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路向北,穿过大兴安岭的层层林海,我终于站在了中国的最北端——北极村。这里不像城市里那样喧嚣,反倒像被时间遗忘的角落,静谧得只能听见松林间的风声。天空灰蒙蒙的,云层低垂,却压不住心头那份抵达“极地”的兴奋。木质的村口门楼耸立在眼前,尖顶上装饰着原木枝桠,像是从森林里自然生长出来的。红底黑字的“北极村”三个大字格外醒目,仿佛在向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旅人宣告:你已站在神州的屋檐之下。</p> <p class="ql-block">村子的历史藏在江风里。一百多年前,这里还是通往金矿的驿站,如今却成了无数人追寻极光与极昼的起点。那块刻着“北极村”的巨石静卧在林间,红字如火,点燃了北国的荒凉。我走近时,阳光恰好穿过云层洒在石面上,苔痕斑驳的岩体仿佛也有了温度。这不只是一个地名,更像是一种象征——中国最北的呼吸,就藏在这片原始森林的怀抱中。</p> <p class="ql-block">沿着步道往前走,一面红色的立体标语立在开阔地上:“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2021年7月的字样刻在下方,镰刀与锤头在阳光下泛着金光。它不张扬,却让人无法忽视。在这片远离都市的边陲之地,家国情怀竟如此具象地矗立在天地之间。我站了一会儿,寒风掠过耳畔,心里却涌起一股暖意。</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中华北陆”的木质标志前,一群游客正笑着合影。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外套,在灰绿的松林背景中显得格外鲜活。我也忍不住走过去,学着他们高举双手,仿佛这样就能把整个北方的辽阔都揽入怀中。那一刻,我不是在打卡,而是在与这片土地对话——用最简单的方式,留下最真实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一栋挂着“中国最北一家”牌匾的木屋吸引了我。屋檐下挂着红灯笼和一串串辣椒,窗台上摆着一盆未谢的秋花。一位老人坐在门前的木凳上,见我驻足,笑着点了点头。我没打扰他,只是默默拍下这幅画面。生活在这里,大概不需要太多言语,日出日落、冬雪秋霜,就是最踏实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湖边的“I ♥ 北极村”雕塑前,秋意正浓。金黄的树叶倒映在平静的湖面上,像撒了一湖的碎金。一对情侣依偎着拍照,一位男子手持相机,专注地调整角度,仿佛要把这一刻的宁静永远留住。我也坐在旁边的长椅上,看云影缓缓移动,听远处传来孩子的笑声。原来,最北的秋天,不只是冷,还有暖。</p> <p class="ql-block">在湖畔的“神州北极”石碑前,夕阳正缓缓沉入水面。红色的“神州北极”四字在余晖中熠熠生辉,湖水如镜,将整块石碑与天空一同揽入怀中。据说这字出自雍正帝九世孙之手,一笔一划,皆有来处。我蹲下身,指尖轻触石碑基座,凉意顺着指尖蔓延。这里不只是地理的极点,更像是某种精神的锚地——无论走得多远,总有一个方向,叫北方。</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的巨型指南针雕塑指向四方,星形图案在蓝天下格外醒目。“中国·漠河”四字刻于其下,周围雪花装饰晶莹剔透。它不只是一件景观,更像是一种提醒:当你站在最北,别忘了自己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我绕着它走了一圈,最后停在“N”的位置,面向正北,闭眼片刻。风从黑龙江对岸吹来,带着异国的气息,也带着故乡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湖边的台阶上,一位女子静静地站着,手指向远方。她没说话,但那姿态仿佛在说:“你看,天与水连在一起,树与雾融为一体。”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薄雾如纱,轻轻覆盖在湖面,远处的山影若隐若现。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不是为了看极光(毕竟它可遇不可求),而是为了这一刻的宁静,一种在城市里永远无法复制的、与自然同频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坐在湖边的石阶上,我脱下手套,任冷风拂过指尖。身旁几位行人低声交谈,远处有孩子奔跑的笑声。金黄的树林、灰蓝的湖水、白雾缭绕的清晨,这一切拼凑出一幅秋日的北国画卷。我不再急于拍照,只是静静坐着,任思绪随风飘散。原来,旅行的终点,不是抵达某个坐标,而是终于学会停下来,看一片叶子如何缓缓落下。</p> <p class="ql-block">河边的“北极光之恋”标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浪漫。一对情侣站在红牌前相拥,背景是宽阔的江面与远山。阳光穿过云层,洒在拱门的彩饰上,折射出斑斓的光。我笑着走过,心想:若真有极光,大概也只有在这样纯粹的地方,才愿意悄然现身吧。</p> <p class="ql-block">广场边缘,一个巨大的“96”雕塑静静伫立,旁边是带指南针图案的圆盘。96,是中国陆地面积的百万平方公里数。它不声不响,却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力量。我站在它面前,突然感到一种渺小与自豪交织的情绪——我走过的每一步,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留下了痕迹,哪怕微不足道。</p> <p class="ql-block">回到“I ♥ 北极村”的雕塑旁,夕阳已染红了湖面。长椅上坐着几位游客,正分享着带来的零食和故事。我买了一杯热姜茶,捧在手心,暖意从指尖蔓延到心底。秋日的北极村,没有极昼,也没有极光,但它有松林、有湖水、有笑脸、有风里的故事。而这些,已足够让一个旅人,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p> <p class="ql-block">最北邮局。</p> <p class="ql-block">漠河供销社。</p> <p class="ql-block">年年有“鱼”。</p> <p class="ql-block">你摆P,我来拍。</p> <p class="ql-block">红红火火。</p> <p class="ql-block">晨曦。</p> <p class="ql-block">今年一月份到北极村泼水成冰。</p> <p class="ql-block">冬天的北红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