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亚美尼亚——高加索三国游之五

梁山话剑

<p class="ql-block">昵 称:梁 山 话 剑</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50033322</p> <p class="ql-block">  今秋高加索三国之旅,在走完阿塞拜疆的行程后,我们经格鲁吉亚转游亚美尼亚。</p><p class="ql-block"> 9月26日秋风送爽,我们的旅游大巴一早,从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出发,沿高加索山区的国道翻山越岭,直奔亚美尼亚。办完通关手续不久,来到了位于北部阿拉韦尔迪山区的哈格帕特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簇始建于10世纪巴格拉托尼王朝时期的基督教建筑群,主教堂圣尼山教堂于公元976年启建,历24年建成。它将拜占庭教会建筑风格,融合高加索建筑传统,以不对称的布局散落在半山腰上。</p><p class="ql-block"> 除了主教堂,这里还有13世纪后增建礼拜堂和附属设施。经典的造型和独特的结构,成为中世纪亚美尼亚宗教建筑艺术的典范。这里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宗教文化密码,并被赞 “中世纪宗教建筑的杰作”。我无宗教信仰,不谙其中奥秘,但能感觉到历经时光的磨砺,所彰显出它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亚美尼亚,是世界上最早将基督教定为国教的国家。它的这一决策有多早,早到公元300年的时候。比起罗马帝国君士坦丁一世,颁布著名的《米兰敕令》还早12年。</p><p class="ql-block"> 这是梯里达底三世在位期间,得到基督教圣徒格列高利的劝化后,开始贩依基督教。由此,使亚美尼亚成为人类首个以法令形式,将其确立为国教的政权。凭藉这一点,亚美尼亚在宗教圣城耶路撒冷的西南区,也占有一方之地。</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首都埃里温后的次日,来到距都城18公里的埃奇米阿津大教堂。这是亚美尼亚宗教圣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建于公元303年,被公认为全球现存最古老的主座教堂,也是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的总堂。</p><p class="ql-block"> 在设计独特的景区大门上方,十字架之下,就是国王梯里达底三世与圣徒格列高利对话的石刻浮雕。有诗赞<b>“当格列高利以启明之光,劈开深井的黑暗,这里便成了亚拉拉山,投下第一道不灭的影子。”</b></p> <p class="ql-block">  走近教堂,它采用亚美尼亚传统圆顶,以四瓣形设计。这里的建筑虽始建于1700多年前,但现存大都是17世纪后重修。它融合了中世纪与拜占庭的建筑元素,成为基督教建筑艺术的经典。</p><p class="ql-block"> “埃奇米阿津”在亚美尼亚语中,意为“耶稣降临之地”。凭此传说,奠定了它不可侵犯的地位。教堂里还珍藏有诺亚方舟木片,刺入耶稣胸口的圣矛,还有钉耶稣十字架的残片。这一切,足可堆积起这座教堂的神圣。站在这里,仿佛感受到1700年历史在脚下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  在不远处,我们还去参观了建于七世纪的兹瓦尔特诺茨教堂遗址。这是1901年考古发掘的。在亚美尼亚的宗教信仰魅力,还借用《圣经》记载,终年积雪的阿拉拉特山作为诺亚方舟停泊地的加持。此山虽属土耳其境内,但一直被视为亚美尼亚民族图腾,精神象征。</p><p class="ql-block"> 亚美尼亚曾经突厥-塞尔柱人、蒙古-鞑靼人的入侵,还有奥斯曼土耳其和伊兰瓜分和统治,但始终坚守着基督教的信仰,初心不改。</p> <p class="ql-block">  首都埃里温,位于难得的一块平地,阿拉拉特小平原上的拉兹丹河左岸。埃里温之名,意为“埃里部落聚居地”。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著名古城。</p><p class="ql-block"> 市中心埃里温山上的胜利公园里,矗立着一尊“手持长剑的母亲”塑像。她目光注视着西南方向,不远处的亚拉拉特山。这座塑像象征亚美尼亚民族的坚韧与守护精神,成了一座地理座标。</p> <p class="ql-block">  长期以来,一直受制于来自西南方向势力的欺负。到达那天下午,我们来到埃里温的山丘上,参观“亚美尼亚大屠杀纪念馆”。这是在一战时期,奥斯曼帝国大规模屠杀亚美尼亚民族,导致150万人死亡的惨剧。这一死于非命的数字,竟然超过当时该国的一半人口。</p><p class="ql-block"> 1965年亚美尼亚奠基建设,一座44米高的纪念碑,巍然而立。主台以下沉式台阶设计,让来者自然低头默哀。12块巨型石板斜伫,围护着中间终年不灭的长明灯。站在这里,让人想到苏联诗人叶夫根尼·叶夫图辛科留下的诗句,<b>“幽怨悲凄,亘古伤感的眼神,是亚美尼亚人一望即知的特色。”</b></p> <p class="ql-block">  亚美尼亚是一个“高山与石头”构成的内陆国,为小高加索的崇山峻岭所环抱,90%国土为海拔1000米以上。正是如此,在首都也不容易腾出一方平地来建设广场,只好依山造出独特的“阶梯广场”。广场融合了苏联时期的遗产,以宏伟的阶梯结构,并分布诸多现代艺术雕塑,成为首都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它始建于苏联时期,由著名建筑师亚历山大·塔曼扬设计。后因苏联解体和1988年地震,导至工程中断,历20年后重建竣工。如今成了人们的重要活动场地,那天傍晚,我登上步级广场的最顶处,感受其恢弘气势。</p> <p class="ql-block">  走在山连着山,丘挨着丘的亚美尼亚,我终于看到了湖水,拥有1360平方公里的塞凡湖。那天我们来了,登上半岛山坡举目眺望,真大,大到占该国国土面积的3%。它位于海拔1900米,是世界最高淡水湖之一。碧湖蓝水,云影雪峰,有如一面明镜镶嵌在高原上,故有“高加索明镜”之誉。</p><p class="ql-block"> 塞凡湖,亚美尼亚人称“上帝恩赐的礼物”。它横卧山间,成了旅游圣地。我们乘船游览湖中,近距离触摸它的蔚蓝,感受它的神圣。</p> <p class="ql-block">  多山的亚美尼亚人,对塞凡湖珍爱有加,在半岛的山上建有塞凡修道院,日夜佑护着这方圣水。这座修道院建于9世纪,原本在小岛上,后因湖水下降而成了半岛。它依偎在半山坡,蔚成欣赏塞凡湖的一道景观。</p><p class="ql-block"> 塞凡湖一游,饱了眼福也享有口福。午餐时,在临湖餐厅享受一次白兰地配塞凡湖鳟鱼的美餐。这是塞凡湖独有鱼种“伊什罕”,有“王者之鱼”盛誉。鱼味鲜美,湖水蓝美,让我难忘塞凡湖的壮美!</p> <p class="ql-block">  在亚美尼亚两天一夜的匆匆之旅,看见山的连绵,水的温柔。还感受这是一个在石头上镌刻《圣经》,用信仰书写数千年史诗的古老民族。正如叶夫根尼另一句诗<b>“在亚美尼亚,每一块石头都是一部历史,每座山都是一首诗。”</b>她有悲伤、无奈,但更充满希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5.10.19 珠海</p> <p class="ql-block">正文字数:2220字</p><p class="ql-block">文字摄影:梁山话剑</p><p class="ql-block">音乐:《山高路迢迢》</p> 欢迎光临   感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