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手机便用的管理与控制

syyh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七期心理咨询公益讲座</b></p><p class="ql-block"><b>主题</b>:青少年手机使用的管理与控制</p><p class="ql-block"><b>地点</b>:射阳县精神康复服务驿站</p><p class="ql-block"><b>时间</b>:2025年10月18日下午2:00-5:30</p><p class="ql-block"><b>主讲</b>:张怀礼老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心理咨询通用速成循环训练模型:<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听、析、探、行</b></p><p class="ql-block">1. 症状:浑身五冠、五脏六腑、四肢等等尽量将所有不正常感受列举出来。</p><p class="ql-block">2. 需要:生理、尊重、自我实现、自我认同</p><p class="ql-block">3. 探索:问题怎么来的?</p><p class="ql-block">4. 行动: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心理咨询师弯道超车的四步掌握好,那么我们心理咨询工作者就不会总感觉压力山大,心累浑身累等不快感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青少年手机使用的管理与控制</b></p><p class="ql-block">今天主题是:《青少年手机使用的管理与控制》</p><p class="ql-block">管理和控制手机<b style="color:rgb(237, 35, 8);">目的</b>:不是要消灭手机这种行为,而是要让手机更好地服务于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p><p class="ql-block">管理和控制手机只是一个形式,管控手机目的是提升孩子自主、自管、自律、自控的能力,不断在现实中产生获得感,让线下生活也能产生多巴胺,填充线下时间,才能减少线上时间。单纯地禁堵手机,不仅没想象的效果还会兹生出更多的其它问题,甚至比玩手机还严重的问题。</p><p class="ql-block">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亲子信任的基础之上。离开亲子信任、亲子和谐,谈管控手机,只能是一时的美好愿望,管得住今天,管不住明天,管得了当下,管不了将来。当孩子有天脱离了高压管控,很大可能会寻求过度补偿,这个现象已有很多教训了。</p><p class="ql-block">解决手机管控的通用方法,也是塑造孩子其它积极行为的路径。</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一、行为前环境</b></p><p class="ql-block">如何去管控孩子的手机使用:</p><p class="ql-block">首先区分孩子的使用行为是正常范围内还是不正常。</p><p class="ql-block">区分行为异常的三方面:行为不足,行为过度,行为失当。</p><p class="ql-block">手机使用,只是问题的结果,不是问题的本身,问题是手机行为的背后。你看见的是孩子过度玩手机,看不见的是手机背后的具体问题。</p><p class="ql-block">如何看手机背后的问题?</p><p class="ql-block">站在楼上看,站在高处看,不要只往脚面上看,不要只盯手机。</p><p class="ql-block">看问题用四个池子:<b>症状池----需求池-----问题池----方案池-----</b></p><p class="ql-block">看每一个池子装了什么。四个池子让你看清问题全貌和所要解决问题的方向,</p><p class="ql-block">这里使用的是新精神分析,也可以行为功能分析,传统的行为疗法忽视了行为背后的驱动,所以家长单纯的使用锁手机,藏手机,砸手机等方法,管得了一时,管不了长久,甚至酿出了更严重的问题,关闭交流沟通,甚至极端行为,这种状态自然无法高效学习了。</p><p class="ql-block">看问题四个池子是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然后根据行为反应链的四个环节进行家庭管理: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行为都不会持续发生。</p><p class="ql-block">家长只希望孩子不玩手机,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余时间都用来学习。希望孩子突飞猛进,德知音体美全面发展,不看手机,不玩手机,不想手机,有这个想法比较可怕,这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带来很多问题。孩子是人他也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有欲望,有需求,不是冰冷的机器人。</p><p class="ql-block">行为前环境的管理重点是家长学习好好说话,正确的说话可以为孩子赋能增力,树立自信,勇于克服困难,帮助孩子理清情绪,答疑解惑,解决实质性问题。这是合理使用手机的前提。</p><p class="ql-block">家长口不择言的具体表现,你自己去观察身边的人,就知道千人千面了。</p><p class="ql-block">如果一个孩子在现实中,天天挨训挨骂,天天体验失落挫败,焦虑迷茫,孤独无助,那么与手机结伴,将是孩子唯一的选择。孩子只有在现实中产生存在感,获得感,价值感,安全感,被尊重,自信心,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发展现实互动。</p><p class="ql-block">在现实无法“荣耀”,自然要去游戏中做王者,孩子如此,成人也是一样,不分年龄和性别大家都是相通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有价值的。</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二、行为前因管理</b></p><p class="ql-block">没有行为前因,行为就不会发生。</p><p class="ql-block">管理主要是让孩子参与”约法”,包括家庭环境布置,学习与娱乐空间的分隔,手机时间、手机地点,手机内容、执行结果的奖惩,父母的行为示范等,从源头减少手机行为的发生,这里,强调的不是处罚,而是规则的自然结果,规则无处不在,我们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少玩手机,而是自管、自控、遵守规则、用规则约束行为的意识,小时不注意培养,长大了再去培养就很困难了,往往要付出无法想象的时间和精力。</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三,对行为本身的管理</b></p><p class="ql-block">这里强调的不是总盯着手机使用,手机使用按规则办就好。</p><p class="ql-block">这里强调的是聚集孩子的好行为,积极的变化。</p><p class="ql-block">只有发生更多的好行为,玩手机才会自然减少,时间被其它占领了,想它都没有空。一个无所事事的人,玩手机是唯一选择。</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四点、强调的是行为结果的管理 </b></p><p class="ql-block">就是减少孩子从玩手机行为中获得的快感,增加非手机行为获得的快感,为了弥补非手机行为的不足,就需要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奖励。</p><p class="ql-block">这里,特别强调,要与孩子沟通、商量,你认为的好东西,孩子未必想要。</p><p class="ql-block">这里,要弱化对结果的奖励,突出:孩子抵制诱惑、挑战困难、克服困难、专注完成任务等这些意志品质的赏识和肯定,结果只是上述意志付诸行动的自然输出。否则,就容易出现为了奖赏而学的倾向。</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特别强调</b></p><p class="ql-block"><b>任务的难度系数为1.2,</b>在一段时间内只盯一个目标,一个任务,要么不提出,提出了就要实现闭环。</p><p class="ql-block"><b>强调最小闭环</b>,完成一个小的闭环,才有下一个闭环启动。</p><p class="ql-block">如果出现一堆半垃子的任务,对人的心态、心理产生巨大的副作用。</p><p class="ql-block"><b>还有就是要强调的是替代</b>。</p><p class="ql-block">没有现实替代,少玩手机就是一句空话。</p><p class="ql-block"><b>最后,强调的是执行力</b>。</p><p class="ql-block">孩子可能会反抗,可能会闹情绪,所以强调要与孩子沟通商量,订立手机公约,不是家长的一言堂,想当然。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p><p class="ql-block">需要家长会付出时间、精力,用心思考,太多的家长,都是根据自己的老经验,想当然。</p><p class="ql-block">时代不同了,上一代人的家教经验跟不上形势了。原来天天想着过年,从春节刚过,就在想下一个春节了,因为只有春节才有得吃,有得玩。现在是天天比过春节还要吃得好。</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做一件事,不难。做好一件事,不容易。</b></p><p class="ql-block">千百遍的重复,才能行成肌肉记忆,才能行成自动化、机械化反应</p><p class="ql-block">只有熟练了,才能行云流水,千变万化,以不变应万变。</p><p class="ql-block">10000小时定律,二八法则。</p><p class="ql-block">与其挖十个坑,不好打好一口井。</p><p class="ql-block">心理是一切的基础,能力是心理的实现</p><p class="ql-block">行为塑造,是各个领域都需要用到的。要想让一个行为反复发生,经常发生,要想让一个行为越来越少,不能靠想当然,要遵循心理发展规律。</p><p class="ql-block">孩子眼中有亮光,他就会用力向前奔跑。</p><p class="ql-block">对于重大创伤,不宜使用。重大创伤需要情绪稳定化、认知稳定化处理,涉及的细节比较多,一般咨询师干不了,容易引发二次创伤。</p><p class="ql-block">(注:此文分享于王芹老师整理排版在此分享收藏学习,希望我们一起关注手机正确使用和管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