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之行:从万象到万荣,我把自己弄丢了三次

枫林

塔銮寺,被金光反噬的尘埃 <p class="ql-block">  大殿前,导游提醒说必须拖鞋进入。脱鞋踩上热得发烫的石阶时,我才意识到:老挝的上午没有影子,只有熔化的光。在大殿里参观逗留,感觉闷热,匆匆走出来,套上鞋子,向塔銮走去。塔銮的塔身像一柄倒立的火炬,把 37℃ 的高温反推给仰望它的人们。我绕着塔基走,一圈、想象走完三圈,脚底像踩着一块正在冷却的铁。那一刻,名字、护照、行程码,似乎全被蒸发,只剩一粒尘埃在金光里漂浮。</p> 中国高速:被封存进一只中文信封 <p class="ql-block">午餐后,大巴驶上 Y 字形的中国援建高速。路牌是蓝底白字,出口写着“万荣 40 km”,像把京通快速直接搬到湄公河平原。对面驶来的车牌“粤 B”“云 A”闪着熟悉的光,手机信号栏突然跳出“中国移动 4G”。我愣住——原来出国也可以像被寄回国内,只是邮戳换成了老挝的烈日。</p> 蓝色蟹湖,五万基普买回一道绿色裂缝 <p class="ql-block">  万荣的泄湖像被山脉失手打碎的玻璃,树干是裂缝,水是碎片。各国游客爬上三米跳台,发出同一种“啊啊啊”——世界通用语的惊恐。我花五万基普(合 18 块人民币)买了一杯牛油果奶昔,绿得犯规。第一口下去,整个东南亚的湿热被搅拌机打碎,灌进胃里。我抬头,正好看见一个金发女孩拍水而出,阳光在她睫毛上甩出一圈小彩虹。那一刻,我忽然想起塔銮寺丢失的名字——原来它在这里,被果汁和跳水声重新拼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