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明信片

断砚斋

<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开始南迁,1948年,国民政府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台湾。196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始建造,1965年夏落成,命名为中山博物院,并于11月12日正式开幕。2015年,位于嘉义县太保市的南部院区开馆试营运。</p><p class="ql-block">- 馆藏文物: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有近70万件。文物主要有书画、铜器、瓷器、玉器等,馆内藏有翠玉白菜、毛公鼎、散氏盘、快雪时晴帖、《早春图》《华子冈图》《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稀世珍品,其中翠玉白菜、肉形石和毛公鼎为三大镇院之宝。</p><p class="ql-block">- 场馆分布:北院位于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是主要的展览区域,有《慈悲与智慧:宗教雕塑艺术》《南北故宫 国宝荟萃》等常设展。南院位于嘉义县太保市,园区占地面积68公顷,有《佛陀形影:院藏亚洲佛教艺术之美》《东亚茶文化展》等常设展。</p><p class="ql-block">- 荣誉成就:2011年至2015年,连续5年被英国《艺术报》评为世界最受欢迎十大艺术博物馆之一。2019年6月,在世界主题娱乐协会TEA和AECOM联合推出的《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中位列全球第18名。2022年10月,入选“2021年全球20大博物馆”和“2021年亚太20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台北故宫博物院包括北院和南院,其建筑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以下是具体介绍:</p><p class="ql-block"> - 北院 :位于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是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的宫殿式建筑。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梅花形,第一层是办公室、图书馆、演讲厅;第二层展览书画、铜器等;第三层陈列书画、玉器等;第四层为各种专题特展。</p> <p class="ql-block">- 南院 :位于嘉义县太保市,由大元联合建筑师事务所姚仁喜设计,是钻石级“绿色建筑”和黄金级“智能建筑”。建筑以中国水墨画浓墨、飞白与渲染三种技法为理念,形成实量体展示空间及文物库房、虚量体公共接待空间与穿透连接空间,象征着中华、印度与波斯三股文化交织的亚洲文明。主体建筑由两个流线型量体交织而成,外观由三万六千多片铸铝圆盘外挂于弧形墙面,呈现出青铜器上的龙纹及云纹。景观桥采用草书形式的单拱桥设计,横跨南端人工湖,将游客接引至博物馆二楼大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