔不高在山上居然还积着那么厚的雪。真是大自然的造化是只让人知道不让人理解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