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相信,每一个生活在50年代到80年代的中国人,无论你是栖身在城市,还是居住在乡村,长春电影制片厂,都不会是一个陌生的名字;长影每部电影的片头音乐及同时出现的“工农兵塑像”厂标,也一定会是你心中深刻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轻拂着秋日爽朗的清风,我第二次走进了长影旧址,眼前的一切,是既熟悉又有些陌生。毕竟,离上次来到这里,已经过去了许多年;毕竟,这处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长影旧址,随着社会的进步,亦会在不断地调整、创新文化传播的措施和手段。</p> <p class="ql-block">我们知道,这处位于长春市朝阳区的长影旧址,其前身是1937年日伪时期创立的“满映”,1945年改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1955年又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集团),并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我们看见,长影旧址是一处占地仅4.6万平方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完整地保留了原“满映”时期的建筑群、且</span>颇具鲜明建筑特色和充满艺术气息的电影制片胜地。而现在已作为观光景区的长影旧址,则分为了长影电影艺术馆、长影摄影棚、长影洗印车间、长影电影院、长影音乐厅以及配套的长影文化街等六个功能区。</p> <p class="ql-block">打卡长影旧址,是我们来到长春、也是这次东北游的第一个行程。上午九点左右,我们就来到了这里。此刻,金秋的阳光,正轻轻地洒落在长影旧址那一座座建筑的红砖墙上,为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楼舍镀上了一层柔美的光亮,让人顿觉神清气爽。</p> <p class="ql-block">我们能感受到,当走进今天的长影旧址博物馆,仿佛就推开了一扇通往旧日光影世界的神圣之门。因为,这里就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是无数经典影片诞生的地方,是中国电影艺术殿堂般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在游览中,我们了解到,在这片外观并不特别显赫的建筑群里,却创下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7个“第一”:第一部多辑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 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 ,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 ,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p> <p class="ql-block">与一般的旅游观光不同,长影旧址给我们提供的是一次历史文化展览与工业园区旅游相交融的体验。长影旧址作为我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家国有大型综合性电影生产基地,生产的既是典型的文化产品,又是特殊的工业产品。</p> <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在长影旧址的摄影棚、洗印车间,完整地保留了一批电影工业的标志性建筑、一条完整的胶片生产线以及一套完整的电影生产工业体系,打造了今天国内独一无二的将红色教育旅游、电影研学旅游、电影工业旅游相结合的综合性电影文化旅游模式。</p> <p class="ql-block">今年又恰好是长影建厂80周年,通过在长影旧址的观光游览,使我们对长影能被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更觉实至名归并充满敬意。</p> <p class="ql-block"><b>走进长影旧址,我们了解到了,这是一处奠定了新中国电影成就的重要基地。</b>据资料介绍,长影建厂以来,累计创作、生产、译制了包括《英雄儿女》《白毛女》等经典作品在内的各类影片3600多部,并向全国输送了优秀的电影技术人才、艺术人才、管理人才2000多名,为推动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b>走进长影旧址,我们体验到了,这是一座承载着新中国电影记忆的精神殿堂。</b>我们发现,旧址博物馆的建筑仍然保留了1937年“满映”时期的原貌,青砖灰瓦间积淀着厚重的岁月痕迹。展厅内,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珍贵的电影道具,都在叙述着新中国电影推陈出新的历程,用光影记录下了共和国、也记录下了长影引以为傲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b>走进长影旧址,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座凝铸着电影人奋进精神的文化丰碑。</b>一代代的长影人,以炽热的情怀为中国的电影事业默默耕耘,那些为电影奉献终身的艺术家们,用镜头记录了时代,用作品振奋着人心,那份执着与热爱令人起敬。从东影到长影,从纪录片到艺术片,长影见证了中国电影的成长,铸建了新中国电影事业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我们徜佯在长影旧址的各个展区,似乎又回到了儿时看电影如同过节般兴奋、长大后又对精品电影热切期待的时光。《白毛女》中的悲欢离合,《董存瑞》中的壮怀激烈,《英雄儿女》中的赴汤蹈火……一幅幅经典的画面至今仍鲜活如初。这些电影,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极高的艺术享受,更传递着真善美的无穷力量。</p> <p class="ql-block">我们流连在博物馆内各个规划精巧的展厅之间,看见许多的小型放映机在同时播放着各类不同的电影,《赵一曼》、《上甘岭》、《开国大典》、《平原游击队》……一部部耳熟能详、可圈可点的精品佳作,塑造了一个个为新中国忘我牺牲的英雄形象,也教育、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进取。</p> <p class="ql-block">我们驻足在不同题材的展厅之中,精彩的电影场景一一映入眼帘。《神秘的旅伴》中机智的边防战士,《五朵金花》中甜美欢笑的姑娘,《刘三姐》中美妙动人的山歌,《冰山上的来客》中壮丽的雪域风光……那形象、那歌声、那欢笑、那场景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卷卷黑色的胶片里,又无不让无数观众时常迷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诚然,电影制作是一门技术、是一种艺术,但长影制作的电影展示的又不仅仅只是技术与艺术,更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与集体情结。</p> <p class="ql-block">在长影旧址,我们看到的每一件展品,都在生动地演绎着电影里的故事;眼前闪动的每一帧画面,都在生动地彰显着历史的演进。那许多的影片,不仅留下了一个时代的印记,也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长影人用他们的汗水、他们的坚持、他们的理想,化作了银幕上那一场场感人的叙事。</p> <p class="ql-block">从展示厅的资料中我们了解到,目前长影旧址拥有的藏品多达5000多件(套)。我相信,长影旧址那些建筑上斑驳的墙壁、那些车间里老旧的设备,那些影棚中精致的道具……都一定蕴藏着一段段长影人的光影传奇。</p> <p class="ql-block">我们看见,在各个展厅内,保存、收藏着许许多多珍贵的老电影胶片、经典海报、旧式的摄影机。每一件展品,都默默地承载着长影人一段难忘的记忆,那已有些褪色的胶片,都是中国电影的宝贵财富。它们,就像颗颗繁星,在中国电影的历史天空中闪耀着点点光芒。</p> <p class="ql-block">俱往矣,从1905年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算起,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120年的历程,长春电影制片厂作为新中国的第一家电影制片厂,也迎来了80岁的生日。在长影旧址,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新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新时代超越旧时代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在影片的展厅里,看着眼前不断切换的电影场景,我想到了,生活不就是一场场电影吗?而今天长影旧址存在与展现的一切,无疑就是一个个折射人性、反映生活最现实的摄影棚,或许,你我都可以从那一场场电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角色。</p> <p class="ql-block">同样,电影中那些经典的旋律、那些感人的画面,不仅属于长影的过去,也属于现在与未来的你我;反映的不仅是别人的生活,也是你我的生活。电影,永远都像一盏映照现实的明灯,永远都是一条传承文化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金灿灿的秋日阳光,穿过展厅的一扇扇明亮的窗户,将一件件展品照射得熠熠生辉。走进长影旧址,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光影的魅力,也更直接地领略到了新中国电影成长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长影旧址,这处承载着无数经典的地方,她在用自己的存在展现着中国电影的峥嵘岁月,她仿佛又在告诉我们,那些曾经照亮过无数人生活的电影人以及他们创作的作品,终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去,但他们励精图治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这块土地上,留在了每一个热爱电影的人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长影旧址,这里的一砖一瓦,都留存着中国电影的辉煌记忆;我们看到的每一件展品,都是一部未完待续的电影长剧。在这里,历史不再是冰冷的年份和枯燥的数字,而是胶片上一片片跳动的光影,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知道了,我感动了,长影旧址里的每一件展品,都在传递着独特的艺术语言;每一帧影像的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活真谛。它们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一腔情怀,一道永不熄灭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走过了长影旧址一个个精致的展厅,看过了长影发展一段段辉煌的历史,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了,长影精神一定会在光影岁月的流转中永续传承,中国电影的艺术之花,一定能在华夏的沃土上永不凋零、竞相怒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