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青工艺美术馆(杭州•闻堰)

修德矜清

<p class="ql-block">10月19日上午,我去闻堰办事,偶然与谷青工艺美术馆邂逅,瞬间被那些精美的根雕作品所震撼,在征得工作人员同意后,用手机拍下了一组照片,制成美篇,与大家一起分享。</p> <p class="ql-block">谷青工艺美术馆(全称:根宫佛国体验馆暨杭州谷青工艺美术馆)是一个集中展示根雕艺术的文化空间,精美绝伦的根雕闻名遐迩,有“北有故宫,南有根宫”之称。</p><p class="ql-block"> 丰富的根雕艺术世界:馆内展出的根雕艺术品用料繁多,大多来自东南亚国家,使用的木材超过100多种。你可以欣赏到诸如黄金樟、血龙木、黄心楠等珍贵木材创作的根雕。其中,大型黄金樟组雕 《福禄寿喜》 和取材自珍贵血龙木、重达3.5吨的 《乾坤柱》 尤为引人注目。馆内还藏有根抱石、阴沉木等特色根雕摆件。</p><p class="ql-block"> 多元化的艺术互动:这里不仅是观看展览的地方,更是一个可以购买或定制心仪的根雕作品,甚至参与艺术论坛与人文交流的综合性空间。</p> <p class="ql-block">走进那扇厚重的木门,仿佛踏入了一段沉静的时光。门楣上“青州美术馆”几个字古意盎然,却在转角处悄然换成了“根雕工艺美术馆”的牌匾——原来这里不仅是艺术的殿堂,更是木头与时间对话的秘境。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映照着室内陈列的金色雕塑,光影斑驳,像是给每一道刻痕都镀上了岁月的金边。</p> <p class="ql-block">馆内静谧,脚步声轻轻回荡。一面墙上挂着“根雕工艺美术馆”的深色木匾,字迹端正,旁边一枚红标如点睛之笔,为这方空间添了一抹庄重中的灵动。匾额下那株绿植舒展着宽大的叶片,生机悄然蔓延,仿佛在提醒:这些沉默的木雕,也曾在风雨中生长过。</p> <p class="ql-block">拐角处,一尊武士木雕巍然矗立,手持长矛,目光如炬。他的姿态不似陈列,倒像是守卫着这片由根与木构筑的精神领地。木质纹理顺着肌肉走势蜿蜒,仿佛血脉仍在流动。站在这尊雕像前,我竟生出一丝敬畏——那不是对技艺的惊叹,而是对一种沉静力量的感知。</p> <p class="ql-block">往前几步,一件名为“各显神通”的根雕作品静静安放。整块木料仿佛被山峦托起,层叠起伏,似云雾缭绕的峰林,又似群仙斗法的幻境。匠人没有强行雕琢形态,而是顺着木根天然的扭曲与裂痕,让故事自己浮现。你看那凹处似一老者抚须沉思,那凸处如童子攀枝嬉戏——自然与人工在此达成默契,浑然天成。</p> <p class="ql-block">一只金黄的公鸡昂首挺立,羽毛根根分明,仿佛下一秒就要啼破晨光。它脚下是山石与藤蔓,姿态灵动,宛如从田埂上跃入艺术之境。这不只是对形的捕捉,更是对“生”之气息的凝练。我不禁莞尔:最朴素的田园意象,竟也能在一段枯木中复活。</p> <p class="ql-block">几尊木雕佛像围坐一处,主佛笑容温厚,手持念珠,小佛环绕,姿态各异。他们的衣褶如水波流动,面容安详得让人也跟着静了下来。木纹顺着笑意舒展,仿佛连材质都在共鸣这份慈悲。站在这里,喧嚣自动退去,心也慢慢落定。</p> <p class="ql-block">一尊端坐的女性木雕吸引了我。她头戴华饰,神情慈和,右手轻抚一只小兽,左手执物,似在祈愿。背景浮云缭绕,雕刻细腻却不繁复,反倒透出一种空灵的诗意。她不像神,也不全然是人,倒像是大地孕育出的某种温柔象征——母性、安宁、守护。</p> <p class="ql-block">“五子闹钟馗”这件作品妙趣横生。五个孩童攀爬跳跃,围着钟馗嬉戏,而钟馗虽面目威严,眼神却藏不住笑意。人物与山石融为一体,线条流畅如风行水上。这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民俗对话——威严与童趣,本就不必对立。</p> <p class="ql-block">这尊观音雕像慈眉善目,怀抱云纹,抚慰生灵。</p> <p class="ql-block">一位高冠长袍的人物静静立于展柜中,衣褶如瀑,珠串垂肩。他的神情庄重,却不显疏离,倒像是从古画中走出的士人,正准备与你低语几句世事沧桑。木纹顺着衣袂流淌,每一折都藏着匠人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最动人的,是一组母熊与幼崽的群雕。它们依偎相拥,毛发纹理温暖细腻,仿佛能触到体温。母熊的眼神柔和至极,小熊们或趴或蹭,憨态可掬。这组作品没有题跋,却胜过千言万语——它讲的是生命最初的依恋,是自然最本真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弥勒佛坐在天然木根上,手捧茶杯,笑得毫无保留。他身旁还依偎着一小尊弥勒,两两相望,其乐融融。木根的孔洞与节疤未被掩饰,反而成了座椅的一部分,仿佛在说:不完美,才是生活的真味。我忍不住笑了——这哪是神像?分明是位懂生活、爱喝茶的老友。</p> <p class="ql-block">两尊弥勒佛并肩而立,一大一小,一前一后,笑容如阳光洒落。他们不说话,却让人心里发暖。这种温暖不是来自金漆或高台,而是源于那份毫无防备的喜悦。在这个讲究“内敛”的文化里,这样坦荡的笑,反而最难得。</p> <p class="ql-block">一尊神兽昂首嘶吼,胡须飘动,气势逼人。背上与周身,多个小人或骑或舞,姿态各异。它不像护法,倒像一场热闹的节庆巡游。神兽与人共舞,威严与欢腾同在——这或许正是民间信仰最可爱的地方:神也接地气,人也敢亲近。</p> <p class="ql-block">七尊佛像整齐排列,皆面带微笑,安坐于黑石底座之上。灯光从上方洒下,映出深木的光泽,也照亮了他们眉间的宁静。他们不争不语,却以微笑传递一种恒久的力量。我驻足良久,忽然明白:真正的庄严,未必来自宏大,而常藏于一抹温和的笑意中。</p> <p class="ql-block">一只木雕狮子怒目圆睁,鬃毛如焰,仿佛下一秒就要跃出展台。它不依附神佛,也不依附故事,单凭气势便镇住一方空间。然而细看,每一根毛发都由匠人亲手刻出,那份狂野,原是耐心与专注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十二生肖一字排开,鼠的机灵、牛的沉稳、虎的威猛、兔的温顺……每一只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底座上跳下来。它们不再是年历上的符号,而是带着性格的生命。我找到自己的生肖,轻轻一笑——原来一段木头,也能认出“我”来。</p> <p class="ql-block">最震撼的,是展厅中央那件巨型根雕。它立于圆台之上,形态苍劲,如龙腾云,如山奔海。它未被雕成具体人物或动物,却让人一眼认出:这是大地的灵魂。四周的小件根雕静静环绕,如同众星拱月。站在这件作品前,我忽然觉得,人类的雕刻,不过是帮自然把话说得更清楚一点。</p> <p class="ql-block">展柜层层叠叠,每一件根雕都置于红座之上,像被郑重托起的记忆。有的似人,有的似兽,有的干脆就是一段扭曲的树根——但每一件,都有让人凝视的理由。灯光温柔地打在木纹上,那些年轮、裂痕、结疤,都成了故事的章节。</p> <p class="ql-block">离开时,天色已晚。回望那扇木门,我忽然觉得,这座美术馆不只是收藏木雕的地方,它更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泥土与风雨,一头通向人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那些沉默的木头,其实一直在说话,只要你愿意停下脚步,听一听。</p>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