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密使一号”吴石将军的故居

国华

<p class="ql-block">最近因为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的热播,我心中那根沉寂已久的红色记忆弦被轻轻拨动。剧里吴石将军的身影,不只是历史书上的名字,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家国大义也有儿女情长的英雄。他站在风雨飘摇的隐蔽战线上,默默托起黎明的重量。看完最后一集,我坐在沙发上久久没动——屏幕里的光暗了,可心里的火却燃了起来。第二天,我就收拾背包,去了福州仓山区螺洲镇的吴石故居,想亲眼看看这位“密使一号”走过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走进故居所在的纪念广场,阳光正斜斜地洒在石雕上,吴石将军目光沉静如深海,他没有穿戎装,却比任何军礼都更显庄严。石墙镌刻着他的一生,也刻着毛泽东为他写下的诗句:“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这二十个字,像潮水般在我心头一遍遍冲刷。周恩来总理临终前那句“不要忘记吴石他们”,也仿佛从岁月深处传来,低沉而清晰。原来有些沉默不是无声,而是太过沉重,需要用一生去倾听。</p> <p class="ql-block">其实几年前我也来过螺洲古镇,那时只当是寻常江南水乡,走马观花地拍了几张照片就走了。如今重访,脚步却变得缓慢而郑重。巷口那面写着“金厝边银乡里”的文化墙是近年的,红条装饰如屋檐般延伸,像在为归人遮风挡雨。长椅上坐着几位老人,轻声聊着本地旧事。我站在墙下,忽然觉得这些俚语不只是乡情的表达,更像是这片土地对忠魂的温柔回应——你守护家国,我们记得你。</p> <p class="ql-block">从地铁螺洲古镇站C口出来,右转走到底,就能看见那块写着“吴石村吴江路1号”的蓝色门牌。现代化的地铁站与千年古镇并肩而立,像是时间的一次温柔交汇。我走过游客服务中心那栋竖条纹外墙的现代建筑,蓝天映着白墙,干净得像一页新纸。可我知道,接下来要翻开的,是一段用血与信仰写就的旧章。</p> <p class="ql-block">吴石故居就在江墘埕1号,一栋两进木结构的老屋,静静立在乌龙江畔。门前石阶斑驳,一棵老树撑开浓荫,阳光透过叶隙洒在“志愿者服务站”的标牌上。我没有急着进去,只是站在门口看了很久。这扇门,曾迎回过从日本陆军大学归来的青年才俊,也送走过奔赴台湾险境的“密使一号”。它不说话,却比谁都记得清楚。</p> <p class="ql-block">吴石是真正的“十二能人”——能文能武,能诗能画,精通双语,还会游泳骑马。他本可以安稳度日,却在1948年选择转身,走向一条布满荆棘的路。1949年赴台,潜入国民党国防部任参谋次长,成为我党在台湾级别最高的情报人员。可仅仅半年后,因叛徒出卖,他与朱枫、陈宝仓、聂曦一同牺牲。1800多人被捕,1100多人殉难。那场风暴席卷了太多名字,而吴石,是其中最沉默也最耀眼的一颗星。</p> <p class="ql-block">雕像背后的石墙详细记述了他的生平,字字如钉,敲进人心。我看到他留学归国时的意气风发,也看到他深夜伏案传递情报的孤影。最动容的是他留给子女的遗嘱:“所望儿辈体会一生清廉,应知自立为善人,谨守吾家清廉勤俭家风,则吾意足矣。”他一生未置私产,连藏书都捐给了公共图书馆。他的后代默默无闻,在会计、医生等平凡岗位上耕耘。没有光环,却有风骨。</p> <p class="ql-block">故居正厅仍保留着百年前的风貌,吴石的画像挂在墙上,目光温和而坚定。厅内挂着红幅,写着“美满”“五世其昌”,供桌上香炉轻袅。几位游客轻声交谈,有人举起手机拍照,有人默默伫立。我站在人群里,忽然明白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从各地赶来——我们不只是来看一座老屋,更是来确认:这个时代的光,是从什么样的黑暗中挣扎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门口挂着“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和“国家安全教育基地”的牌匾,风吹过时,铁牌轻轻晃动,发出细微声响。一位戴着帽子的老人从屋里走出,脚步稳健。我望着他的背影,心想:也许他并不认识吴石,但他知道,有些精神值得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听说2025年10月就要启动修缮工程了,工人们已经开始勘测、更换灯具。那扇老旧的木门虽有锈锁,却依然坚固。它知道,自己守的不只是一个家族的祖屋,更是一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走出后门,过一条小巷,便是乌龙江。江面开阔,远处大桥横跨,车流如织。</p> <p class="ql-block">岸边立着一块石碑,写着“野渡横”,旁边停着一艘旧木船。我想,当年吴石离乡时,是否也曾在这样的渡口回望?那时他可曾想到,自己将以怎样的方式,被这片土地永远记住?</p> <p class="ql-block">离开时,夕阳正缓缓沉入江面,金光铺满水面,像极了电视剧片头那幅“沉默的荣耀”题字下的海景。不同的是,这一次,荣耀不再沉默。为了祖国统一、国家振兴而一往无前——热血依然滚烫,英魂永驻人间路。我们来过,我们记得,这就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