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定州访古得知,开元寺塔的有些碑刻移到了定州博物馆,清真寺御匾原件也在定州博物馆,静志寺和静众寺的两座地宫的若干宝贝更在定州博物馆。这馆,必须参观。看看,文旅章咱都提前盖好了。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 定州博物馆文旅章</h3> 谁能想到呢,一个县级市的博物馆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省才8个,定州就占一个,够牛!不用说,定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物众多,早在1959年就在定州文庙院内建立了自己的博物馆。2018年迁址中山东路南侧的新馆,资料称“展览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馆藏以汉代和宋代为主,其中一级107件、二级214件、三级644件。”关键是有“国宝”3件,包括“顶级国宝”在内。不得不说,“定州,绝对的‘文物大县’,甚至是县级博物馆的‘天花板’。”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 定州博物馆位置</h3> 从位置上看,新馆周边有开元寺塔、贡院、文庙、静志寺、晏阳初旧居等“国保”级古建相围,可谓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与体验条件。从外观上看,新馆为仿汉代高台式的“新中式”建筑,造型突出台地、坡顶、斗拱,汉代古建元素彰显,庄重、大气、古朴、典雅。而且,整体结构严谨,融“台、院、馆”于一体,实现了中国古典建筑美学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的完美结合,绝对是定州的“地标”建筑。其匾额的篆体“定州博物馆”为苏士澍所题,广场上横卧石碑的行书则为欧阳中石所写。两位中国书法家协会正主席的手笔,真给咱这馆提气。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 定州博物馆(南向)</h3> 走进大厅,迎面巨幅浮雕汇集了定州若干珍贵文物形象,其古铜色泽凝重,线条清晰舒朗,令人悦目赏心。看介绍牌可知,馆内设有“汉家陵阙”、“北朝佛陀”、“尘外千年”、“天下大白”、“金翠明珠”、“故乡星空”等六个常设展览,我们一一参观。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 大厅浮雕</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 馆内设施</h3> <b>1 汉家陵阙</b><br> 这个展厅名字据说取自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的句子“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且此四字集自定州八角廊村西汉中山怀王刘修墓出土的竹简,如此甚妙。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 “汉家陵阙”展厅</h3>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极大。自此,华夏渐称汉族,并有了汉字与汉语。汉朝儒学独尊、佛道并列,汉赋、乐府诗兴盛,在思想、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都卓有建树。汉朝也是中山国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此厅展出了造型逼真、精雕细琢的陶俑、陶仓楼和各种玉饰及画像砖,还有青铜礼器、兵器与生活用器等。下面,专捡当地出土的重点看。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 已发掘汉中山王墓情况</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 汉墓再现</h3> 东汉绿釉方形红陶楼,1968年定州179号汉墓出土。此为东汉时期典型冥器,三层楼阁式,采用红胎绿釉工艺烧制。其顶庑殿,正脊两端对鸟造型。另,二楼平檐、一楼围脊,特点鲜明。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 绿釉方形三层红陶楼</h3> 东汉铜蚕,1967年定州47号汉墓出土。铜蚕两条,都不过六七厘米之长,且鎏金多已脱落,但全身首尾多个腹节,腹下小足完整,整体呈波浪律动状。其体态逼真、圆润可爱,被称为“两千年前的铜蚕宝宝”。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 东汉铜蚕</h3> 西汉鎏金嵌蚌瑞兽席镇,1965年定州城西老鸦庄出土。此物也成对,也小巧玲珑;通体鎏金,嵌有蚌壳,花纹绚丽,似龟非龟,但瑞兽无疑。高5厘米、长10厘米的镇物,据说是席镇。“当时,床既为卧具也为坐具,其上铺席,为避免席角卷折而扯挂衣衫,在四角压镇。”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1 鎏金嵌贝瑞兽席镇</h3> 西汉双烟管羊形青铜灯,2014年定州明月新城出土,国家一级文物。此灯高39厘米,由空心炉、烟管、灯盘、灯罩组成。其立面呈羊头形,鼎形炉壁也有羊头图案。其三足为胡人像,单膝跪地手扶膝,头顶与炉相接。据说“点燃后,灯烟会顺着烟管进入球状腹内,不会污染环境,保持室内清洁”,被称为“两千年前的环保灯”。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2 双烟管羊形青铜灯</h3> 东汉骑驼陶俑,1968年定州184号墓出土。此乃陶制,由泥捏烧制。也小巧玲珑、成双成对,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生动再现了丝路场景。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3 骑驼陶俑</h3> 东汉绿釉红陶厨俑,1970年定西窑出土。此为红陶作品,高20厘米,一副厨师模样,左手按压鱼尾,右手持刀刮鳞,又上了一层绿釉,再生动不过了,这就是“两千年前的大厨嘛”。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4 绿釉红陶厨俑</h3> 东汉掐丝镶嵌金辟邪,1969年定州北陵头刘畅墓出土。由独角天禄与双角辟邪组成,象征除不祥与安百禄。此物小巧,高约3厘米,却极精美,采取金片成型焊接技法,融合掐丝、金粒焊缀及镶嵌工艺。此物以虎为形,前额隆起、角后垂卷、张口露齿、四肢前伸、长尾拖地,乃金辟神兽。博物馆门前那两尊巨兽,该是这两个小东东的极速放大版。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5 掐丝镶嵌金避邪</h3> 同属掐丝镶嵌类的还有金龙头与金羊群,也都与掐丝镶嵌金辟邪同期出土于刘畅墓。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6 掐丝镶嵌金龙头</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7 掐丝镶嵌金羊群</h3> 同期出土刘畅墓的还有十一枝连盏陶灯、绿釉红陶狗,以及大量的画像砖。其中,十一枝连盏陶灯以细圆柱牵五层弧形分枝,每枝顶为圆形灯盘。这么细胳膊细腿的陶器,能挺到两千年后的今天,让我们领略古代陶器的独特风采有多么不容易,这可是“定州博物馆必看的15件文物”之一哟!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8 十一枝连盏陶灯</h3> 绿釉红陶狗也为刘畅墓出土,网上说天水博物馆、德州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都有“绿釉红陶狗”,但定州这只为卧姿,且一副温顺的模样。同时出土的红陶鸡还三五成群,也相当可爱。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9 绿釉红陶狗</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0 红陶鸡</h3> 此厅收藏了汉墓的大量画像砖,记录了当年的车马、花卉、动物以及耕种与战争等场景。其雕刻技艺相当精湛,彰显了汉朝民俗艺术与社会风范。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1 画像砖</h3> 下面上重点!刘畅墓的随葬品中,最高级的当属龙螭衔环青玉璧和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都是国家一级甲等文物,被圈内称之“国宝”,也自然就成了定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是,这两位都“出差”了,那就看看复制品或影视资料吧。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2 国宝“出差”通知</h3> 龙螭衔环青玉璧以青玉制成,璧上部透雕龙螭衔环,两侧各雕一龙一螭。龙螭口、鼻、眼、耳及足勾勒阴线,璧面另以浮雕技法饰以谷纹,纹饰间距均匀、凸起一致,反映了汉代玉器规整化的雕刻风格。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3 龙螭衔环青玉璧</h3> 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和龙螭衔环青玉璧同批同地出土,为玉质屏风类文物。玉座屏为长方框架结构,由四块和田青玉组件插接而成。其主体部分采用透雕技法镂刻出特定场景单元,局部辅以阴刻线勾勒细节。专家分析,“上屏正中为西王母,蓬发戴胜,凭几端坐,旁有羽人、朱雀、狐狸、三足乌等;下屏正中为东王公,发后梳戴冠,凭几端坐,旁有羽人及熊、玄武等。”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玉质屏风实物,填补了汉代家具类玉器空白。”据说,“195件禁止出国的文物称为‘顶级国宝’”,这组镂空透雕的神仙故事玉座屏就赫然在列。未见真品,但有图解,也谓学习良机。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4 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5 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图解</h3> 这些随葬品的主人当然是中山穆王刘畅,他穿的“银缕玉衣”更引人注目。汉代推崇厚葬,以玉随葬乃汉代葬俗的典型风格。中山靖王刘胜可以穿“金缕玉衣”,像刘畅这样的诸侯王只能穿银缕玉衣”。刘畅墓曾被盗,“墓中散落的玉片和石片混合在一起,是因为盗墓者将刘畅身上的‘银缕玉衣’银丝抽走,致使上千片青玉和汉白玉片四处掉落。”现展出的为修复后的作品,但也在“定州博物馆必看的15件文物”之列。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6 银楼玉衣</h3> <b>2 北朝佛陀</b><br> 北朝是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中国北方五个朝代的总称,从公元386年至581年。此时,定州仍为中山治所。当地浓厚的宗教氛围和盛产大理石及雕刻传统等优越的石造像条件,使定州成为北朝时期中国北方的佛教造像中心,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定州系白石造像经典。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7 进入“北朝佛陀”展厅</h3> 北魏时期,中山境的曲阳开始大规模雕造白石佛像,基本样式为背屏式,多刻头光、身光和背光,光内浅浮雕莲瓣、火焰等纹饰,基座分为趺床式四足座、长方形座、束腰须弥座等样式。其中,定县出土的北魏佛坐像虽严重损毁,但可看出佛像背屏残茬,底座上人物雕像立姿;县城东北隅出土的北魏一佛二菩萨三尊像也背屏断失,但彩绘色泽依存,纹饰清晰。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8 北魏佛坐像</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 图29 北魏一佛二菩萨三尊像</h3> 东魏时期的造像风格和题材有了变化,佛和菩萨的身躯渐趋丰圆,佛与菩萨造像背屏更加突出,基座多为长方形。与北魏一佛二菩萨三尊像同于1994年县城东北隅出土的武定元年吴易造观世音像,正是如此。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0 北魏吴易造观世音像</h3> 北齐时期的佛造像数量急增,造型和风格发生显著变化,普遍运用了浮雕、透雕、描金彩绘等技法,双身造像、一铺多身造像广泛流行。原中山地境的河北蠡县出土的一批北齐佛像极具代表性。尤其是天统四年苑方州造双思惟菩萨像,其地其匠都令老夫小激动。所谓“思惟”,并非菩萨之名,而是一种右腿上屈、左腿下垂的姿态盘坐,同时右手托腮,表现沉思冥想的姿态即佛教艺术中的“思维坐”。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1 北齐双思惟菩萨像</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2 北齐透雕双思惟菩萨像</h3> 定州城也有大量北齐佛像出土,如出土于众春园东侧的双观世音菩萨立像、贡院西侧的菩萨残像、城东北隅的供养菩萨像、开元寺塔东北角的彩绘双思惟菩萨像底座,以及出土于定州文博园二期的佛像残手、残足,都极具视觉张力与艺术魅力,但最经典的要说“自来佛首”。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3 北齐双观世音菩萨立像</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4 北齐菩萨残像</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5 北齐供养菩萨像</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6 北齐彩绘双思惟菩萨像底座</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7 北齐佛像残手</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8 北齐佛像残足</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9 自来佛首</h3> <b>3 金翠明珠</b><br> 依序本该“尘外千年”的,但就近进了“金翠明珠”展厅。此厅展出大量金银玉珠饰品,首先是头饰,即戴在头上的饰物。其中,簪由笄发展而来,是古时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钗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而,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于固定帽子于发。古时女子两鬓,最多可插十二支钗。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0 “金翠明珠”展厅</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1 清缕空“吉”字盘长纹玉簪</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2 辽錾花卉纹金钗</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3 民国鎏金花卉纹银钗</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4 鎏金花鸟纹点翠银钗</h3> 凤冠则是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头饰,请看清代的鎏金点翠“诰命”龙凤冠。其冠顶缘有“奉天诰命”四字,冠底则是九只衔流苏的凤鸟,虽点翠脱落,但仍显雍容华贵。这鎏金点翠“诰命”龙凤冠和鎏金花鸟纹点翠银钗也都在“定州博物馆必看的15件文物”之列。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5 清鎏金点翠“诰命”龙凤冠</h3> 再看耳饰,多为金属、宝石制作,主要包括耳坠、耳环、耳钉等。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6 民国鎏金镶绿松石耳坠</h3> 挂饰则是挂颈悬胸的饰物,多为银饰或玉饰。古时挂饰主要有项圈、平安锁、璎珞等,也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每个图案都代表着独特的寓意,多象征祈福求安、庇佑驱邪,甚至是身份和地位。但展板上“挂饰”中的“银事件”令人不解,网上一查发现早在两年前就有网友质疑,详见《银事件?定州博物馆展览文字吓人一跳》。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7 清“长命宝锁”银锁</h3> 手镯是佩戴于手腕上的环形饰品,有黄金、玉、银等不同材质,以及特定纹样。展出的手镯里有一只“缕空花卉纹烧蓝银镯”极美,这“烧蓝”二字不解遂查,原来是景泰蓝的制作技艺,“是以银作胎器,敷以珐琅釉料烧制成的工艺品,尤以蓝色釉料与银色相配最美而得名。”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8 清缕空花卉纹烧蓝银镯</h3> 其他饰品也有精彩,如标志“正人君子”的帽正、标志官员等级的帽顶,还有绝非凡人能有的龙螭纹玉带扣等。在清代,佩水晶的帽顶一般为五品官。另,民国錾蝙蝠纹护甲就是指甲套,看似银质,外表镀金,其表錾蝙蝠纹,应为祈福之意。作为文物,这些饰品等级不高,但作为艺术品来看,还是大有看点。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9 清水晶帽顶</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0 清龙螭纹玉带扣</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1 民国錾蝙蝠纹护甲</h3> <b>4 天下大白</b><br> 此厅主要展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瓷”,馆标文字用的宋徽宗的瘦金体,相当挺拔而清秀。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2 “天下大白”展厅</h3> 据史料,定瓷创烧于隋唐,至北宋而高峰,终于元,历时700余年。定瓷为素白瓷,具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特点,并以装饰见长,采用了刻花、划花、印花、镂雕、压棱等技法,从而比基本不动雕工的汝、钧、官、哥等四窑更具优势,成为宋代宫廷御用瓷器的重要一员。不过,严格地说,定瓷非定州瓷器,而是当时定州所辖的曲阳瓷器,其产品以盘、碗、瓶、壶、枕等居多。例,1969年定县净志寺塔基出土的北宋白釉圆托五足熏炉、白釉桃形盖盒、白釉官款墨书蝉纹盘、白釉柳斗杯、白釉双耳贴像杯;1969年定县净众寺塔基出土的北宋白釉莲纹长颈瓶、白釉小口罐;1968年定县东街出土的北宋白釉柳斗纹葫芦形壶。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3 北宋白釉圆托五足熏炉</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4 北宋白釉桃形盖盒</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5 北宋白釉官款墨书蝉纹盘</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6 北宋白釉柳斗杯</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7 北宋白釉双耳贴像杯</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8 北宋白釉莲纹长颈瓶</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9 北宋白釉小口罐</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0 北宋白釉柳斗纹葫芦形壶</h3> 下面上重点,有“定瓷之王”美誉的北宋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乃定州博物馆的又一件“镇馆之宝”。此瓶高60.9厘米,是现存北宋早期最大的定瓷器物,也为禁止出国(境)展览的“顶级国宝”。其釉胎坚质细,釉白光洁、莹润;全身纹莲瓣、竹节、菊花,清雅脱俗;颈部细长,颈中有圆盘,肩部一侧龙首高昂、张口露齿,气场飞扬。不过,此为赝品,真品也在省博。就为这三件“国宝”真品,也必去石家庄一趟,追!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1 北宋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h3> 除了白瓷,定窑也烧制少量黑釉、酱釉、绿釉瓷器。如1969年定县净志寺塔基出土的北宋黑白釉瓷轿,“国家一级文物哟!”其方形轿身、六角攒尖,轿帘半遮,轿夫戴幞头、系宽腰带,一手扶轿杆、一手叉腰,画面简洁生动。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2 北宋黑白釉瓷轿</h3> 而1979年出土于定县南关的绿釉莲荷游鸭纹枕,为少见的定窑绿釉珍品。此枕施翠绿釉,其枕面略呈椭圆、前低后高,剔荷叶荷花纹,一只鸭子游于荷丛,叶脉及羽毛清晰。另有1969年定县净志寺塔基出土的绿釉桃也光泽圆泽、剔透,如真桃一般,仿佛触手可得。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3 北宋绿釉游鸭纹枕</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4 北宋绿釉桃</h3> 除了各种实用器皿,定瓷里还有些好玩的瓷塑玩具,以人物、动物为主,其中有件金代的黑釉老翁背妇人,很是可爱。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5 金黑釉老翁背妇人</h3> <b>5 尘外千年</b><br> 1969年,定州发现了静志寺塔基地宫和净众院塔基地宫,这两个“国六”出土了大量隋唐到北宋的珍贵文物,除北宋早期定窑白瓷震惊世界外,还有舍利供具、佛教造像、香具法器、供养品、历代钱币等珍贵历史遗存,相当部分在此厅展出。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6 “尘外千年”展厅</h3> 静志寺塔基地宫位于贡院西侧,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据资料可知,“坐北朝南,砖筑方形,宫门作门楼式,设拱券洞门。四壁均为释迦牟尼涅槃像及弟子哀悼情景的彩绘壁画。出土北魏、隋、唐、宋历代金、银、铜、玉、石和木刻制品及丝织品等珍品700余件,战国至宋代货币27000万余枚。”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7 静志寺塔基地宫分布</h3> 该地宫出土供奉舍利的隋代七重宝函,分别为石函、盖形石志、鎏金錾花铜函、鎏金錾花银碗、鎏金錾花银塔、蓝色玻璃瓶、银莲花盖方形玻璃瓶。其中,鎏金錾花铜函通体錾刻纹饰,有菩萨、天王、夜叉、狐狸、朱雀、天马及花卉纹等,四壁錾有铭文,盖内顶有墨书题记,值得细看。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8 静志寺壁画(复制)</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9 静志寺封门砖</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0 静志寺鎏金錾花铜函</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1 静志寺鎏金錾花银塔</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2 蓝绿色大腹敞口玻璃瓶</h3> 此宫另出土铜、木雕像,更显艺术价值。其中,鎏金铜天王像为晚唐五代金铜造像之精品。此天王头发卷曲、蹙眉暴眼、口阔鼻直、胡须卷曲,面相威严;头戴金翅鸟宝冠,肩披斗篷,腰系软甲,下着长裤及软靴,手握着金刚杵,脚踩两恶鬼。彩绘木雕力士像则为五代至北宋的瑰宝,像高18.6厘米,通体赭色,发箍、唇、裙涂朱,发际、眉、眼、裙边涂黑彩。力士像形体雄健、比例准确,色彩浓重而和谐。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3 唐-五代鎏金铜天王像</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4 五代-北宋彩绘木雕力士像</h3> 此外,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的隋开皇元年的彩绘描金菩萨立像,唐-五代的鎏金铜七佛造像、鎏金铜五钴铃,隋-唐的蕉叶纹石罐,唐-北宋的莲花宝子鹊尾铜柄炉,宋太平兴国二年的鎏金錾花凤凰纹三兽足银熏炉,北宋建隆元年的鎏金錾花刻字银净瓶、玻璃葡萄、鎏金铜马以及各代铜币,都是大有可观的精品。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5 隋彩绘描金菩萨立像</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6 唐-五代鎏金铜七佛造像</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7 唐-五代鎏金铜五钴铃</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8 隋-唐蕉叶纹石罐</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9 唐-北宋莲花宝子鹊尾铜柄炉</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0 北宋鎏金錾花凤凰纹三兽足银熏炉</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1 北宋鎏金錾花刻字银净瓶</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2 北宋玻璃葡萄</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3 北宋鎏金铜“马上封猴”</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4 唐乾元重宝铜币</h3> 净众院塔基地宫位于文庙街净众院内,建于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地宫主要为藏舍利之用,“坐北朝南,砖砌方形,穹隆顶,南壁设石门两扇,门前为拱券甬道。塔基的砖室中央,放置一长方形大石函,函的四侧都刻有文字,函下有砖砌须弥座有彩绘图案。石函及须弥座上放有许多瓷器,函内器物更多,有银塔、银棺、银瓶和瓷器等。在券门两侧各有一石塔,塔的四壁有浮雕图案和铭文。石塔内的瓷瓶中及塔基内的其他器物内,几乎都装满舍利。”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5 静众寺塔基地宫文物分布(局部)</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6 宋静众寺石舍利塔</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7 创修净众院记</h3> <b>6 故乡星空</b><br> 此厅采用文字、图片、绘画、雕塑、多媒体相结合的手法,以历代名人故事为主线,将走出定州这片土地的名人进行集中展示,其中包括廉颇、李延年、崔护、刘禹锡、王瑚、鹿钟麟、江潮等,反映了定州历史的辉煌灿烂。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8 “故乡星空”展厅</h3> <p class="ql-block"> 时间所限,匆匆浏览。走出展馆,忽然想起“定州清真寺的乾隆御匾呢?”不用说,定州还得再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关链接:</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ypv9i6" target="_blank">定州有座清真寺</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5txuc3" target="_blank">刀枪街上的定州文庙</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26ye4n" target="_blank">二访定州料敌塔</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yzm7um" target="_blank">定州贡院+晏阳初旧居</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slsavv" target="_blank">走进定州</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