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我没有拼尽全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我就无法获得真正的自我认同,但凡觉察自己有所保留,这种愧疚就会啃噬内心,我甚至不敢直视镜中的自己……”——科比布莱恩特</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按照初三学习的进程,非常关心大家初三冲刺阶段的状态,开学近两个月,每次教室外走过时都会记录大家在教室里奋斗的状态,让每一个专注学习,闪闪放光你都被看见。但不巧的是,有几次走到教室的后门就会看到以下令我担忧的场景:有几位同学上课总是忍不住走神,要么看着窗外发呆,要么低着头保持“沉默”;有几位同学似乎觉得课堂的吸引力不够,总在桌子下面摆弄。本以为你们是听懂了,或者是学累了:作业拖到最后一刻才动笔,遇到难题就想 “明天再做也不迟”;提到目标,要么说 “还没想好”,要么觉得 “反正努力了也未必有结果”。其实,这是你们在迷茫中徘徊。当然,根据多年带班的经验,我懂这种迷茫 —— 初三就像站在岔路口,前方是未知的中考,身后是悄悄溜走的时光,难免会有不安和犹豫。但同学们,青春最可怕的不是迷茫,而是把 “迷茫” 当成 “停滞” 的借口,让日子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一片空白。</p><p class="ql-block"> 最近批改作业以及和科任老师交流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班里有些同学的试卷上留着空白:不是不会做,而是 “懒得算”;作文只写了开头,理由是 “想不出素材,凑不够字数”;甚至有同学把 “下次再背” 写在背诵记录表旁边,可 “下次” 永远没到来。我知道大家不是不想好,只是有时候看着厚厚的练习册、密密麻麻的错题本,会忍不住想 “这么多,什么时候才能才能完成”,然后慢慢停下了脚步。但同学们,青春的空白从来不是 “没做完” 造成的,而是 “没开始” 留下的。就像科比不会因为 “可能输” 就不踏上赛场,我们也不能因为 “可能难” 就放弃动笔。还记得我们初一开始时的约定吗?——"一起登上山顶,不让一个人掉队!"看着教室黑板旁倒计时牌不断减少的数字,我想说的是:每天变化的数字不是在给我们施压,而是在提醒:青春的画布就这么大,不主动用奋斗填色,就会被 “遗憾”“后悔” 填满。还记得老师给大家看过的那个题为“你见过洛杉矶凌晨四点的太阳”的视频吗?人们只知道科比在篮球界是一个接近神的存在,但谁几人看见过洛杉矶凌晨四点时那个默默进行无数次投篮训练的孤独身影?当然,即使是像科比这样优秀的球员,他的篮球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经历过季后赛失利,也曾因伤病坐在替补席上,但他从没想过 “放弃” 或 “敷衍”。他说 “总有人要赢,为什么不能是我”,这份信念不是凭空来的,是每天加练的投篮、是受伤后坚持康复训练、是在无数个 “想偷懒” 的时刻,选择了 “再坚持一下”。对我们来说,奋斗不是非要考到年级第一,更不是要把自己逼到疲惫不堪,而是把 “模糊的目标” 变成 “清晰的行动”,让 “坚持” 变得容易:比如每天早上花 10 分钟整理前一天的错题,不用多,弄懂 2 道就好;晚上睡前花 5 分钟规划第二天的任务,比如 “上午背 2 篇文言文,下午练 10 道物理题”;甚至可以和同桌互相监督,比如每天放学前抽查 5 个英语单词,没背熟就一起留下来再记 10 分钟。这些小事看起来不起眼,但就像科比每天加练的 100 个投篮,积累起来就是巨大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晚自习结束后,花 5 分钟写一句 “今日小结”,看看自己今天掌握了什么、还有哪些不足 —— 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都是在给青春画布添上 “努力” 的色彩。我知道,奋斗的过程会累。可能是熬夜刷题后第二天的困倦,可能是考试失利后的沮丧,可能是看着别人进步比自己快时的焦虑。但请记住,科比在退役时说:“我付出了我的全部,我没有遗憾。” 这份 “无憾”,才是青春最珍贵的底色。当你未来回忆初三,能想起的不该是 “我当时要是再努力点就好了”,而是 “我拼过、闯过,哪怕有遗憾,也对得起当时的自己”。同学们,青春没有 “重来一次” 的机会,初三这一年更是如此。别让 “等明天”“再看看” 成为常态,别让多年后的自己,对着空白的青春画布后悔。从今天起,把科比的 “拼尽全力” 装进心里:上课多专注一分钟,作业多认真一道题,遇到困难多坚持一会儿。当你主动拿起 “奋斗” 的画笔,就会发现,青春的色彩原来可以这么鲜亮 —— 那是坚持的红、专注的蓝、成长的绿,是属于每一个 “不辜负自己” 的少年的颜色。最后想告诉大家:老师会一直站在你们身边,陪你们一起面对难题、一起克服焦虑。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奋斗填满青春的每一刻,让未来的自己,能骄傲地说:“我的初三,没有留白!”</p><p class="ql-block">加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