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冷湖石油基地,黑独山,胭脂山,俄博梁,青海湖二郎剑</b></h1> 冷湖石油基地(石油小镇)—<div> 时隔数年,再次踏入石油小镇,感慨犹生,破败依旧。最先涌上心头的是一种强烈的时空错位感,既被荒寂的 “废墟感” 震撼,又能从断壁残垣里摸到当年石油人滚烫的生活痕迹。</div> 曾经的厂房、宿舍、俱乐部只剩下残破的墙体,被风沙打磨得失去了棱角。 《冷湖油矿》,曾经的辉煌,“冷湖” 这个名字仿佛从地名变成了一种体感,让人联想到当年石油人在艰苦环境里的坚守。 阳光很烈,但空气里带着戈壁特有的凉意。 墙上还能看到略显模糊的标语残痕,或是一截生锈的管道、一个废弃的阀门,这些 “细节碎片” 比完整的建筑更让人直观感受到这里的过往。 《中国工商银行》依稀可辩,能想象出当年人们进进出出的景象。 没有城市的喧嚣,甚至听不到飞鸟的声音,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在废墟里回荡,这种极致的安静让我不自觉地放慢脚步,不敢轻易打破这份宁静。 看到残存的家属区小院落,会忍不住想象:几十年前,这里有孩子奔跑嬉闹,有母亲在门口盼着家人归来,有邻里间分享饭菜的温暖,这些生活化的场景让 “石油精神” 不再是口号,而是有血有肉的日常。 离开时回头望,遗址渐渐融入戈壁,会生出一种复杂的情绪 , 既为时代变迁的 “失落” 而感慨,也为一代人用青春书写的历史而心生敬意。 ———————————————— 黑独山—<div> 又名黑山戈壁,属祁连山脉西段支脉赛什腾山组组成部分,位于青海省茫崖市冷湖镇东北方向10余公里处。其山体主要由奥陶纪滩间山群变碎屑岩及火山岩构成,表面因铁质、锰质元素氧化形成黑色“沙漠漆”薄膜,与周边白沙戈壁形成强烈色差,呈现水墨丹青般的独特地貌,被称为“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div> 走进黑独山,就像闯入了一片脱离地球的 “黑色星球表面”,极致的荒凉与纯粹的色块碰撞,会瞬间让人忘记现实,陷入对自然与时间的敬畏里。 天空格外清澈,蓝天与黑岩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人站在其中,会显得格外渺小,仿佛成了一粒沙子,似这片地貌的点缀。面对这片纯粹的黑色荒原,会生出一种 “孤独感”,但这种孤独不是压抑的,而是让人能沉下心来与自己对话的平静。 黑独山的山体形态各异,山峰突兀,山势极有韵律,柔和的曲线如同毛笔在宣纸上留下的枯笔飞白,近看嶙峋,远观却显出奇妙的流动感。这种独特的山体形态,恰似一幅水墨丹青画卷。 夕阳的光不再锐利,虽然已经褪去了镀在山体上的金边,却反而让黑色的山慢慢演化成了雾蒙蒙的灰蓝色,像把墨汁兑了水,晕得柔和又朦胧。火红的彩霞,似要把天空点燃。 日落时分的黑独山,像被按下了 “柔焦键”—— 灰蓝色的山体沉得静谧,红与蓝交织的天空铺得绚烂,两种极致的色调撞在一起,反倒生出一种不真实的温柔。 胭脂山—<div> 为黑独山的姐妹山,但是形成机理不同。主要为淡红色砂岩、泥岩及砂砾岩。湖相沉积物在沉积中受氧化环境影响,岩石富含氧化铁等元素,普遍呈淡红色等色调。在构造抬升、风蚀、风化、水流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原本水平的岩层形成丘状地貌,呈现出类似于丹霞风貌的奇特景观。</div> 因山体含有多种不同矿物质,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出粉红色、赭石色等交织的梦幻色彩,航拍时如同打翻的调色盘。其山体为柔美流线型山丘,在阳光下呈现出渐变的粉紫色。 夕阳下,山体透光如火焰。 黑独山,胭脂山全景图—<div> 神奇的大自然,黑独山与胭脂山同框,像一幅被大自然劈开又拼合的 “双色画卷”,一边是沉郁的 “墨色山水”,一边是鲜活的 “胭脂调色盘”,两种极致的色调撞在一起,既反差强烈又莫名和谐,让人一眼就被这种 “刚与柔” 的碰撞震撼。</div><div> 左侧的黑独山是低饱和的冷调,灰黑色的山体沉稳厚重,像用枯笔蘸浓墨勾勒出的轮廓,线条硬朗又带着戈壁的苍凉感。</div> 右侧的胭脂山则是高饱和的暖调,粉、红、赭石色的山体层层叠叠,像打翻了胭脂盒,把色彩泼洒在戈壁上,线条柔和又充满活力。 ———————————————— 俄博梁—<div> 冷湖俄博梁雅丹地貌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是柴达木盆地内面积最大、形态最典型的雅丹地貌群。俄博梁地貌因长期风蚀作用,形成龟背形、槽垄型、圆丘型等多样形态,被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div> 走进俄博梁这片 “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密集又怪异的雅丹群在戈壁上连绵起伏,风蚀的沟壑里藏着千万年的地质密码,每一步都像在探索未知星球。 面对如此宏大又原始的地貌,会真切感受到人类的渺小,对自然的 “创造力” 充满敬畏 —— 千万年的风与时间,竟能把平坦的土地雕琢成如今的模样。 深入雅丹群时,会生出强烈的 “探索欲”,每绕过一座雅丹,都想知道后面藏着怎样奇特的形态,仿佛在解锁未知的 “星球地图”。 风是俄博梁的 “塑造者”,也是这里的 “主角”。风穿过雅丹群的缝隙时,会发出呜呜的声响,像野兽的低吼,因此它也被称为 “魔鬼之城”。 狮子王 接吻石 以下两幅是我之前来时拍摄的 火星营地—<div> 冷湖火星营地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地区无人区深处,是中国首个以火星环境模拟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基地。其占地面积5.3公顷,核心建筑由白色集装箱群落与太空睡眠舱构成,由政企联合投资1.5亿元建设完成。</div> 营地建筑风格模拟未来人类移居火星的生存环境,设有全封闭式火星太空舱,可同时容纳60人住宿体验。通过"火星一号公路"抵达的游客可参与太空睡眠舱居住、火星任务模拟、宇航服创意摄影等项目,营地配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5G技术构建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精准定位与救援。 据网上资料,火星营地2023年上半年接待游客2.1万余人次,预计2030年游客接待量将突破百万人次。不过,我这次来,看似有些萧条,基本没有看到游客体验太空舱和住宿,也没有人在模拟太空行走。有人说这个项目关闭了,不知真假,如果真关了,那太可惜了。 我之前的美篇里有俄博梁不一样的照片,如果您感兴趣,可以移步一看究竟:<br>https://www.meipian.cn/editor?mask_id=365gld34&getArticleListsParams=%7B%22page%22%3A%208,%20%22hasSureKeyword%22%3A%20%22%22,%20%22curListType%22%3A%20%22list%22%7D&from=mine ———————————————— 俄博梁回冷湖镇酒店途中,经过215国道,也有一段U型公路,其险峻程度丝毫不亚于315国道,人少景美。大家不要都挤到315国道去打卡啦! 不信你看,还有4道坡度台阶。其实,在青海戈壁滩,这种U型公路有很多,正等着你去发现呢。 —————————————— 青海湖二郎剑—<div> 青海湖二郎剑景区,位于青海省青海湖风景区内,距离西宁市约151公里,是青海湖核心景点之一。</div><div> 前身国营山鹰机械厂(即:八七四分厂)即坐落于二郎剑,1965年始建,因为距离西宁151公里,所以对外称“151基地”,是中国第一代鱼雷发射试验基地,见证了共和国海防建设的艰辛与荣耀。1984 年,国营山鹰机械厂完成历史使命,光荣退役。现在已辟为旅游胜地,也是国防、海防建设的科普基地。</div> 景区标配小火车—<div> 小火车上车点离景区大门不远,开到二郎剑半岛要差不多半个小时,小火车慢慢开,便于你观景。到了半岛,回来还可以乘小火车,或者乘大巴车,这样快,只要15分钟。</div> <div>飞马腾空雕塑—</div> 它在中国旅游标志 “马踏飞燕” 的基础上,融入了藏族特色元素。雕塑展现了骏马背负经书的形态,有 “宝马送经” 之意,代表着飞马送经祝福,传递着文化与精神的内涵。雕塑又象征佛教文化中“佛光普照、众生安乐”的愿景,同时寄托着当地人民对祖国昌盛的美好期盼。 海拔3196米标记,后面是游船码头,湖中红色小房子是鱼雷发射试验基地。 福门 二郎剑是青海湖中的两个半岛,从高处看,犹如两柄宝剑伸入湖中,故名二郎剑。相传为二郎神的宝剑遗落在此。《西宁府新志青海湖》中曾有记述,南岸一堤,宽仅百步,向北延伸数十里,直达海心,名为海带,藏语称 “郎千且瓦”,意为一对宝象牙之意。 <div><br></div> 湖中右边小的红色的建筑就是原鱼雷发射试验基地,离湖岸约500 米,矗立在水深 21 米的湖水中。<br><br> 鱼雷发射试验基地由 39 根钢管构筑而成,其标志性建筑是一座矗立在湖中的红砖小楼,底部由 18 根钢柱支撑,当时是用大马车和工程车将钢柱运到船上,再用气锤固定在湖底。 青海湖全景图 ———————————————— 最后有个小插曲,此行程的最后一天,在青海湖到西宁途中,在德令哈怀头他拉服务区休息时,遇到一对乐观、豁达的中年夫妇,与俩朋友一起,四人自驾大西北,已经出来30多天了。 车经过改装,能睡觉。有些景点偏僻,酒店位置远,他们就睡车里,整个行程差不多一半住车里,一半住酒店。真佩服他们,一百个赞! 回家啦! —————————————— 这次大西北青海之旅,像是把 “自然的调色盘” 与 “岁月的记事本” 翻了个遍 — 从青海湖的蓝、翡翠湖的绿,到黑独山的灰、胭脂山的粉,再到冷湖石油基地的旧时光,每一步都在解锁大西北的极致浪漫,最后留在心里的,是对天地壮阔的惊叹和对岁月沉淀的温柔。<br>一场 “高饱和与低柔和” 的色彩盛宴<div> 青海湖断崖的蓝是 “壮阔的蓝”,湖水拍打着崖壁,与蓝天连得不分边界;</div><div> 尕斯蓝洞的蓝是 “神秘的蓝”,像戈壁里藏着的一块蓝宝石,透着清冷的光泽;</div><div> 水上雅丹的蓝是 “灵动的蓝”,湖水绕着雅丹群,让粗犷的地貌多了几分柔情,无垠的银河就在眼前,仿佛伸手可触。<br><div> 不再是传统山水的 “秀”,而是极致的 “壮” 与 “奇”。黑独山的灰蓝与红蓝天空撞色,胭脂山的粉红斑斓如调色盘,俄博梁的雅丹群如外星秘境,每一处风景都在用强烈的色彩与形态,刷新对 “自然之美” 的想象。<br> 这里的风景没有 “滤镜感”,是肉眼可见的 “真实壮阔”。戈壁无垠,天空低得像能摸到,山川地貌不加修饰,却比任何人工景观都更有冲击力,让人忍不住感叹 “原来地球竟然还藏着这样的角落”。</div></div> <div>《探秘柴达木秘境 邂逅艾肯布拉格》全文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