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站在豫园的九曲桥畔,抬头望去,飞檐翘角在晨光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像是从古画里伸展出来的翅膀。红灯笼还挂在屋檐下,虽未点亮,却已透出几分旧时年节的暖意。那块金底黑字的牌匾静静悬着,写着“豫园”二字,笔力沉稳,仿佛压住了整片园林的岁月。我忽然觉得,这不只是一座园子,更像是一封写给明朝的信,被时光小心翼翼地保存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沿着青石板路往里走,老街渐渐热闹起来。两旁的铺面开着,卖糖画的老人手腕一抖,龙凤图案便在阳光下凝成琥珀色;卖绣扇的姑娘坐在帘后,指尖掠过丝面,像是在拨动无声的琴弦。行人三三两两,有举着相机的年轻人,也有牵着孙儿慢行的老人。我听见吴语软语在耳畔掠过,夹杂着叫卖声和笑声,像是一锅温热的糯米粥,稠稠地裹住了整条街。这里不是博物馆,而是活的——豫园的呼吸,就藏在这烟火气里。</p> <p class="ql-block">我特意寻了个空旷处仰头看,两座对称的亭阁静静立着,屋脊上的瑞兽昂首向天,彩绘的梁枋在蓝天下显得格外明丽。阳光斜斜地打在雕花窗棂上,投下斑驳的影,像是一首未写完的诗。那一刻,喧嚣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我忽然明白,古人造园,不只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让人在纷扰中找到一处可以抬头的地方——看天,看檐,看心。</p> <p class="ql-block">桥上站着一个人,白衬衫被风轻轻掀起一角,墨镜映着水面的灰光。他背着旧皮包,手搭在石栏上,目光投向远处的飞檐。我没有打扰他,只是从他身旁走过时,也顺着他的方向看了一眼。那一瞬,我竟觉得他不是在看风景,而是在等什么——也许是某段记忆,也许只是片刻的宁静。豫园就是这样,它不说话,却总让人停下脚步,想起点什么,又放下点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