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你真敢想

玉树芳草

<h3 > 在沙发上坐着看电视的征鸿老公突然向灶台前做饭的她问了一句:“你获茅盾文学奖了?”征鸿先是一怔,然后说:“你真敢想。我倒是想啊,可惜没实力跟能力啊。我连小小说都写不好呢,茅盾文学奖那可是长篇小说,字数要求不低于13万字。”<br ></br> 老公突然发问也不奇怪。下午,征鸿在中国作家网上阅读第十一届矛盾文学奖受奖辞及作家获奖感言时,把这篇文章也同步分享给了老公。征鸿明明猜出老公这是逗闷子,但她的内心对老公所说的这句话是有嘉许和期待的。她一直关注着中国作家网,经常浏览中国作家网所刊发的文章。她自己也在努力学习,没事时进行习作练笔。涉猎的体裁有散文、诗歌、小说等,较擅长的要数散文。她的散文曾得到市作协同仁们的肯定赞扬。<br ></br> 市作家协会八十多岁高龄的刘老曾给予征鸿散文以热情诚挚的评价。他说:“特别赞赏你的散文。文字优美,联想丰富,选择的题材十分广泛,有主观感悟,有客观抒发,有旅思,有偶遇,有自喻,有寄托,让神思在九天任意翱翔。不论动态的还是静态的,都可涉笔成文,把心灵中意象,一半写景色,一半写联想,通过鲜明的画面,用清丽的词彩,表达出清晰的心理追求,使主题得到升华!给读者展现出一幅幅动人心怀的彩色画卷。”<br ></br> 征鸿初见刘老的这一大段称赞的话语,内心有些许的不安。因为她清楚近几年,自己在写作上虽有点滴进步,但还不足以撑得起同仁们的盛赞。她深感自己还有待提升。她想让自己生命更加有宽度,就得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不停地书写。与时代相融,写出抵达百姓心里的好文章来。<br ></br>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颁奖盛典之后,征鸿看到一篇网文。《从盛典看文学的破圈》其中谈及:文学是认识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载体。因而,作家们纷纷表示要用手中的笔接续百年文学优良传统,努力记录和表现我们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作家乔叶说:作家与时代的关系,就好比浪花与大海,庄稼与土地。作家的梦想就是要创造出几十年之后仍然值得捧读的文字。<br ></br> 茅盾文学奖之夜颁奖盛典给征鸿这样的文学爱好者以鼓舞和力量。让她感受到了弘扬现实主义精神,反映时代大势,展现新时代文学无限广阔空间,激发链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流,为文学抵达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提供更多的可能。<br ></br>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作为文学爱好者的征鸿同样拥有一个文学梦。她要用手中的比写春的芽,夏的草,秋的果,冬的雪;写城市的四季流年,写乡村的山乡巨变,写时间创造的辉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抗联血脉”,讴歌东北抗日联军驰骋皑皑雪原,纵横茫茫林海,前赴后继,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那些感人至深的军民团结故事。<br ></br> 东北抗联将士们“争自由,誓抗战,效马援,裹尸还。待光复东北凯旋日,慰轩辕。”的铮铮誓言,告诫人们永远保持奋斗的心态和进取的精神,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中,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磨砺体魄,锻炼头脑,坚定信念,如此方能全身心投入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铭记历史,传承精魂,担使命,励自己,慰先烈,报家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持续奋斗!<br ></br> 文学应该向着鲜活的生活敞开,让所有的人们都能进来。六零后的征鸿,有着年轻人的热情与激情,有着积极阳光向上的心态,她希望有朝一日,她的原创作品也能借助影视化,有声化的阅读形态得以延伸,抵达无穷的远方、抵达老百姓心里……<br ></br><br ></br>  这是征鸿两年前的旧作。<br ></br> 写于2023年11月20日晚 宏福小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