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秘境——格尔底寺

yan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yan</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6502126</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小镇,一镇跨两省,在小镇中央,流淌着一条美丽的小溪,区区不足两米宽,当地人称它为“白龙江”,白龙江将郎木寺一分为二。西北一侧属甘肃省管辖,东南一侧属四川省管辖。</p><p class="ql-block">属甘肃省管辖的地界叫“郎木寺镇”,属四川省管辖的地面叫“纳木寺镇”。其实“郎木”与“纳木”对于藏语来说都是一回事,是音译的两个不同汉字,只是为了行政区划易于区别而已。</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始建于公元1748年,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的碌曲镇,距离碌曲县城约7公里。</p><p class="ql-block">这座寺庙以红墙和金顶及银顶的建筑风格为主,具有浓厚的藏传佛教文化氛围。郎木寺分为两部分,一个为四川达仓郎木寺寺院,也叫做格尔底寺。另一个是郎木寺甘肃寺院,也叫赛赤寺,两个寺院一衣带水,隔着小溪相互守望。</p> <p class="ql-block">这两个寺庙,在风貌上有所不同,却都是信仰的灯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承载着四川和甘肃两地的宗教情怀,却在信仰中融合成一。历经岁月的洗礼,散发着古老的韵味。</span>在风雪交加的甘南,是一颗藏地佛教的心脏。</p> <p class="ql-block">四川境内的格尔底寺大多为银顶,比较简朴,因地势较低,几乎与镇上民居混为一体,寺后是纳摩大峡谷(也叫郎木寺大峡谷),白龙江源头就在峡谷里。</p> <p class="ql-block">溪流两旁分布着喇嘛房舍,房屋之间有小巷相连,俨然就是一个村庄。一般喇嘛的住宅只能用黑白两色,活佛则可以用红色,高级活佛可以用金、黄等颜色及琉璃装饰,所以,看喇嘛的地位高低,看其住宅就一目了然了。</p> <p class="ql-block">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第一世格尔登活佛在纳摩大峡谷边上建立一座山庙,经过几世活佛的努力,到五世活佛时,终于建成了现在的格尔底寺,这是四川阿坝地区最大规模最有影响力的格鲁派寺院之一,寺内建有佛学院,辖有十八座分寺。</p> <p class="ql-block">格尔底寺建筑风格比较简朴,院落式的佛殿,由大大小小十三座殿堂组成,大雄宝殿巍峨壮丽,藏经阁精致典雅。</p> <p class="ql-block">大讲堂庄严肃穆,据说,在寺院里面大约有五百多位小喇嘛,他们在寺院学校读书,这些小喇嘛,除了念佛经,还要学习数学,藏语,汉语和英语等科目。</p> <p class="ql-block">神秘与清幽是格尔底寺的双眼,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是格尔底寺的主流。</p><p class="ql-block">一年四季,“煨桑”(敬神、祭典)的香烟袅袅,弥漫山川,气势辉宏的寺院,让人感悟佛教文化在世俗生活中的风采和人文历史。</p> <p class="ql-block">格尔底寺是座佛学院,下午遇到学生放学,小喇嘛们一边走一边说说笑笑,脸上洋溢着天真欢快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格尔底寺的建筑非常富有特色,民居寺院点缀其间,感受到藏民人家的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虔诚的信徒,手拿着念珠,一圈一圈的转,修行着他们心中的未来。</p><p class="ql-block">藏民对佛教的信仰与崇敬,他们那淳朴,善良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永恒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来来往往匆忙的游客,留下格尔底寺的宁静,这份宁静宛如世外桃源,然而又透着生活中的烟火气息,格尔底寺的宁静与神秘吸引着众多旅行者前来探索。</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寂静的高原上,在格尔底寺的深处,蓝天白云下,一条溪流流淌着,这就是白龙江,下课后的小喇嘛,有些在草地上玩球,有一位坐在溪水边发呆,或许是在思考什么问题吧。</p> <p class="ql-block">顺着溪流往山里面走,踩着溪水中的鹅卵石,大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一片山谷间的草地,四周都是山峰,感觉自己进入了仙景,这里的山形山势只能用“钟灵毓秀”来形容,说其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一点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格尔底寺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匠人们的辛勤劳动和虔诚信仰,那一经一咒,都寄托着信众们的希望和祈愿,那每一寸土地,每一缕空气,都仿佛被信仰的力量所感染,散发出一种神秘的信息。这一切都是风景,融合在神密清幽的格尔底寺。</p> 感谢阅览!祝您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