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展馆序厅,陈列着麦穗冠冕。</p><p class="ql-block">1810年拿破仑一世将6支镶嵌钻石的金银麦穗赐予克雷夫科尔家族;1910年约瑟夫.尚美将其改造成冠冕。</p> <p class="ql-block">“绽放——16至20世纪典藏珍宝艺术展”属于临展,由浙博之江馆与圣轩文化于6月28日至10月8日联合主办。本次展览汇聚了东西方跨越五个世纪的艺术瑰宝,荟萃约300余件非凡珍品,涵盖冠冕、首饰、器物等。巴黎珠宝艺术世家尚美作为重要合作方,提供40件典藏臻品参展。</p><p class="ql-block">中西方珠宝艺术在此尽情绽放,交融生辉。</p> <p class="ql-block">冠冕在珠宝艺术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殿堂级地位,它是权力的象征,更是解码卓越工艺与时代审美的密钥。</p><p class="ql-block">西方的铂金、钻石冠冕和中方的珠宝凤冠。</p> <p class="ql-block">展览分四单元。暑期,学生放假,参观者较多,但很安静。</p> <p class="ql-block"><b>第一单元,滋养:自然的果实</b></p><p class="ql-block">自然是艺术最深邃的灵感源泉,无论是从大地宝藏、浩瀚苍穹,还是动植物形态,如鱼虫花鸟,飞禽走兽等;将其凝练于珠宝之上,即定格于自然,又匠心独运、抓住灵动的瞬间。</p><p class="ql-block">蜂鸟鹭羽:约1894年,尚美巴黎典藏。将蜂鸟与鹭羽元素相结合,定格蜂鸟飞翔之姿。通体缀满钻石,局部镶嵌红宝石,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常春藤叶手镯:1847年,由尚美第四代掌门人于勒.弗森主导设计,黄金打造枝干,玑镂饰纹覆以绿色珐琅,藤曼间点缀白色巴洛克珍珠。</p><p class="ql-block">珐琅、珍珠、璀钻相映生辉。</p> <p class="ql-block">冬青叶胸针:约1890年,由尚美第七代掌门人约瑟夫.尚美创作。金银叶,密镶老式切割钻石,配三颗光泽珍珠;凝蕴灵动之美。</p> <p class="ql-block">雨枝蜜蜂胸针:1840年,通过宝石勾勒出植物在雨中的画面,钻石流苏是落下的水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羽毛胸针:1910年,铂金、钻石。</p> <p class="ql-block">飞燕、蜻蜓、大雁图和锦鸡胸针: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梵克雅宝、宝诗龙等设计,金、银、钻石、宝石、珐琅、玛瑙打造。</p> <p class="ql-block">蜻蜓女神胸针:1910年,马斯里埃拉和卡雷拉斯的作品,以蜻蜓为造型,采用新艺术运动风格。</p> <p class="ql-block">垂幔式项链:1895年,约瑟夫.尚美作品。设计精髓在于绝好的垂褶效果,钻石镶嵌的垂花搭配天然纽扣珍珠和浑圆珍珠。</p> <p class="ql-block">项链:约1950年-1970年,布契拉提创作,香港两依博物馆藏。局部为金属微雕,叶脉与花脉细腻;并在花朵上点缀钻石。</p> <p class="ql-block"><b>第二单元,重影:在西方寻找东方</b></p><p class="ql-block">展示17至19世纪欧洲艺术中的东方灵感。随着东西方的交流增加,东方器物与游记文献西传,中国瓷器、山水画、波斯细密画和日式仕女图中的东方美学,被巧妙熔铸于西方珠宝与艺术珍玩之中。</p> <p class="ql-block">中式流苏吊坠:1923年,约瑟夫.尚美创作,融入中式传统佩玉造型与装饰元素,翡翠与缟玛瑙结合,珍珠以精巧技法串联,打造出飘逸灵动的流苏。</p> <p class="ql-block">黑色珐琅彩金化妆盒:1928年,尚美巴黎典藏;饰有中国玉牌,雕工精湛。</p> <p class="ql-block">中国灵感的粉盒、化妆盒:18-19世纪,卡地亚、香港两依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东方园林图绘笔记本、化妆盒:香港两依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香烟盒:1928年,尚美巴黎作品,四周黑红配色漆面似中国漆艺技法,盒盖中央为珍珠母贝镶嵌的波斯细密画场景,体现了装饰艺术时期兼收并蓄的设计理念。</p> <p class="ql-block">日式仕女图化妆盒:约1920年,香港两依博物馆藏;中间镶嵌日式仕女赏花图螺钿片。</p> <p class="ql-block">帽针:1913年,尚美巴黎典藏;金属、钻石、玉髓、蓝宝石打造。</p> <p class="ql-block">晚宴包:约1900年-1930年,卡地亚作品,香港两依博物馆藏。设计精美,是当时贵族女性出席晚宴的时尚配饰。</p> <p class="ql-block"><b>第三单元,执着:古典的遗产</b></p><p class="ql-block">中国的珠宝,包括龙凤冠、风冠两件重宝隆重登场。</p> <p class="ql-block">首先介绍中国明清时期的仿古审美与传统纹样,如兽面纹、蟠螭纹;各类雅玩纹饰,寄托吉祥寓意。</p> <p class="ql-block">凤形发簪:明(1368年-1644年),首都博物馆藏;黄金、红宝石。</p> <p class="ql-block">群仙庆寿钿:明,浙江省博物馆藏。明代黄金钿花,由金托包裹玉人,有寿星、八仙,背衬松竹梅,下踩海浪,有“八仙过海”之意。</p> <p class="ql-block">“一品当朝”方盒、节节高升图方盒、文人雅集图胸针:清(1644年-1911年),长沙、广东、广州博物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金累丝蜂蝶赶菊花篮簪:清,浙江省博物馆藏。巧妙融合累丝、锤揲、錾刻、焊接等工艺,以灵芝、菊花、蜂蝶等元素构成繁复精致的花篮造型。</p> <p class="ql-block">如意纹帽顶:清,首都博物馆藏;錾花工艺精美。</p> <p class="ql-block">人物故事组佩:清,长沙博物馆藏。以青白玉环为提头,三大串十二小串,共计三十件挂饰,有官人御马、童子持荷、福在眼前等主题。</p> <p class="ql-block">鎏金点翠嵌宝龙凤冠:清,定州博物馆藏品。</p><p class="ql-block">最受瞩目的重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宫廷凤冠,装点三龙十八凤。</p> <p class="ql-block">共有三层,底层饰有一圈九凤衔流苏,九凤之上的正面饰有五只孔雀。</p> <p class="ql-block">顶部有三条腾云的游龙,其中左右两只龙首已缺失,中间一只龙首高昂,饰有火焰纹、祥云纹、花草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冠左右两侧插一只口衔流苏的金凤。</p> <p class="ql-block">鎏金点翠凤冠:清,内蒙古博物院藏品。随清朝公主出嫁带到蒙地,是满蒙两地文化交流的见证。</p><p class="ql-block">凤冠上饰十四支铜鎏金点翠钿花和九朵镶珍珠牡丹花饰,两侧插凤衔珍珠步摇,尽显繁复奢华之美。</p> <p class="ql-block">莲花冠:明,云南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莲花造型,体现了明代的道教文化。</p> <p class="ql-block"><b>第四单元,丰饶:多元的自由</b></p><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初期欧洲社会的深刻变革,珠宝艺术随之迎来革命性转折,承载着个性宣言的珠宝配饰,成为女性意识觉醒最璀璨的物证。</p> <p class="ql-block">旭日初升”白鹭羽饰冠冕:约1910年,约瑟夫.尚美创作。中央镶嵌祖母绿,双排钻石环绕,“刀锋镶嵌”技艺打造出旭日升腾的动态幻象。</p> <p class="ql-block">约瑟芬皇后凹雕套系:约1810年,由尚美创始人尼铎为拿破仑第一任皇后约瑟芬打造。项链由玛瑙凹雕和天然珍珠组成;胸针和耳环采用相同图案和技艺。</p> <p class="ql-block">玛丽.路易丝皇后怀表:约1813年,尚美巴黎典藏。“ML”皇后单字母,上方缀以珍珠镶制的帝国皇冠,背面镶嵌天然珍珠制成的蜜蜂。</p> <p class="ql-block">葡萄簇首饰套装:约1825年,包含冠冕、项链、耳环等,以葡萄簇为造型,采用黄金、绿松石等材质。</p> <p class="ql-block">祖母绿项链:1950年,梵克雅宝作品。祖母绿颜色鲜亮,展现奢华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水果锦囊手链:1928年,卡地亚作品,以水果为主题,色彩丰富。</p> <p class="ql-block">伊斯兰宝顶样式项链:1930年,内蒙古博物院藏品,模仿伊斯兰宝顶设计。</p> <p class="ql-block">可转换为冠冕的项链:约1890年,尚美巴黎特别遴选的七件首展藏品之一。</p><p class="ql-block">1957年,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准备访问巴黎,罗斯柴尔德男爵夫人特别委托尚美将这条项链改造为冠冕以佩戴。</p> <p class="ql-block">可转换成白鹭造型的蝴蝶结胸针:1907年,尚美巴黎典藏;线条舒畅。</p> <p class="ql-block">那不勒斯王后首饰套装:1808年,拿破仑的妹妹卡罗琳.波拿巴在成为那不勒斯王后时,民众所赠。</p> <p class="ql-block">拉齐维尔公主冠冕:1903年,约瑟夫.尚美创作;中央七颗主钻重量1.78克拉至4.34克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试带白钻、红宝石手镯。</p> <p class="ql-block">在展馆读到了19世纪法国诗人阿蒂尔.兰波的一首诗:</p><p class="ql-block">“我走出去,唤醒湿润生动的气息。宝石张开眼睛,羽翼无声地飞起。</p><p class="ql-block">我遇见的第一件好事:在白晃晃的清新小径,一朵花告诉我她的姓名。”</p> <p class="ql-block">在离开展馆时,又看到尚美巴黎2020年新创作的光影之歌冠冕。</p><p class="ql-block">这一切都好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THE END.</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