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踏上篁岭的石板路,我便一头扎进了秋天的怀抱里。这里的秋,不是萧瑟的枯黄,而是一幅被辣椒、玉米、南瓜调色的斑斓画卷,在徽派古村落的白墙黛瓦间,热烈地铺展开来。</p> <p class="ql-block"> 在高处俯瞰,层层叠叠的古民居依山而建,每一户的晒架上都“晒”着秋天的慷慨。圆形的竹匾里,红辣椒似跳跃的火焰,黄菊米如细碎的阳光,还有玉米的金黄、南瓜的橙红,在蓝天的映衬下,把整个村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调色盘。</p> <p class="ql-block"> 游人穿梭其间,或驻足拍摄,或轻声惊叹,我也忍不住加入其中,拿起手机尽情地拍着、照着、录着,在这斑斓的秋景里,定格属于自己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走近了看,晒秋的细节更显生动。竹匾里的辣椒颗颗饱满,红得透亮;竹篮中的南瓜堆得满满当当,大的小的,形状各异,仿佛在比拼着谁更讨喜。</p> <p class="ql-block"> 我伸手抱起一个圆滚滚的南瓜,沉甸甸的分量里,满是丰收的喜悦。旁边的玉米串成了帘子,辣椒挂成了瀑布,连古朴的窗棂前,都摆着晒满作物的竹盘,每一处都透着篁岭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丰收的珍视。</p> <p class="ql-block"> 最让我动容的,是那面用红辣椒拼成的五星红旗。无数的辣椒紧密排列,组成了国旗的轮廓,金黄的星星在“辣椒红”的映衬下格外醒目。我站在国旗前,心中满是震撼——篁岭的晒秋,晒的是丰收的作物,更是对生活的热忱,对祖国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 沿着木栈道前行,只见村民们正忙碌地整理着晒架上的作物。他们的双手在辣椒与玉米间穿梭,动作娴熟而温柔,仿佛在呵护着一件件珍宝。这场景让我明白,晒秋于篁岭人而言,不是简单的劳作,而是一种传承,一种将生活过成诗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在篁岭晒秋的绝美画卷里,古装丽人们宛如从田园诗中走出的精灵,为这充满烟火气的丰收盛景增添了一抹雅致的古韵。</p><p class="ql-block"> 她们身着或素雅、或清新的古装,在满是红辣椒、黄玉米、金南瓜的晒秋景观中穿梭。有的梳着俏皮的双髻,簪着黄花,一袭浅色系汉服衬得灵动可爱,在南瓜堆前以手作望远状,与古朴村落的背景相映成趣,恰似误入凡间的邻家小妹;有的编着双色麻花辫,头戴蕾丝花边头巾,发间还别着红橙相间的果实发饰,身着带有碎花的上衣和橙色下裙,或低头专注于手中事物,或在晒架旁与蓝白相间的扎染布互动,举手投足间尽是温婉娴静,仿佛是守护这片丰收之地的田园佳人。</p> <p class="ql-block"> 当我站在挂满红辣椒串的木架下自拍时,辣椒的艳红映在眼前,身后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和错落的古村。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篁岭的晒秋,晒的是四季的轮回,是土地的馈赠,更是人间的烟火与温情。这场秋天的盛宴,让我在古村的一瓦一檐、一红一黄间,读懂了篁岭人对生活最质朴也最热烈的表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