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周 “食”全“食”美

龙塘镇智星幼儿园

<p class="ql-block">为了保障孩子的营养健康,我园制定了多样化的食谱,菜品新鲜,营养美味,让孩子吃得更香,更有营养。</p> 第七周食谱回顾 <p class="ql-block">每周的餐食都像一场小小的味觉旅行,从清晨的第一口热粥,到午后的清甜水果,再到暖胃的汤面,每一餐都藏着我们对孩子们成长的用心。食材新鲜得仿佛刚从菜园里摘来,色彩缤纷的蔬果、香气扑鼻的主食,不仅满足了小嘴巴,也滋养着他们蹦跳不息的身体</p> <p class="ql-block">有时候,最朴素的搭配反而最打动人心。</p> <p class="ql-block">一碗粉甜番薯皮蛋瘦肉粥,暖黄的粥体里藏着软糯的番薯块,皮蛋的醇香与瘦肉的鲜嫩在舌尖轻轻化开,是许多孩子午睡前的“安心仪式”。午餐的西红柿金针菇焖牛腩,酸甜开胃,汤汁拌饭能让人多吃半碗。蒜茸炒生菜翠绿油亮,像是把阳光也炒进了菜里。午点的玉米肉丸生菜通心粉,汤清味鲜,孩子们捧着碗,一边吹气一边笑,像一群刚归巢的小鸟。</p> <p class="ql-block">萝卜糕的外皮微微焦脆,咬下去却柔软弹牙,搭配一碗菠菜玉米瘦肉汤,清甜中带着菜香,是孩子们口中“像妈妈做的味道”。而那一盘切得整整齐齐的西瓜,红瓤黑籽,午后果盘一端上来,教室里瞬间响起“哇——”的欢呼。</p> <p class="ql-block">早餐的三鲜炒Q爽面,面条弹牙,菌菇与鸡肉的鲜味层层递进,孩子们吃得额头冒汗也不愿停筷。午餐的咖喱土豆鱼蛋肉丸,浓郁的咖喱裹着嫩滑的鱼蛋和软糯的土豆,是不少孩子悄悄说“想带回家”的味道。午点的牛奶水果龟苓膏,滑溜溜地滑进喉咙,清凉微苦后回甘,像一场舌尖上的小冒险。</p> <p class="ql-block">麦香叉烧包松软香甜,咬一口,油润的叉烧馅儿就溢出来,孩子们吃得嘴角沾着芝麻,还舍不得放下。冬瓜玉米牛肉丸汤清甜暖胃,牛肉丸弹牙有嚼劲,是厨房阿姨每天清晨手工捶打的成果。雪梨清甜多汁,午后果盘一上桌,就被抢着要“再吃一块”。午点的杂粮祛湿粥浓稠顺滑,小米、薏米、红豆熬得软烂,像秋天的风一样温柔地抚过肠胃。</p> 第八周食谱预告 <p class="ql-block">翻开这份详细的食谱表,像是打开了一本关于成长的食光日记。</p><p class="ql-block">每一道菜名背后,是采购员清晨在市场挑拣最新鲜食材的身影,是厨房阿姨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的背影,是保育老师轻轻提醒“慢慢吃,别噎着”的温柔嗓音。我们不只喂饱孩子,更想用食物传递爱与安全感。</p> 本周活动回顾 <p class="ql-block">当最后一缕夕阳把北江的水波染成碎金,我坐在南峡山顶的岩石上,看着汗水浸透的衣衫被山风慢慢吹干,才真正读懂这场徒步的意义——它从不是征服,而是一场与自然、与自我的温柔对话。</p><p class="ql-block"> 出发时的晨光还带着凉意,我们踩着石阶向上,初遇的风景是浓密的树林。阳光透过叶隙洒下,在路面织就斑驳的光影,耳边是鸟鸣与溪流的合奏,脚下偶尔打滑的落叶,反倒成了自然给的小惊喜。走了约半小时,坡度渐陡,呼吸开始变得急促,双腿像灌了铅般沉重,好几次想停下来放弃。可同行伙伴递来的半瓶水、一句“再坚持50米就能看到江景”,又让我咬着牙继续。原来徒步最妙的,从不是一路坦途,而是在“想放弃”与“再坚持”的拉扯里,看见自己藏在骨子里的韧性。</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路比想象中好走,脚步也轻快了许多。回望南峡,它不再是出发前那个“需要征服的目标”,更像一位温和的长者,用山路的起伏告诉我们:生活里的难,就像陡峭的坡,咬咬牙总能过去;而那些藏在途中的美好,比如一阵风、一片景、一句鼓励,正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光。</p><p class="ql-block">这场徒步结束后,鞋子沾满泥土,肌肉有些酸痛,但心里却格外通透。原来所谓“户外的意义”,就是暂时抛开城市的喧嚣,在山水间找回最本真的自己——那个愿意为了一片风景全力以赴,也懂得在途中享受微小美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