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深入践行 “唤醒光,培育照亮世界的人” 的教育理念,将艺术教育与品格培养深度融合,2025 年 10 月 15 日,海口市文林实验学校四年级音乐公开课《守株待兔的老农夫》在音乐教室顺利开展。白慧娟老师以音乐为纽带,通过丰富的教学环节与德育渗透,为师生呈现了一堂兼具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品格塑造的优质课程,成为学校 “唤光育人” 理念在学科教学中落地的生动实践。</p> <p class="ql-block">一、趣味教学:以音乐为媒,夯实知识技能本节课围绕 “歌曲学唱与拓展” 核心内容,设计了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课堂伊始,白老师以 “律动游戏” 激活课堂氛围 —— 引导学生两人一组跟随欢快节奏互动,快速消散午休后的困倦,为后续学习奠定积极状态。随后的乐理复习环节,通过带领学生边唱 C 大调音阶(1-2-3-4-5-6-7-i)、边做柯尔文手势,强化音高与手势的对应关系,还以 “两排互查” 的形式提升复习效果。发声训练中,白老师示范 “打哈欠” 动作,帮助学生掌握 “打开口腔、喉咙放松” 的正确状态,并通过 “yi”“ya” 母音的音阶爬音练习,引导学生用 “腰部发力送气”,为攻克歌曲高音难点做好准备。歌曲学唱环节,采用 “分段复习 + 难点突破” 策略:先针对 “我何必种田好辛苦” 等高音乐句,示范 “气息支撑” 技巧(如手按腹部感受发力),避免学生 “喊唱”;再带领学生完整演唱两段歌词,用手势提示气息控制,最终实现全曲流畅、准确演唱。</p> <p class="ql-block">二、德育渗透:以寓言为核,唤醒内在光芒(一)专注之光:在律动中培养规则意识课堂导入的 “肢体律动 + 呼吸节奏” 训练,不仅是音乐感知的启蒙,更是专注力与规则意识的培养。白老师引导学生倾听钢琴节奏、跟随指令调整动作,当零散的肢体摆动汇聚成整齐的律动,学生在与音乐同频共振的过程中,悄然树立 “专注做事、遵守秩序” 的意识,为成长筑牢自律根基。(二)品格之光:在歌声中领悟务实道理“守株待兔” 的寓言故事是本节课德育的核心载体。白老师未进行直白说教,而是通过故事讲解、角色共情,引导学生走进 “老农夫” 的内心 —— 从最初侥幸等待的心态,到最终一无所获的懊悔,学生在演唱中体会角色情绪变化,自然而然领悟 “不劳而获不可取,勤劳务实方为真” 的价值观。当学生带着对 “勤劳” 的认同演唱时,“脚踏实地、积极进取” 的品格之光已在心中点亮。</p> <p class="ql-block">(三)团结之光:在协作中提升共生能力拓展环节的 “情景剧表演 + 小组 PK”,成为培养学生协作能力的重要场景。白老师将学生分为 3 组,要求各组自主分配 “老农夫”“兔子”“树桩” 等角色,明确 “组内分工、互助共进” 的规则:有的学生带领同伴练唱,有的琢磨角色动作,有的提醒情绪表达;互评环节中,学生不仅点评演唱技巧,更主动赞扬 “帮同学纠正节奏”“让展示机会给同伴” 等协作行为,让 “团结互助、共赢共生” 的意识在课堂中传递。</p> <p class="ql-block">三、教学反思与后续规划</p><p class="ql-block">课后反思中提到,本次情景剧表演环节因未指定小组负责人、指令不够清晰,出现短暂场面混乱的情况。后续教学中,将针对易分散注意力的环节,提前明确 “演员、场地、观众” 的具体要求,以简短清晰的指令提升教学效果。依托本次公开课的成功实践,将联合各教研组开展 “学科唤光教学设计研讨”,邀请白慧娟老师分享经验,引导教师挖掘各学科中的 “唤光点”;同时征集 “唤光育人” 优秀案例,搭建交流平台,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唤醒学生内在光芒的阵地,助力学生成长为 “能照亮他人、照亮世界的新时代少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