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

平淡如水

<p class="ql-block">我追随的光,是五角星的星光。这句话写在手抄报的左侧,笔迹清秀却坚定,像极了那个年代青年们写在日记本里的誓言。红星从纸面升腾,仿佛真的照亮了桌角斑驳的木纹。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追着一颗星走完万水千山,直到自己也在迷途中抬头望天,才懂那不是星光,是信仰的火种。</p> <p class="ql-block">“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几个字被工整地抄在纸的左上方,墨迹微微晕开,像是谁在书写时手有些发抖,却又不肯停下。1921年被圈在一个红框里,安静地躺在国旗下方。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历史不是课本上冷冰冰的年份,而是有人用一生去点燃的火把,代代相传,从未熄灭。</p> <p class="ql-block">宣传画中央,“红星照耀中国”六个大字压着整幅画面的呼吸。左边是标语,右边是长征路线图,从江西到陕北,一笔一划勾勒出两万五千里的跋涉。我盯着那条蜿蜒的红线,仿佛看见雪山上飘扬的军旗,听见泸定桥铁索的震颤。这不是地图,是一群人用脚步写下的诗。</p> <p class="ql-block">金色华表立在画纸一侧,与红星遥相呼应。一个象征五千年文明,一个代表新生的希望。朱德的名字出现在人物介绍栏里,旁边写着“红军之父”。我小时候听爷爷讲过他穿草鞋走长征的故事,如今再看这几个字,竟觉得那身影穿越纸面,站在了我面前。</p> <p class="ql-block">一面红旗展开在画面左侧,一只白鸽正从旗角飞起,翅膀划出向上的弧线。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人用血与火换来的黎明。我忽然想起去年清明去烈士陵园,风过处,松涛如海,那一刻我才明白,所谓安宁,不过是有人替我们扛过了风暴。</p> <p class="ql-block">“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希望,民族有未来。”这句标语被写在画纸左边,字字有力。右边密密麻麻写着人物与路线,斯诺的名字夹在其中——那个第一个把红星故事讲给世界听的外国人。我翻过手边泛黄的《红星照耀中国》,书页里夹着一片干枯的枫叶,像极了陕北秋天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中央的“红星照耀中国”被星星环绕,像夜空中最亮的星座。左边写着“我追随的光是五角星的星光”,云朵和烟花在字底浮动,仿佛节日的夜空。我小时候总在国庆夜里仰头看烟花,那时不懂,如今才知,那璀璨背后,是多少人沉默的守望。</p> <p class="ql-block">绿色花枝绕着标题生长,像春天爬上旧墙。右边分栏写着“长征路线”与“人物形象”,彭德怀、贺龙、周恩来……一个个名字如星点排列。我曾在一个雨天参观纪念馆,玻璃柜里陈列着一双补了又补的布鞋,讲解员说:“那是走完长征的脚穿过的。”那一刻,名字变成了血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