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跟着老同学的步伐,开着最划算的纯电车,这个秋天的第一场出行,就这么愉快完成啦!果然,乌山的美景,让人感叹:不虚此行!</h3> <h3> 我们第一站来到的是诏安真英寺,听说这边有一处很美稻田,秋风翻滚麦浪,那景象,想想都美。<br> 可是这个世界上最喜欢发生的事情就是最那么不巧:我们期待的风吹麦浪没有了,听说可能是我们到达前的两三小时麦子全被收割完了。</h3> <h3> 本来还穿过不好走的篱笆,奔赴心中的麦田。可是前方报道,只剩一地麦秆。</h3> <h3> 不见麦浪,只有风吹竹子,也算是好看,可是毕竟,比起心中期待的那些金色的麦浪,它掉价了很多。</h3> <h3> 寺门前有一农户,整了一筐子漂亮的金樱子,据说晒干以后泡酒最好。</h3> <h3> 进入真英寺的山门之路。</h3> <h3> 这里已经可以初识乌山石头的俊美了。</h3> <h3> 寺庙大殿还在修整</h3> <h3> 殿内尤有前段深意的摆设,普天同愿:恰逢月圆,家国同庆。</h3> <h3> 真英寺庙里周围山上许多有意思的石刻大字,有“心“、“和“、“佛”,还有一个殿前大字,认不出来。</h3> <h3> 这就是那认不出来的大字,其实它周围边上还有一些小的刻字,显然年代久远了,淡化了从前的笔墨力道。</h3> <h3> 观音阁前远处的这山石,像不像一尊佛,正在俯瞰众生?</h3> <h3> 离开真英寺不远的一处平台,是最佳的野餐营地。同学两公婆经验丰富,接上电车的输出用电,美美的午餐很快就好了。尤其燕美女,太能干了!</h3> <h3> 午餐后,几巡茶香,大家拔营再上山。真正探访乌山。</h3> <h3> 这里的怪石,高大挺拔和线条柔美兼而有之,间有松树矮林,风吹过,大山只有稳重,没有起伏。</h3> <h3> 爬了一小会儿山路,看着远远山头上飘扬的红旗,觉太远了,估计此生都难以企及。</h3> <h3> 这石头拍起来好像是个微微张开的鱼嘴巴,其实我们在现场注意到的是嘴巴下半部分的那块石头,看着就像一直圆脑袋的小海豚。<br> 这个世界很有意思,引起我们视觉注意的是小海豚,举起相机拍下来的整体却好像个向上的鱼头。<br> 角度不一样,结论永远有区别。</h3> <h3> 这里是天空之眼<br> 目前还不知道是啥典故</h3> <h3> 走过崎岖的山路,我们居然发现个“警卫哨”,想来是当年红军曾经战斗的痕迹留存。</h3> <h3>这里还曾经是“看守所”</h3> <h3>全身大汗,走得很不轻松,但是确实收获了自豪与成功感😁</h3> <h3> 岭高风大,可见当年的红军战士的不易。</h3> <h3> 山上到处有夹缝里的石头,或者山顶有飞来石一般的圆石头,或者形成恰好只够蹲身钻过的“秘密通道”,景色各异,氛围多端。但无一例外,都是“夹道求生,生存不易”的注脚。</h3> <h3> 假装力气好大,拔山河。</h3> <h3> 这个世界总是给人惊喜,在山下完全不敢想的事情,居然一步一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它就成了!<br> 红旗岩,我们来了!<br> 一路攀爬体会的不容易,山上狂风呼啸的考验,站在红旗下,满心是向先烈的致敬!</h3> <h3> 下山路上,感觉有此一行,可以吹很久了:多遥远的高端山顶,最后还是在坚定的脚步底下。</h3> <h3>回程山上的落日</h3> <h3>一路风景,一路乐开心花。</h3> <h3> 补充一下记录:续航330公里的小电车,到达真英寺的时候剩下69%电量,午餐后到达乌山红军饭店的时候剩下电量59%,回程从山上到山下动能回收,大约最高时达到剩余电量63%,一路回家基本也是海拔渐落,到家时,剩余电量还有38%。<br> 都是电车,同学家的电车有向外输出电能的功能,可以用来接电磁炉、煮水,我们家电车没有这个功能。从喜欢旅游的角度说,有输出电能功能的,还是比较好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