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踏秋】寻幽七涧谷 探秘三标山

自然国地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自然国地</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51330839</p><p class="ql-block">探秘景点:城阳区七涧谷景区</p> <p class="ql-block">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又名重九节),重阳登高会是重阳节的风俗!早就听说城阳区七涧谷景区以奇石流水而著名,我前年跟随野驴们仅爬过三标山,但未至七涧谷寻幽,至今还感到遗憾。恰这次我们寻探圈组织“重阳踏秋赏青绿,步履丈量五千年”活动,我何不借重阳登高踏秋之大好时机,约小伙伴一同前往,以解前憾呢?!</p> <p class="ql-block">  农历八月廿四日上午,我和小伙伴王兄驾车来到青岛城阳区惜福镇街道最东端的七涧谷景区,游览图说明它由大标、二标、三标山组成,其中三标山为崂山北麓最高峰。七涧谷始于大标山西侧的山峡,景区内山青水秀,自然景观众多,植被覆盖广,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有“天然氧吧”的美誉。今秋雨水多,七涧谷的七个水涧早已顺流连为一线。</p> <p class="ql-block">  我俩停好车,带上水果及水杯,背好背包前行。看到七涧谷的水,清澈见底,湍急的溪水撞击着山谷中的卵石,形成飞瀑激流、万马奔腾、银河飞泻的壮丽景象。七涧谷水源来自山峡顶端“神泉水”,山涧蜿蜒长约6公里,由一涧、双涧、水云涧、四涧、五涧、核桃涧、七涧及八条山谷组成,故名“七涧谷”。</p> <p class="ql-block">  走不多远,隐约间见到河床上有一只庞大的青蛙正跃跃欲试,它鼓鼓的眼睛正注视前方。我上前细瞧,石蛙前还盘缠着一条凶猛的石蟒蛇,这两位朋友是要为爱河决斗吗?穿过几经蜿蜒的河面,那九座造型各异之砼桥为景区也增色不少。河水浅处设置了方形的梅花桩,河旁聚仙亭里有几位仙女在玩牌呢。</p> <p class="ql-block">  话说,三标山之名由来已久,百度百科说“其山势一字并列,南北走向,由南向北分别是大标山(俗称对儿崮),海拔660米;二标山(俗称塔儿崮),海拔650米;主峰三标山,海拔683米,为崂山第二高峰”。这最后一句说法有误,因崂山除了主峰巨峰(海拔1132米)外,还有个天茶顶(海拔989米),故三标山非第二也。</p> <p class="ql-block">  民国版《崂山志》作者周至元(1910~1962年)是这样描述三标山的:“北二峰相连,南一峰独出,故名三标山。”三标山上自然景观颇多,这处天然叠成的巨石形似观音菩萨,当地百姓常来拜,也是有求必应。故建了参拜观音台,包括雕刻弥勒佛一座。近处还有一座民国时的土地庙,下面路旁还有供奉胡三太爷的“宝殿”呢!</p> <p class="ql-block">  景区所修路径,大都是就地取材,采用原石凿平修阶、石砌路面、鹅卵石铺设等方式,修建而成这条漫长的盘山登顶路,我们沿山路先到三标再登顶至二标山。从南侧北望三标山,中间高点为塔儿崮,左侧为对儿崮。沿途,还可见金龟祈福、鹏程万里、鸳鸯比翼、天犬长啸、飞来石等一众景点,个个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我们登山途中,下起了小雨并弥漫大雾。现已是秋天,阔叶树大都是落叶枯萎了,但是,山上那抹绿色却依然存在。那是松树的绿,是竹子的绿,还有路旁叫不上名字小草的绿。这种绿色,没有春天的娇嫩,没有夏天的热烈,但是,却有着一种沉稳和厚重,仿佛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变得更加深邃和内敛,这不就是象征我们的吗?!</p> <p class="ql-block">  我想起在美篇中曾介绍过的即墨名人蓝田(1477~1555),字玉甫,号北泉,嘉靖二年进士、授河南道监察御史。他的《三标山》七言律诗云:“三峰海上接云平,洞里丹经不识名。东望仙舟悲汉武,西邻书社忆康成。崎岖百转泉流绕,苍翠千重夜气生,多病年来忘百虑,独立林壑未忘情。”其诗意,尽显三标山之方位和风景之美。</p> <p class="ql-block">  三标山巍峨挺拔,峰峦叠嶂,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为崂山四大山系之一。据载,当年汉武帝东巡琅琊时,曾来住过三标山附近的不其县城。东汉末年,郑玄(字康成)也曾在三标山西北的不其山下建茅庐讲学。今日,我们没必要过多地考证历史,也不用像蓝田那样吟诗作句,还是先欣赏周边的美景吧!</p> <p class="ql-block">  前年,我们坐地铁走野路来爬三标山,那天晴空万里远观近瞧恰好,所拍摄照片风光无限:四周群山绵延,山下美景尽收眼底,西北方向是秀美的铁骑山和书院书库。向东远望仰口湾,大管岛和小管岛依稀可辨:鳌山湾畔之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图书馆轮廓亦可显现;只是道教名山“鹤山”,与三标山相较太矮,只得受点儿委屈了。</p> <p class="ql-block">  下山途中,小伙伴王兄还与我讨论着,七涧谷景区的人文底蕴深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景区内还有青岛地区最早的学校“康成书院”遗址(书院村后),即墨名士黄宗昌故居“玉蕊楼”(被书院书库掩埋),名道张三丰修仙飞升处“邋遢石”(棉花村后)等景点,都是青岛地区很早的文化遗存。</p> <p class="ql-block">  三标山,因山顶有三峰秀立,南、中、北一字并列,远望似 3个梭标,故名。上次我随队自南而北穿越大、二、三标山顶,仅是体力的消耗和感官的刺激。这次先七涧谷寻幽,再拾级而上,雾中探秘仙山,林深路幽,风景优美,全身心享受到了大自然免费的洗礼。真得感谢这儿的好山好水,让我们得以“重阳踏秋赏青绿,步履丈量五千年”。今日之寻探,正所谓“刻意而来,满意而归”啊!</p> 2025.10.19.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