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时间:2025年10月16日</b></p><p class="ql-block"><b>地点:线上云端</b></p><p class="ql-block"><b>主题:品好书,研案例——省领航园长缪珺工作室线上大研讨</b></p><p class="ql-block"><b>内容:读书分享➕案例研讨➕互动交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读书分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以指南为纲 筑幼教沃土》----以《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为例</p> <p class="ql-block"> 吕欣老师分享了《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的解读,强调改革是为了适应未来,课程内容应关注幼儿生活中的生成内容,而非仅教材预设。书中提到情感态度比认知更重要,学前教育的核心是让孩子先热爱生活,再主动探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读书分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好妈妈胜过好老师》</p> <p class="ql-block"> 孔怡老师分享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书感悟,强调高质量的陪伴和温情教育的重要性,书中提到不打骂孩子,通过沟通和家庭会议解决问题,避免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3️⃣案例研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班STEM活动:《植物微景观》</p> <p class="ql-block"> 杨宇波老师以大班植物微景观主题为例,展示了如何从课程审议到实践落地,强调以真实问题为,工程设计思维为主干。通过制作微景观和花架,孩子们学习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融合应用,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4️⃣案例研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班STEM活动:《采摘秋日里的甜蜜》</p> <p class="ql-block"> 刘颖庆老师分享了大班STEM活动“采摘秋日里的甜蜜”,孩子们通过设计和制作摘柿子器,帮助弟弟妹妹完成心愿,体现了责任感和成就感。活动源于幼儿生活中的真实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和多次迭代,孩子们最终成功制作出摘柿子器,并分享了甜蜜的柿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5️⃣我的感悟与思考</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的分享内容,让我对学前教育的实践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吕欣老师对《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的解读,点醒我课程不应是教材的“复刻”,而是要扎根幼儿生活、捕捉生成性内容,这种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是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关键。孔怡老师分享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则将教育视角从园所延伸到家庭,“高质量陪伴”与“零打骂沟通”的理念,不仅是家庭教育的指南,也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方向——只有家园同频,用温情与尊重替代说教与强制,才能给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p><p class="ql-block"> 在案例研讨环节,两位老师的STEM活动实践更是让我深受启发。杨宇波老师的植物微景观主题、刘颖庆老师的采摘秋日里的甜蜜活动,都以幼儿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起点,通过工程设计思维引导孩子动手、合作、迭代尝试。这让我明白,学前教育中的能力培养并非空谈,而是可以通过具体、有趣的实践活动落地,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能掌握跨学科知识,又能收获责任感、成就感与协作精神,这正是未来人才所需核心素养的萌芽。</p><p class="ql-block"> 这次教研让我深刻体会到,好的学前教育,是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与真实实践的结合,未来我也会尝试将这些感悟融入日常教学,让教育更贴近孩子的需求,更助力孩子的长远发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能手培养对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咸阳市武功县幼儿园 年姣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