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年 10月20日的世界骨质疏松日,是全球唤醒骨骼健康意识的重要时刻。这一由世界骨质疏松基金会(IOF)于1996年发起的节日,如今已成为连接国际医疗力量与公众的纽带。2025年我国更是发布“健康体重强骨健身”主题,凸显骨骼健康与全身健康的深度关联,传递“预防为先、终身守护”的科学理念。</p><p class="ql-block">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骨骼杀手”,本质是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平衡被打破,导致骨量流失、骨微结构崩塌。我国9000 万患者中,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19.2%,65岁以上女性更是每2人就有1人患病。这种疾病早期无症状,一旦出现身高缩短超 3 厘米、脊柱驼背等信号,往往已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而髋部骨折后1年死亡率高达 20%-30%,堪比癌症风险。</p><p class="ql-block"> 守护骨骼需紧扣“健康体重 强骨健身”核心。饮食上,每日300 毫升牛奶搭配深绿色蔬菜,补充钙与维生素K;运动可选择快走、太极等中等强度项目,每周3-5次刺激骨形成;上午10点前晒15-20分钟太阳,助力维生素D合成以促进钙吸收。更关键的是,40岁以上高危人群需定期做骨密度检测与骨代谢标志物筛查,精准评估骨折风险。</p><p class="ql-block"> 世界骨质疏松日的意义,正在于戳破我国骨质疏松“一高三低”(患病率高、知晓率诊断率治疗率低)的现状困境。它不是一次短暂的健康提醒,而是对每个人的长期呼吁:别等骨骼发出“求救信号”才重视,从今天起管理好体重、践行科学护骨习惯,把骨骼防线筑得更牢,才能让每一段人生都拥有坚实的“支撑力”。</p> <p class="ql-block"> 宝鸡高新医院中医科风湿病科设有门诊国医馆、住院两个治疗区,在科主任李文魁副主任医师带领下,科室医护团队积极开展内科常见病、慢性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在脾胃病和风湿病的中西医治疗上效果显著。</p><p class="ql-block">治疗项目</p><p class="ql-block">毫针针刺、耳穴压豆、艾灸(艾条灸和百笑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拔罐、中药灌肠、蜡疗、中药封包治疗、中药熏洗治疗、中药竹罐治疗、中药热掩治疗、中药熏蒸治疗等。</p> <p class="ql-block">本人转载此文(内容转自“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旨在分享信息。仅供参考,请勿据此自行诊断或治疗,具体事宜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