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和16日上午,我离开石家庄华弟家,西行来到山西省,先后参观了曹家大院、乔家大院,又登上了平遥古城墙,弥补了我2021年12月动车来古城,因城墙不开放而未能上城墙的遗憾。三个景点相离不远,都显示出晋中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曹家大院即曹家“三多堂”,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北洸村,距乔家大院7公里,是明清晋商曹氏家族的宅邸,为太谷曹家创始人曹三喜开创的辉煌基业中,七座曹家大院中的一座"寿"宅院,三多即多子、多福、多寿,成为了晋商一支劲旅。这是车子停在南边停车场看到的宅院大门。 在网上找图,从高处看三多堂的大院。大院分南北两部分,中间用甬道分割,南面是外宅,为账房院,厨房院,书房,小戏台院,正门院,东门院。北面是内宅,是三多堂大院的主体建筑,由东西并列的三座穿堂深宅楼院组成。 从甬道的东口进出大宅院,甬道长66米,宽近5米,用石条铺砌而成。两边就是南北向的三座穿堂深宅楼院。 甬道左边,即南边进到一间屋子看到账本和银锭元宝模型。 甬道右边,即北边的多寿院,里面有两进落,象征着家族成员的长寿和健康。 甬道右边下一个院落是多福院,最后一个是多子院。分别代表家族的福气和好运,以及象征家族的延续和人口兴旺。 最里面的三层砖楼,楼顶建有三个亭式重楼,它们是曹家护院家丁巡逻之处和主人邀请宾客之处,建筑造形酷似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头像。 进到多寿院里面的亭式重楼,底层右侧看到掀开毛皮床中间有个小洞,探眼望去里面非常深。传说一是为了把遍及国内外收进来的大量银锭和元宝放进这个银窖中,二是藏人的秘密通道,1937年11月7日日军侵占太古时,曹家几百口人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不见,里面有通向避暑山庄的秘密通道。 我从多福院里面的亭式重楼上去 底层是主人卧室 上到顶层 可瞭望到全院 而多子院内有个珍宝馆 这是翡翠羽毛镜,乾隆年制品,全部采用极其昂贵的越南翠鸟的羽毛,一根根贴在镜面上,镜面颜色就是羽毛颜色,历经200年,至今不褪色。由于镜面反光,我剪辑其中一小部分放在这里。 金火车头钟。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等人仓皇西逃出京,途中囊袋空空,便向晋商富户的曹家三多堂借了一笔巨款。返京后,因宫室亏空,便将价值连城的法国贡品--金火车头赐予曹家。该物由黄金、白金、钨金、水晶组合制成,重达42.25公斤,堪称一绝。 其它还有卷长7.74米的明代大画家临摹北宋的《清明上河图》等等,楼上有其它珍贵文物,陈列有四大项目12个内容,数千件文物工艺,数千张照片,再配以绘画、书法、模型及现代化的灯光、音响效果。 甬道尽头是戏台院,据考证,这座家庭戏台院是目前山西民居中仅存的两座家庭戏台院之一,另一座在太谷县城孔祥熙宅院里。总之,曹家财大气粗,尽显家大业大的官商气魄。据说20世纪初期,汽车消费进入中国,曹家也买了一辆美制汽车取乐。当时,山西督军阎锡山还没坐上汽车,曹家的财富实力由此可见一斑。接着,曹家又购买了发电机,安装了电灯电话,也开了山西省奢华风气之先。 离开曹家大院,去往7公里外的乔家大院。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看到旁边10元刀削面免费续的牌子,进店内解决了午餐问题。我想这是继承了乔家大院经营有方的商业门道,招揽了很多游客前来填饱肚皮,而且味道不错。 广场上有很多雕塑作品,体会到乔家大院自清乾隆年间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br><br> 乔全美二儿子乔致庸夫妇四世同堂雕塑,乔致庸少年时期因兄长病故,便弃学从商,开始掌管乔家生意,生意越做越大,他的“在中堂”成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户。今天要看到的乔家大院,就是以“在中堂”为主。另外,也能看到乔家五世祖乔贵发另两个儿子乔全德和乔全义的子孙创建的堂号为“德兴堂”、“宁守堂”和“保元堂”的家族大院,还有四堂共用的“乔家花园”。 这是乔家大院“四堂一园”的导览图。五世祖乔贵发三个儿子中的老三乔全美生两子,他们是七世乔致广和乔致庸。乔致广无子,从生有六子的乔致庸过继过来一个八世的乔景仪,乔景仪下有两子,他们是九世乔映霞和乔映璜。而乔致庸,虽然生有六子,但其中五子先后死去,剩下一个过继给乔致广的乔景仪。家门只能传给乔景仪下面最得力的九世乔映霞,因为怕断宗绝代,取了女名。因此乔家大院“在中堂”需要关注的几个有名人物是五世祖乔贵发、七世乔致庸、九世乔映霞。 步入“在中堂”要走很远的路 路旁有不少雕塑,这是乔致庸拜见慈禧太后的雕塑。 终于到乔家大院了 墙上“在中堂”牌子上写到该院落被专家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居,民宅看乔家”之称。 图上深色部位是“在中堂”的六个院落,其中一号院、五号院是重点。 先从一号院开始。里面两排,有三进小院落。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乔氏商业的开创者乔贵发为三儿子乔全美在此始建宅院。其子乔致庸使乔氏产业登顶财富之巅。左右两边分别有内客厅和外客厅。再进去是男宾女眷两个餐厅,部分子女的居室、书房。 最里面是乔致庸书房、客厅和居室。 门内可见客房,挂有“汇通天下”横匾。 右边通道进去看到第二排的乔全美和乔贵发长辈的居室。乔贵发是五世始祖,自小背井离乡到内蒙古去闯荡,即“走西口”。在一家当铺做学徒工,靠聪明吃苦耐劳,开始经营自己的草料铺和杂货店,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商号。之后回祁县结婚生子,把家业传给三子中的小儿子乔全美。乔全美把“广盛工”改为“复盛公”,成为整个包头地区首屈一指的晋商。1756年开始在乔家堡村大兴土木建造院落。乔全美生有二子,去世后大儿子乔致广继承家业,二儿子乔致庸本想入仕为官,但经商的兄长不幸病故,他便开始了重振家业,发挥杰出的商业天赋和经商头脑,顺应形势发展票号业,主要从事金银的汇兑业务,一度成为整个满清帝国最大的票号。他的一生共有过六个妻子,因为家规森严不准纳妾,后五房夫人都是续弦,先后诞下了六个儿子。 大厨房 重视家塾 家训、家规等。 在一号院对面的二号院里,用淳正家风带动信义商风,严定商规商训,恪守经商之道。诚信聚人心,茶票通天下。从第一代先祖乔守纪开始,自明清至今乔氏一族世代繁衍,绵延近四百年。三号院介绍把仁义为善当做治家要义,尊儒重教,以教兴商。四号院介绍了心系天下,忠义报国,在国危之际,慷慨解囊,资助兴国。例如左宗棠于1875年被慈禧太后任命为钦差大臣平定新疆,乔致庸慷慨向西征大军捐赠了大量的军费。西北的战事被平定后,左宗棠奉旨回京途中专程拜访了乔家大院。 1900年,“八国联军”联合侵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逃出了北京城,去西安避难。途径山西境内时,因吃穿用度早就捉襟见肘,随行的内阁大臣只得出面向当地的富户筹款,只有乔致庸代表乔家率先表态,除了愿意出借二十万两白银外,还将他们亲自接到票号内休息。庚子国难结束后,清廷将各省的公款汇兑业务都交由乔家的票号打理,自然赢得了极其丰厚的利润。 来到“在中堂”五号院,这里的雕饰最为精美,是乔家鼎盛时期由乔致庸主持修建的,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院内看建筑艺术,别具一格。 七世乔致庸从生有的六子中,过继一个八世乔景仪给兄长乔致广,乔景仪下有两子九世乔映霞和乔映璜。而乔致庸,剩下五子先后死去,而且他先后续弦五房夫人,被人称为“克子克妻”,因此家门只能传给乔景仪下面的九世乔映霞,为避免断宗绝代,取了女名。这是乔映霞的书房,他是“在中堂”第三代掌家人,又任祁县第三区区长,是祁县四大乡绅之一。交友广,应酬多,所以特设会客厅。他是维新派的时尚人物,客厅布置尽显民国初期开明士绅居家风格。院内还有乔景仪书房、客厅和居室,乔映璜书房、居室等。 五号院旁边就是乔家花园 花园很大,也很漂亮。 除了“在中堂”外,还有“德兴堂”,是六世乔全德生有的七世乔致祥的堂号。 还有“宁守堂”和“保元堂”。“宁守堂”是六世乔全义二子七世乔致远的堂号,也是始祖乔贵发的故居,俗称“老院”。“保元堂”是乔致远的儿子,八世乔超五的堂号。 乔超五出身富商家庭,却没有一丝纨绔习气。咸丰时期恩科中举,同治时期大挑一等,光绪时期被授以保定城新城知县,为百姓所拥戴,六年后卸任,隐居于乔家大院“保元堂”,一方面读书、藏书,另一方面开设家塾,培养子孙,兴学育人。有一个乔家学堂,供乔家子弟读书学习。 参观完乔家大院后,我又马不停蹄赶到平遥古城。2021年12月我坐动车来过这里,住了两天。逛了古城,参观了“日昇昌”票号、“百川通”票号等博物馆,但是由于城墙正在维修,没有开放。这次人在山西,自然想到再去平遥古城,登上城墙。 南门附近很难停车,车子停在小南门外,走进南城门,也叫迎薰门。 登上城墙 俯视瓮城 城楼瓮城炮架前 城墙上的雕塑 沿城墙移步,观察城内建筑。这座土黄色砖墙很高,肯定是大户人家,没有窗户,是防盗需要,而且不露财。但墙体有裂缝,政府规定,如果倒塌重建,要按照右边房屋显示的中式建筑风格建设,而且完全自己掏钱。 走回城楼内侧 城楼中间于城内南街不完全相对 于南街对应的是到了城楼边上,看到了远处的中楼。 沿城墙西行,不断有敌楼出现,有的时候看到大布条贴合在城墙侧面,是一种对城墙的保护措施。 必须留影一张 一直走到小南门上面,昨夜在里面看到两座牌坊的夜景,挺漂亮的。 俯身可以看到小南门城洞,这里没有上城墙的阶梯,要不继续往前走,要不返回。 我选择返回到南门下城楼,结束今天的山西景点浏览。 从石家庄返回成都的途中,经过山西省晋中地区,有幸参观了晋中最有特色的古代建筑和古城墙,它们凝聚了灿烂辉煌的中华古文化的特色和风格,让我增长了不少历史文化知识,特别是威震中华的晋商的知识。离开平遥古城,将赶往西安,西安我已去过多次,这次准备参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然后还要去陕西南边的汉中市,它南边的黎坪国家地质公园正是赏秋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