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一)

岁月静好

<p class="ql-block">  新疆之旅,蓄谋已久。早在五六年前,它就在我的旅行表上,近年来一直都在关注新疆的美景与历史。记得1984年在大连上学期间,有两个同学家在新疆,他们并不是新疆本地人,父母都是当年新疆的援建者。那个年代从大连到乌鲁木齐都在北京转车,需要乘坐三四天的车程,他们每一次假期回到学校,腿都是肿的。所以新疆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太遥远,似乎已是遥不可及的存在,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够到新疆旅游,自驾到新疆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新疆之行我自己画的路线图,北疆进南疆出,40多个景点,几乎一网打尽,行程七千公里左右,能否实现还要看天时、地利与人和。</p>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7日下午不到4点,我们从敦煌出发前往哈密市,行程415公里,沿途高速两旁几乎见不到绿植和房屋,初步感受到了大漠的荒凉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  晚上9点多到达了哈密市,入住提前预订的汉庭酒店,简单洗簌后就下楼吃饭,入疆的第一天,大家都很兴奋,这是我们此行的最终目标,期待能有一个完美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旅行既不能错过美景,更不能辜负美食,新疆美食烤包子、手抓饭、大盘鸡必须上,乌苏啤酒更是绝配。</p> <p class="ql-block">  8月8日吃完早餐,我们就直接炙热且勇敢地向大海道出发,没有按照我的计划在哈密停留一天,错过了哈密博物馆、木卡姆传承中心、回王府、回王墓等著名景点。</p><p class="ql-block"> 西部之旅,我们走在一窟再窟的路上,一路打卡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和莫高窟中国四大石窟,可是有人不喜欢看这些东西,以至于在武威,我们只吃完三套车就匆匆离开,错过了著名的雷台汉墓、鸠摩罗什寺和白塔寺,这是我此行的最大遗憾😞!因为雷台汉墓出土了国宝级文物—-马踏飞燕,它是中国旅游标志;鸠摩罗什是中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圆寂后舌舍利存世印证其译经成就。而白塔寺则是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班与蒙古汗国皇子即成吉思汗的孙子阔端在这里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谈”并颁布《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从此,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它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三个地方这么有历史意义,无奈之下被硬生生地错过,实在是遗憾!不知道今生还能不能有机会再遇见?</p> <p class="ql-block">  途径五堡镇的时候,路两边有很多这样的小建筑,我们在内地从来没见过,怎么猜都不知道它是什么?做什么用的?后来,看到路边一卖水果的当地人,询问后得知,这是用来晒粮食的,长知识啦!捎带又买了一点水果,呵呵😄!</p> <p class="ql-block">  大海道位于哈密市伊州区五堡镇以南,距市区70公里,其名称源于唐代《西州图经》,指古代丝绸之路敦煌至吐鲁番的最短通道(全长约500公里),因穿越噶顺戈壁“大沙海”而得名。汉代开通,唐代后废弃, 大海道是丝绸之路14条路线里最短但最要命的一条,如今却变成了探险爱好者的天堂。一千多年来,大海道完成了从“死亡之路”到“网红景点”的逆袭。</p> <p class="ql-block">  大海道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风蚀地貌群,被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是中国唯一允许合法穿越的无人区,以世界级雅丹地貌、翼龙化石群和古丝绸之路遗址为核心特色,集地质奇观、历史文化和探险旅游于一体。</p> <p class="ql-block">  大海道景区门票45元/人,自驾车100元/人。出入口:东门(五堡镇入口)柏油路为主;北门(G30高速了墩入口)部分路段限高2.2米。</p><p class="ql-block"> 核心路线:东门至红柳滩,这段是80公里柏油路,红柳滩至通天洞,这段是27公里沙石路即搓衣板路,从北门到G30高速口这段20公里搓衣板路+30公里限高路。</p> <p class="ql-block">  双头马是大海道标志性景观,双头马南瞭北望,栩栩如生,是风蚀地貌的天然标本。相传它是唐僧取经时白龙马化身,一面望故乡,一面朝西天,象征丝路文化。</p><p class="ql-block"> 其实,它是在干旱气候下,河流湖泊干涸后地层抬升,经流水和风力长期侵蚀,形成两座相连、形似双头马的山丘,属于雅典地貌发育中期。</p> <p class="ql-block">  红柳滩是大海道无人区内的游客中心,位于景区东门至核心区的过渡地带,提供食宿补给、信号覆盖及救援支持,是穿越大海道的必经之地。中午我们在这里吃的盒饭,30元一盒,味道还不错,出门在外,吃饱就好,没有过多的挑剔。</p> <p class="ql-block">  离开服务区后,接下来就是艰难的旅程,全部都是搓衣板路,手机也没有了信号。大约20分钟后,就到了翼龙大峡谷,这里曾经挖掘出大量的翼龙化石,眼前的景色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震撼!</p> <p class="ql-block">  穿过翼龙大峡谷,眼前出现一片绿洲,这就是水源地。水源地地处大海道景区核心区,是1980年石油勘探作业中钻探意外打穿地下含水层,导致天山雪融水自然涌出,形成荒漠中的稳定水源。该区域为古丝绸之路大海道的一部分,历史上以干旱著称,玄奘曾在此经历缺水危机。</p> <p class="ql-block">  水源地是自驾穿越必经之处,其周边形成湿地,滋养芦苇、红柳等植被,形成戈壁荒漠中的独特绿洲景观,被誉为“翼龙腾渊”。</p> <p class="ql-block">  回音壁是大海道景区内核心地貌又一大景观,介于水源地与火星基地之间,属翼龙大峡谷片区。其形成源于大海道特殊的地质与气候条件,该区域因风沙侵蚀形成独特的雅丹地貌,岩石表面布满沟槽和凹坑,当风穿过这些结构时会产生类似回音的声响效果,故得名“回音壁”。</p> <p class="ql-block">  回音壁属于雅丹地貌中的“风蚀柱群”类型,其形成需经历数百万年的风蚀作用,只有来到这里,才会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生命的脆弱和渺小。</p> <p class="ql-block">  我的“大宝马”,自从来到了我的家,每年行程2万公里左右,一直都是安全无事故。此次总行程计划约2万公里,我们已经从黑龙江,经过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一路来到了新疆的哈密,希望它能继续保持光荣传统,带给我们一个平安快乐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  据资料介绍,一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随着地球板块的运动,海平面抬升为陆地,气候也转为干旱,并且在长期风力的侵蚀下形成了如今壮观的雅丹地貌。此刻,当我站在这里,静静地感受亿万年间的时空交错,这是人与自然的对话,这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礼物,我,何其有幸!能够坐在这里,亲眼目睹,亲身体验,此行,值得!!!</p> <p class="ql-block">  作为雅丹地貌的典型代表,通天门由海蚀作用形成,门洞高约10米、宽约4米,两侧峭壁经亿年海水冲刷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  通天洞是大海道的点睛之笔,随便拍一张就能轻松刷爆朋友圈。离开通天洞,继续行驶20公里就可以到达大海道的北门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海道景区的北门,本以为终于离开了搓衣板路段,可以放松一下心情,没想到接下来的路段更加考验人、考验车。记得从北门到柏油路段,中间还有30多公里的搓衣板路,这时仪表盘上显示室外温度为52度,在沙漠里穿越,头上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把我的大坐骑烤开锅啦!车失去了动力,我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在心里默默祈祷🙏!在这人迹罕至、鸟儿不拉屎的地方,千万不要趴窝啊!好不容易开到一个小桥下面,把车停下来降降温,然后继续前行,一路颠簸,骨头架子都快散了,总算熬到了柏油路上,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p><p class="ql-block"> 从大海道到鄯善县路程大约300公里,我们直接导航来到了提前预订的酒店,经过一夜的休整,第二天直接前往火焰山,没有到库木塔格沙漠,这是全国唯一一个离城市最近的沙漠,距离鄯善县老城只有1公里,再次错过一个4A级景区,新疆之行没有回头路,错过了就过去了,留下的只有遗憾,没办法,一行六人,有人喜欢自然风光,有人喜欢人文历史,我更喜欢沿着历史的足迹去追寻历史、感受厚重的文化内涵。可是,既然选择了一路同行,就要照顾每一个人的喜好,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这很正常。</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维吾尔语叫“克孜尔塔克”,意为红山,隋唐时期曾叫它为“赤石山”。火焰山山体沟壑林立,曲折雄浑,寸草不生。在炎热的夏季,裸露的表层在太阳的炙烤下温度可达75度,热浪翻滚,使人透不过气来。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的映照下就像熊熊烈焰,因此又被称为火焰山。</p><p class="ql-block"> 相传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一脚蹬倒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有几块火炭从天而降,恰好落到了吐鲁番,就形成了火焰山。山本来是烈火熊熊,孙悟空西天取经打此路过,用芭蕉扇煽灭了大火,冷却后就形成了今天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为天山支脉之一,形成于五、六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千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p><p class="ql-block"> 火焰山的整个山体,全部由红色的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些砂岩和页岩是1.7亿年前的砂粒和泥土堆积而成。那时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砂岩泥土中的铁元素经过高温氧化,雨水淋漓,形成了大量红色的氧化铁。这些堆积物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褶曲隆起,抬升成山,兀然崛起在深凹的吐鲁番盆地中,构成了红色底色的火焰山山体。最高峰在鄯善县吐峪沟附近,海拔831.7米。</p><p class="ql-block"> 火焰山山脉呈东西走向,横亘于吐鲁番盆地中,山长100多千米,最宽处达10千米。景区所处的这段山体在整个火焰山山脉中最为壮观和雄奇。</p> <p class="ql-block">  巨型温度计位于景区内的地宫中心,以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为原型打造,所以又叫“金箍棒”温度计。该温度计直径0.65米、高12米,温度显示高5.4米,主要测量的是地表温度,今天我们早早出发,气温是35度,还好,趁天还没有太热,抓紧时间游览,然后再去下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  巨型温度计建成于2004年8月16日,同年,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证为“最大的立体造型温度计”,获得“吉尼斯世界之最”记录证书。自建成以来,它一直是火焰山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和网红打卡点,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幻想和对新疆的向往,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温度最高可达到47.8度,山体阳面地表最高温度可达82.3度,沙窝里可以烤熟鸡蛋,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毫米,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干极”。</p> <p class="ql-block">  中国热极—-吐鲁番火焰山的独特气候,历史上地表最高温度达到过89度,炽热如焰,尽显极端高温之奇。该碑建成于2025年4月21日,铭记这一极具代表性的酷热之地,见证大自然的炽热之力。</p> <p class="ql-block">  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想要从此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受阻于此,吴承恩遂将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写进了《西游记》,拍成电视剧后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给火焰山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尽管火焰山景区比较小,只有几处标志性的景观,但因为《西游记》的故事,还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三借芭蕉扇</p><p class="ql-block"> 一日,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了火焰山,唐僧看着眼前的熊熊大火,打坐求佛祖保佑,八戒不停地喊热,沙僧垂头丧气,白龙马热得现了原型,悟空登高远望,寻找扑灭大火之法。后来得知只有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可以煽灭大火,经过一番苦斗,最终悟空三借芭蕉扇,过了火焰山。</p> <p class="ql-block">  离开火焰山,我们前往下一个景点——葡萄沟,这里是吐鲁番市境内的一处沟谷,因盛产葡萄而得名。当地维吾尔人称之为“不依鲁克”,意思就是长着又多又好葡萄的地方”。据考证当地种植葡萄的历史已经在3000年以上,如今的葡萄沟已经成为国家5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葡萄沟位于火焰山的山谷中,好似一条绿色的丝带,紧紧环绕在赤红色的火焰山山麓。葡萄沟全长7公里、最宽处约2公里,是天山山脉博格达峰南坡前出带中的一个褶皱,是火焰山断裂带和河水冲蚀而成。</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拥有50多种不同色泽、不同形状的葡萄,既有最著名的无核白葡萄、硕大的马奶葡萄和以药用为主的琐琐葡萄,也有红葡萄、黑葡萄以及从国外引进的无核紫、无核红、玫瑰香等,这么多品牌的葡萄分散在各个农家小院里,形成了一道道绿色的葡萄长廊。</p> <p class="ql-block">  来到了葡萄沟,怎么能不买葡萄呢!一枚葡萄入口,甘甜爽口,一直甜到了心坎儿里,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老百姓的生活比蜜还要甜。</p> <p class="ql-block"> 青蛙巷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很久以前,高昌郡王拇指上长了一只怪疮,御医久治不愈,便诏令天下征集治病良方。当时正值寒冬,葡萄沟拜西买里村一位懂医术的农民应诏求见,他用村里温泉旁捉到的去除内脏的蟾蜍做药引外敷消肿,用村里的温泉水煎煮“索索葡萄”内服祛除的方法,治愈了郡王的怪病,得到了重赏。这位村民治愈郡王顽疾的消息不胫而走,而且冬季高昌国只有拜西买里村才能找到蟾蜍,从此葡萄沟“帕克买里”(青蛙巷)便名扬天下。注:维吾尔语青蛙和蟾蜍都叫做“帕克”。</p> <p class="ql-block">  一顶小花帽儿,秒变维吾尔族大叔,要是再跳一曲维吾尔族舞蹈就更完美啦!</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进这家古老小院,门的两侧摆放着许多老祖宗留下的农用工具,现在已经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整个院子很大,典型的维吾尔族风格装饰,高高的葡萄架遮住了火辣辣的太阳,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一抹清凉,一串串葡萄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p> <p class="ql-block">  中午我们就在这里用餐,点了当地特色美食—-羊肉盖面,其实就是烀好的羊肉、玉米、土豆、黄萝卜、彩椒等放在一起,然后上面盖上一层宽面条而已,味道一般,但价格比较贵一点,记得一份是268元,红柳肉串是10元/串。</p> <p class="ql-block">  卡瓦斯是新疆的一种独有饮料,是新疆的“土制啤酒”。它是以大麦、玉米、山花蜜等为原料发酵而成,是一种类似啤酒的饮料。琥珀色,有些浑浊和沉淀,口味酸甜,和我们的格瓦斯差不多,带有微微的酒花香味。</p> <p class="ql-block">  途径阿凡提风情园,阿凡提骑着小毛驴的造型在新疆到处可见,阿凡提是维吾尔族文化中的智者形象,他以聪明的才智战胜那些邪恶贪婪的坏人,他的经典故事已经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后人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  坎儿井是中国古代干旱地区特有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新疆吐鲁番盆地,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组成,利用山体自然坡度引出地下水进行自流灌溉,最大限度减少蒸发损失,有效解决了极端干旱问题。</p> <p class="ql-block"> 坎儿井竖井口</p><p class="ql-block"> 坎儿井是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竖井不仅是挖井时出入的通道,还承担着出土和通风的作用。在暗渠上每20~30米左右挖一眼竖井,深度不一,浅者几米,深者几十米。</p> <p class="ql-block"> 坎儿井源</p><p class="ql-block"> 源自天山山脉塔尔朗地下水系,是可契克坎儿井水的源头,已被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坎儿井源是吐鲁番绿洲生命之源。是由高山千年积雪融化后流入山谷,雪水流经砾石、戈壁而渗入地下形成的潜流,保留于不透水层的页岩之上,此为坎儿井之源。地下水经吐鲁番先民创造性地引流至地面进行灌溉和生活用水。</p> <p class="ql-block">  坎儿井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经清代大规模修建形成现在的规模,2024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今仍在使用,它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p><p class="ql-block"> 全新疆一共有坎儿井1700多条,其中1200多条在吐鲁番盆地,合起来有5272公里,它的贡献堪比都江堰,是古人用智慧与汗水创造出来的工程奇迹。</p> <p class="ql-block">  沿着竖井向下,就是曲折的地下暗渠,它像一条巨龙将分散的竖井串联起来,暗渠挖到村口,离地面越来越近了,然后形成了地表的明渠,再引入蓄水池,这就是涝坝。这样,可以供村民随时使用和灌溉。</p> <p class="ql-block">  两千多年前,没有大型的机械设备,在黑暗的地下,人们是如何精准地确定挖掘方向的呢?</p><p class="ql-block"> 第一种方法是:木棍定向法。在地面用木棍定好方向,通过绳子将方向传导到井下,井下的人再用木棍与地面的方向保持平行,在井下,迎着木棍所指的方向两井对挖。</p><p class="ql-block"> 第二种方法是:油灯定位法。油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它可以用来照明。2、它可以用来报警,如果灯灭了,说明井下缺氧。如果油灯的火苗晃动,说明暗渠内有塌方的现象,提醒人们快速撤离。3、它可以用来定向,挖暗渠时,在侧壁,每隔两三米的地方就会放一盏油灯,放三盏灯后,里面的人边挖边看后面的灯,如果只看见一盏灯,说明挖的很直,如果同时看见两盏或三盏灯就说明挖偏了,这样就可以及时纠正过来了。</p> <p class="ql-block">  晚上7点多,我们到达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第一个打卡的景点就是新疆国际大巴扎。这里荟萃了3000多家店铺,是集特色建筑、民俗风情、风味美食、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景区,有“新疆之窗”、“中亚之窗”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新疆国际大巴扎是乌鲁木齐市重点工程项目之一,2002年4月开始兴建,2003年8月正式开门迎客,20多年来,一直都是到新疆的游客必打卡之地,它已成为乌鲁木齐的象征,2015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丝绸之路观光塔</p><p class="ql-block"> 观光塔高80米,是乌鲁木齐的地标性建筑,第一层是观景台,第二层是派莱克酒吧,第六层是环形走廊,墙壁上是复制的克孜尔千佛洞壁画。沿着旋转楼梯下来就到了观景台,透过玻璃窗,可以尽览大巴扎的人间烟火气,傍晚,也可以看到乌鲁木齐城南的霓虹闪烁。</p> <p class="ql-block"> 二道桥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观光塔的旁边就是二道桥清真寺,该寺原为吐鲁番清真寺,建设大巴扎时被拆除,大巴扎建成后迁回并更名为二道桥清真寺。它与大巴扎的其它建筑一样都是维吾尔族风格,清真寺的一楼为卖场,售卖饰品、乐器、新疆特产等。</p> <p class="ql-block">  大巴扎步行街于2018年8月全新亮相,曾先后荣获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散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称号,是游客眼中的网红打卡地。步行街全长约800米,以大巴扎为中心,从乌鲁木齐市外环路开始至和平路一巷,与老步行街(天池路)相连,呈T字形。</p> <p class="ql-block">  馕是一种圆形的面饼,源于波斯语,意为“面包”。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曼克”,直到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改叫馕。馕极耐贮存,是维吾尔族家庭常备的主要食物。</p> <p class="ql-block">  馕在新疆有着“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的美誉。最大的馕叫“艾曼克”,中间薄,边沿厚,中央有花纹,直径达40~50厘米,被称为“馕中之王”。最小的馕叫“托喀西”,厚1厘米,做工最精细。馕可以长期保存而不变质,携带非常方便。</p> <p class="ql-block">  馕外皮为金黄色,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多为发酵的面,但不放碱而放少许的盐。新烤出来的馕,软且有韧性,嚼起来更有面的香味儿。</p> <p class="ql-block"> 阿凡提水果巴扎</p><p class="ql-block"> “巴扎”系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它源自波斯语“Bazaar”,遍布新疆城乡。这是一家水果巴扎,售卖新疆当地盛产的各种水果和果干,并且全国各地免费包邮。</p> <p class="ql-block">  看看,新疆的南瓜多漂亮,瓜中有花,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只是不知道好不好吃?也不知道怎么个吃法?</p> <p class="ql-block">  在观光塔的正对面有一家餐厅,忘记叫什么名字了,记得我们是在5楼用餐,餐厅内有阿凡提倒骑小毛驴弹奏热瓦普的塑像,整体装修极具维吾尔特色。</p> <p class="ql-block">  我们点了清蒸博斯腾湖鱼,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它在我的旅行计划之中,后面会有详细介绍。</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烤包子比较特殊,和我过去看过吃过的都不一样,外形和口感也都不一样,它的外皮酥脆,好像我们的酥饼一样,咬一口会掉渣儿。羊肉丁为馅儿,鲜嫩多汁,一点都没有羊肉的膻味儿。</p> <p class="ql-block">  有很多人来到乌鲁木齐后都是匆匆而过,第二天就跟团出发了,我们是自驾游,时间比较随意,我特别安排了两天时间在这里,明天将参观自治区博物馆,进一步了解新疆的历史与文化,想要了解一座城,就要走进博物馆,在那里,你会看到它的前世与今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