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千佛岩

桐山大夫 (谢绝送花)

<p class="ql-block">  说起夹江,我最早是从买纸开始的。</p><p class="ql-block"> 我平素嗜好写几个毛笔字儿,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自然少不了纸。四川夹江,有”蜀纸之乡”,”中国书画纸之乡″之美誉,手工造的竹纤维纸、稻草纸、楮皮纸、麻纸,纸质细腻,生熟适中,书写感觉好,且价格低廉,受到书画家们的亲睐。我初始练字,很长一段时间就迷夹江纸,从而有了深刻之印象。</p> <p class="ql-block">  原先知道夹江是四川的,没有细考过在那个地区,2025年夏天,我行走于眉山、乐山之山水林泉之中,畅游于文化廊庙之间。一日,在乐山公交车站,见有夹江公交,心思一动,便上了307公交车。</p><p class="ql-block"> 我属牛相,生性好于山川村野游玩。每到一地,先进博物馆,这是我多年得到的一条经验。馆中一揽当地山川形貌,地域特产,古今文化粹华等,观之,可捷得其要。我进入博物馆一看,夹江概有”佛″、“堰”、“核”、“茶”、“瓷”、“纸”6大特色。其中”佛″有千佛岩。我神往之,就进入了千佛岩景区。</p> <p class="ql-block">  是日,正值夜雨后转晴,四野清新,山青水碧。离城2、5公里的路程,公交极便利,下了车,过民俗村,沿古街前行,到达了千佛岩。</p><p class="ql-block"> 千佛岩景区,在青衣江畔,称为”两山夹一水”,又称为“一水中流”,风景十分优美。我进入景区瞭望,满眼青岭遮目,碧水映日。左手为东风堰水库,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始建于1662年,即清康熙元年,已有364年的历史。偌大的水面,浩浩淼淼,碧蓝碧蓝,清亮亮、明澈澈,静静地平铺在两山之间,象一面平平的反着光的镜子,把苍穹中蓝蓝地天,白白地云,飞翔的群鸟,映在了水里;还有远端的青山俏影、楼榭塔树,统统都反射到我的眼底。近处,山佛岩的佛光,佛龛塔影,泛着丹霞山石之红光,在悠悠水面微波里,一闪一闪,时隐时现,忽明忽暗,似乎记录着千年沧苍岁月里千佛慈悲的心波。</p> <p class="ql-block">  细说这夹江千佛岩,还真不能等闲视之。今日虽为四A级景区,但造佛之肇始,比乐山大佛还早呢。</p><p class="ql-block"> 夫古人造佛立庙,必精选名胜之地,千佛岩此处,以山带水,环境尤为壮美。乐山大佛为佛家化缘筹资与官方联合所建;千佛岩所造,纯为民间自造,始于隋唐,延续于明清。佛象核心区域不足1公里,据资料记录,共有162洞窟,2470余尊佛像,规模之大,佛尊之多,在巴蜀之地尚属首屈一指。佛像尊尊栩栩如生,佛容丰富,雕技精湛,自由活泼,又端严庄重,展现了隋代与盛唐以及明清时期造佛石刻艺术的伟大成就。也用实物纪录了巴蜀之地的历史人文,人心向善,巧匠林立,想象丰富及极高的绘画与石雕艺术之水准。</p> <p class="ql-block">  我怀揣着神往之情,敬畏向善之心,一个洞窟一个洞窟,一尊佛像一尊佛象瞻仰过去,大多数佛像神采如初,慈眉善目,端严庄重。但有一部分剥蚀严重者。因为乐山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潮湿多雨,且山体佛基为红沙岩石,石体欠紧实,加之特殊年代“破除迷信”的人为破坏,致一部分佛龛毁损残缺,在我心中,觉得仍然是体态端严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千佛岩的位置,在古铁石关下栈道右边临江陡峭之崖壁上,地生奇地,天降其祥。千佛造像中最为巨大者为弥勒佛像,佛高近3米,慈祥庄严,造形奇美;两侧侍善菩萨,形体丰硕,衣纹流暢,神采绝沦。</p><p class="ql-block"> 在整个山体上,佛窟错落,形态不一,有的上百尊佛集于一窟,有的一尊独居,大窟可逾数丈,小的不及盈尺,依山而凿,依山势而造,造形优美,大大小小,上上下下,形神各异,绚妙多彩,蔚为壮观。最为瞩目者,为弥勒如来佛、净土变相佛、四大天王佛龛、观音菩萨等佛龛,极为精美,可敬可畏。还有供养人、飞天等,神态各具特色,座落在丹霞摩崖上,从下仰视,有庄重肃穆,神采飞扬千古的气韵。</p><p class="ql-block"> 千佛岩虽是一佛教胜迹,又是隋唐以来佛教传入四川的历史见证,以及佛教信徒们跨越千年的历史虔诚,更是石刻艺术的历史画卷。我走在佛像前拜谒,仿佛佛禅精神如在心间涌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足底是碧绿的青衣江水,缓缓流淌;仰观千佛岩丹霞崖壁,在阳光下泛着红光,倒影在水中,如同山水画卷一般。茶马古栈道上,游人往来如织,五色交织,浓淡撞目,<span style="font-size:18px;">象是在画图中行。</span>我遥望水中,又近观摩崖,思潮乍现。蓝的天,白的云,碧绿的水,红色的山崖;崖上树间,鸴鸟唧唧;水中鱼儿,浮光吐气。逢此情此境,谁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我想,使人目赌奇景,心逰天地者,这正是大自然赐馈给我们的无私恩惠!</p> <p class="ql-block">  大 凡佛禅文化发达之胜地,多青山绿水,幽静壮美,或绝世之佳地者。必吸引天下文人墨客相聚于斯,游玩观景,广交益朋,吟诗赋对,展纸挥毫。我观千佛岩丹霞红石壁处,摩崖石刻者甚夥。如“千佛岩”、“江清月近”、“云涛”、“濯缨处”、“蜀相点将台”、“禹迹千秋”、“岳渎灵关”、“振衣岗”、“青衣佳处”、“灵泉古渡”、”古泾口“、“望龙坪”、”逝者如斯“、”天理良心“、“江山图画″等等,悬于红石崖上,如龙威虎振,云鹄游天;又如龙游在霄,鸿飞兽骇之态。诗词歌赋者更多,在一崖壁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千咏崖″之设,</span>我驻足良久,看到了很多石刻文字。有赞美山川峻美的,有歌唱佛禅之味者,有教化正人者,有规范游人行为者,多不胜数。在我眼中,这些摩崖石刻之题,象是一道多折的巨大屏风,他留印着千年歌赋之吟唱,都是俊美千古的千佛岩之花,与三千佛尊媲美,又为三千佛龛增色,同样是一千多年文化瑰宝。</p><p class="ql-block"> 我也注意到,有些碑刻,风化剥蚀严重,有的还长了青苔,随着岁月的磨砺,风雨的剥蚀,再过干年,这些书法艺术之花,还在不在这千佛岩间开放,真不敢想象。</p> <p class="ql-block">  走过灵泉古渡、穿山堰、摩崖石刻、万咏崖、望龙坪等地,千佛岩风景、千年文明,一幕幕从我眸子中划过,留下了极深之印象。</p><p class="ql-block"> 正好夹江纸文化博物馆,在千佛崖西边,我走了进去,夹江纸几乎与崖间千佛同庚共生,佛教文明之花与造纸文明之花奇葩盛开,我看到了千年不衰。</p> <p class="ql-block">  当走出千佛岩,我游兴未消,在藏羌民族文化村,我又走进了“夹江纸载千古情的全国名家邀请展”。</p><p class="ql-block"> 书法艺术的纽带,夹江纸的缘分,把我带进了风景如画,千佛辉光的千佛岩下,触物皆有会心之处。当我重新坐上307公交返回乐山时,衣衫汗染,但心情大好。</p><p class="ql-block"> 冯怀英于古郡酒泉</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0日</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