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十月九日的晨光刚漫过张掖的地平线,农家乐的土灶正飘着小米粥的香气。我们四人围坐在木桌旁,正计划吃过早餐便赶赴金塔胡杨林,却被邻桌天津游客的闲谈勾住了脚步。“外星谷的景物真是奇特,根本不像地球上生长的!”一句话让同行的禅眼睛发亮,他攥着筷子凑过去细问,从七彩岩壁聊到嶙峋怪石,越听越激动,当即拍板:“改道!先去外星谷!”</p><p class="ql-block"> 我们匆匆用过早餐,就跨进车子,向外星谷游客中心冲去。购完票,售票员将导航坐标发至禅的手机时,他指尖在屏幕上点得飞快,仿佛晚一秒就会错过星际邀约。18.3公里的专线公路在车轮下延伸,路两旁的地貌与昨日七彩丹霞截然不同——丹霞的斑斓是铺展的锦缎,而这里的岩层是突兀的雕塑,有的如被巨斧劈开的玉柱,有的似倒扣的铁锅,灰褐色的底色上泼着赭红与米白的纹路,像极了科幻电影里的异星地表。禅把油门踩得更沉,双手灵活地拨动方向盘,车子就像一条游蛇,在弯弯曲曲的专线上灵活地游动,车窗外的风景飞速倒退,我们的心也早已飞到了那片“外星秘境”。</p><p class="ql-block"> 刚进入景区,一座五彩缤纷的小山就抢先撞进眼里。山体晕染着赤橙黄紫白等多种色彩,晨露沾在岩缝间,让那些纹路愈发鲜活,望去竟像一幅还未干透的油画。这小山看着精巧,年岁却足以震撼人心——它由距今约2.6亿年的紫红色粗粒砂岩、青灰色砂质泥岩等岩层构成,经亿万年雨水冲刷与风蚀雕琢,才长成这般峰峦叠嶂的模样。因是游客遇见的第一道风景,被称作“五彩迎宾山”,倒像是为这方秘境特意设下的欢迎礼。</p><p class="ql-block"> 外星谷是唯一允许自驾进入的景区,还能放飞无人机,这让我们瞬间有了“星际探索者”的仪式感。禅握着方向盘,沿着砂砾铺就的窄而弯曲路面缓缓前行,车轮碾过碎石的“咯吱”声在空旷的谷中回荡,竟生出几分宇宙航行的错觉。这里比七彩丹霞更显静谧,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流,没有导游的扩音呼喊,连手机信号都时断时续,天地间只剩呼呼的风声与车轮碾过石子的声响,仿佛整个星球只剩我们一行探索者。</p><p class="ql-block"> 每到一处观景台,禅便停下车子,我们迫不及待地掏出相机抢拍。清风明月率先放飞无人机,螺旋桨转动的“嗡嗡”声刚响起,我也紧跟着解锁了自己的设备。无人机缓缓升空,镜头里的景象瞬间变了模样:五彩迎宾山成了铺在大地上的调色盘,赤橙黄紫的色块被风蚀纹路切割,像极了外星地图的等高线;“天下粮仓”的岩层堆叠如巨型粮囤,灰褐色的表层泛着砂岩的粗粝光泽;“转经筒”则是连成一串、整齐排列的圆形岩壁,因形状酷似藏族人民祈福的经筒而得名,圆形岩壁夹杂白色的斑点,就像转经筒上的经文。</p><p class="ql-block"> 飞到“天书峡”上空时,我特意让无人机停在入口处——两侧岩壁直上直下,生怕操控不当蹭到岩石。从这个角度看,峡谷像大地裂开的深痕,岩壁上的线条纵横交错,浅灰砂岩、深褐砾岩与银白石英脉层层叠叠,真如摊开的巨型天书。风从峡谷深处吹出来,无人机镜头跟着晃了晃,那些“文字”似在光影里轻轻流动。最惊艳的是“一柱擎天”,几十米高的石柱孤零零立在崖壁之上,我特地降低无人机的高度,从低处仰拍,使石柱直插蓝天,更显雄伟。</p><p class="ql-block"> 我一边操控无人机切换角度,一边对着屏幕惊叹,连风刮乱了头发都顾不上。快门声在谷中此起彼伏,直到无人机提示电量不足,才恋恋不舍地让它返航。捧着刚拍的照片翻看,指尖划过那些奇异地貌,总觉得像做了一场穿行星际的梦。</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还要赶赴下一个景点,拍完“一柱擎天”,我们不得不驾车离开了。车轮驶离景区时,我们频频回头,那片奇特的地貌在后视镜里渐渐模糊,却在心里刻下了清晰的印记——原来不必仰望星空,在西北的土地上,就能遇见如此震撼的“星际秘境”。</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