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风月,穿行古今——金华夜游漫记

阳子的妈妈

<p class="ql-block">  金华的夜,总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它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文人,将千年的故事,不事张扬地酿进了街巷的青石板与江水的潋滟波光里。这个秋夜,我们终于赴一场与古子城、浮桥和三江里的邂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古子城:与历史的撞个满怀</b></p><p class="ql-block"> 夜游,从金华的城市之根——古子城开始。穿过巍峨的保宁门,身后都市的车水马龙瞬间被一道无形的结界吞噬。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温润如玉,两旁白墙黛瓦的明清建筑静静伫立,时光在此悄然凝滞。我们信步于幽深巷弄,看檐角漏下的天光,在斑驳的老墙上投下摇曳的光影;听吴侬软语,絮说着寻常岁月。这份不事雕琢的安逸与从容,是任何精心设计的景区都无法复刻的。</p> <p class="ql-block">  信步登上八咏楼,凭栏远眺,婺江如一条碧绿的玉带,蜿蜒东去。千百年前,沈约在此吟咏,李清照在此避难,他们的诗情与愁绪,仿佛还萦绕在雕梁画栋之间,低吟浅唱。我站在这里,拂过脸颊的,是曾吹拂过古人的江风。心中涌起的,并非“物是人非”的伤感,而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奇妙共鸣——原来,历史可以被如此真切地触摸。</p> <p class="ql-block">  我们转入熙春巷,那条被亲切唤作“饼街”的小巷。空气被烤面的焦香与肉馅的咸香彻底攻陷,瞬间唤醒了沉睡的味蕾。一个刚出炉的金华酥饼,皮酥馅足,梅干菜的咸香在舌尖层层化开;再来一个现做的兰溪鸡子馃,面皮薄脆如纸,鸡蛋嫩滑如凝脂,是慰藉凡尘俗心的至味。在这烟火升腾的小巷里,舌尖翻滚的是风味,心底沉淀的,是人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浮桥:踏上时光的渡口</b></p><p class="ql-block"> 沿着江岸漫步,走向那座在国庆节刚刚启用的浮桥。</p> <p class="ql-block">  夕阳正缓缓沉入远山,将整片江面熔成一片流动的碎金。浮桥就枕着满江碎金,由一艘艘小船串联而成,古朴而坚韧。走在桥面的木板上,随着江水的起伏传来轻微的晃动,仿佛是这座老城温柔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  我们立于画中,成了一幅流动的风景。一边,是古子城沉静的剪影,飞檐翘角在暮色中勾勒出历史的轮廓;另一边,是现代都市的璀璨霓虹,高楼林立,书写着未来的篇章。我们正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界线上,脚下是流淌了千年的婺江。这一刻,时间失去了线性,我仿佛成了一个“时间的渡客”,在历史的此岸与现实的彼岸之间,感受着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江里:邂逅文艺的晚风</b></p><p class="ql-block"> 信步下桥,江风便将我引向了对岸的三江里。</p><p class="ql-block"> 氛围瞬间切换。如果说古子城是一位沉稳的老者,那三江里就是一个时髦而热情的青年。红砖建筑,在暖黄的灯光下氤氲着复古而摩登的腔调。巨大的玻璃窗内,是灯火通明的咖啡馆、设计师店铺和西餐厅,空气里,咖啡的醇香与爵士的慵懒交织。</p> <p class="ql-block">  我们寻了一家临江的咖啡馆坐下,点了一杯手冲。窗外,是婺江的沉沉夜色和对岸古子城的点点灯火。手中的咖啡温热香醇,梅干菜的咸香与咖啡的醇厚,在味蕾上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这里,我看到了金华的另一面——它不仅懂得珍藏历史,更懂得如何拥抱现代与创新。年轻人在此谈笑风生,艺术家在作品中挥洒灵感,这里是金华的文艺心脏,每一次搏动,都充满了年轻的灵感与不羁的节拍。</p> <p class="ql-block">  从古子城的厚重,到浮桥的诗意,再到三江里的摩登,一程夜游,仿佛穿行了金华的千年。</p> <p class="ql-block">  回家路上,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今天的画面:八咏楼上的江风、饼街的烟火、浮桥上的落日、三江里的咖啡香……这些片段并非孤立的风景,而是彼此辉映的碎片,共同拼贴出一个完整而立体的金华。</p> <p class="ql-block">  这座城市,用一条江、一座桥、一片古城、一个街区,完美诠释了何为“继往开来”。它没有将历史封存于博物馆的玻璃柜中,而是让它与当代生活水乳交融,活色生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