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秋日的教室似乎飘着淡淡的墨香,屏幕上闪过《蒙娜丽莎》柔和的微笑时,孩子们的小眼睛👀立刻齐刷刷地盯着屏幕——这是本学期的第四节AI课,却和前几节的“小试牛刀”截然不同。</p><p class="ql-block">当“AI神笔创世界”的主题亮起,孩子们眼里的好奇几乎要溢出屏幕,而接下来的课堂,果然装满了惊喜与成长。</p> <p class="ql-block">周四下午,和学校的单丽娟老师一起,为四年级两个班的孩子们分别上了两节AI课。</p> <p class="ql-block">一、猜画小游戏里,藏着大画家的小秘密</p><p class="ql-block"> 课堂刚开始的10分钟,成了最热闹的“侦探时间”。我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星空》、毕加索的《自画像》还有齐白石的《虾》一一展示在屏幕上,只不过每幅真作旁边,都悄悄放了一幅AI模仿的“替身画”。</p> <p class="ql-block">“老师!左边这幅《星空》的黄色更亮,肯定是梵高画的!”前排的小男孩手举得高高的,声音里满是笃定——刚讲完梵高爱用高明度黄色表现“光明与希望”,他就牢牢记住了。还有孩子指着毕加索的画笑:“这个脸是方的,肯定是真的!你说过他爱用方块画画!”当齐白石笔下活灵活现的虾和AI画的虾摆在一起时,孩子们更是仔细看,连“虾须的粗细不一样”都能发现。</p> <p class="ql-block">猜完之后,孩子们低头填学习单,笔尖在“达芬奇、梵高、毕加索、齐白石”的名字上犹豫片刻,很快就圈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风格——有的说爱梵高的“亮黄色”,有的觉得齐白石的虾“像活的一样”,原本抽象的“绘画风格”,在一场猜谜游戏里,变得具体又好懂。</p> <p class="ql-block">二、第一次指挥AI画画,满教室都是“哇!”的惊叹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10分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实操时间”。我带着他们登录云教AI的学生端,屏幕上跳出达芬奇、梵高、毕加索、齐白石的“专属服务”图标时,教室里立刻响起小声的欢呼。</p> <p class="ql-block">“我要找梵高!”一个小女孩点开梵高的图标,手指在键盘上慢慢敲:“画一条龙。”按下发送键后,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当AI画出一条栩栩如生、色彩斑斓的龙🐉时,她猛地转头喊:“老师!它画出来了!和梵高的画一样亮!”旁边的男孩不服气,找毕加索画了一条龙,看到AI用方块和圆锥拼出的“立体小龙”,他也忍不住惊叹:“原来AI真的会学画家画画啊!”</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纷纷化身不同的画家去体验不同风格的绘画,惊叹声、欢笑声响成一片。</p> <p class="ql-block">不过也有小插曲:有的孩子不会切换输入法,拼音打了半天出不来字,急得小眉头皱着;还有个孩子找不到“齐白石专属服务”的入口,围着屏幕转圈圈。我赶紧过去帮忙,又请了几个已经学会的孩子当“小助手”,很快,教室里的操作声又变回了开心的讨论——毕竟,看着自己说的话变成一幅画,这种“指挥AI”的成就感,比什么都让孩子兴奋。</p> <p class="ql-block">看,这些小老师是不是超认真!</p> <p class="ql-block">三、原来画画有这么多种类,我们每天都在用!</p><p class="ql-block">5分钟的“绘画种类小课堂”,我从孩子们熟悉的工具说起:“你们平时用铅笔画画,用马克笔涂颜色,其实这些都对应着不同的绘画种类哦!”</p><p class="ql-block">屏幕上跳出油画、水彩、素描、漫画和中国水墨画的图片时,孩子们立刻有了共鸣:“油画!我见过美术馆里的,颜色厚厚的!”“漫画我知道!《奥特曼》就是漫画,有对话框!”我指着素描的图片解释:“你们用铅笔勾线条、涂阴影,其实就是在学素描呀!”孩子们恍然大悟,有的还拿起自己的铅笔比划:“原来我画的小人,也是素描的一种!”</p> <p class="ql-block">从“自己用过的工具”到“专业的绘画种类”,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连平时上课爱走神的孩子,都在盯着屏幕看水彩画“淡淡的颜色”和水墨画“黑黑的墨痕”,小声嘀咕:“原来画画有这么多不一样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四、画出自己的小世界,每个孩子都很骄傲</p><p class="ql-block"> 最后10分钟,孩子们终于能“随心所欲”地让AI画画了。这一次,他们不再只说“画小猫”“画小狗”,而是学着补充细节:“画一只棕色的小熊,在绿色的草地上吃蜂蜜,用水彩风格!”“画一只红色的小鸟,站在树枝上,要素描!”</p> <p class="ql-block">一个小男孩想画“奥特曼打怪兽”,怕AI画错,还特意补充:“奥特曼要银色的,怪兽是紫色的,用漫画风格,要有对话框写‘加油’!”当AI画出他想要的画面时,他兴奋地跑到我面前,声音里满是骄傲:“老师快来看!和我想的一模一样!”</p> <p class="ql-block">当孩子们知道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画设成头像时,立刻动手操作,看着屏幕上自己的AI画作变成头像,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p> <p class="ql-block">这节课结束时,还有孩子拉着我的衣角问:“老师,下次我们还能让AI画城堡吗?”看着他们眼里闪烁的好奇与期待,我忽然明白:对孩子们来说,“看得见、摸得着、能互动”的课堂,远比单纯的讲解更有力量。</p> <p class="ql-block">他们不仅认识了达芬奇、梵高、毕加索、齐白石,分清了油画与素描等等,更学会了用语言“告诉”AI自己的想法——当AI把“小狗在草地上跑”变成一幅画时,孩子们收获的不只是一幅作品,更是对“AI能做什么”的好奇与信心。</p> <p class="ql-block">下次课,我会提前教孩子们熟悉输入法,多找几个“小助手”;也会放慢节奏,让每个孩子都能慢慢体验“指挥AI画画”的快乐。因为我知道,这些课堂上的小惊喜、小成长,才是孩子们爱上AI、探索世界的最好开始。</p><p class="ql-block">看得见的成长,比知识更珍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