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乌孙行之乌孙古道(一)

无言

<p class="ql-block">乌孙古道,是贯通天山南北的咽喉要道,连接古代乌孙国与龟兹国,现为新疆顶级徒步路线,全长约120公里,北起伊犁州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南至阿克苏地区拜城县黑英山乡,以险峻的风光和丰富的历史著称。</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2日,乌孙古道徒步正式拉开序幕。早八点半我们在汤婆婆早餐店吃过早餐(羊肉包子+奶茶+鸡蛋)后,回锦觅青旅整理行装,九点半左右告别琼库什台,向乌孙古道进发。</p> <p class="ql-block">公主泉,汉武帝为对抗匈奴,派张骞经此道与乌孙结盟,并派遣细君公主、解忧公主远嫁乌孙,促进汉朝与西域交流。‌‌公主泉便是公元前105年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时发现并修建的泉池。泉水清澈甘甜,可供人畜饮用,后人为了纪念细君公主而把这处泉眼命名为“公主泉”。</p> <p class="ql-block">琼库什台东南是我记忆犹新的那段河谷,库尔代河边那苍翠的密林和清澈的河水尚留存着我们的欢声笑语,路也是一如既往的被马踏出来的泥泞。风景依旧在,赶路中的我却再不能从容欣赏,据说因南疆大雨乌孙古道有可能关闭(信息不实),于是领队带着我们在泥淖中、在石与草之间跳跃急行。九点五十左右,我们穿过乌孙古道入口的木门,正式进入古道。唯一遗憾的是怕被拦截没能在古道石碑前打卡,只能借用因等待马帮而落后的满堂领队的照片了。</p> <p class="ql-block">进入古道便闯进了森林秘境,我们在如同守卫般挺拔的云杉间穿梭,不见天日,威压感陡然而起。偶有倒伏的树干横在路上,平添了一种悲凉的意境。脚下的路在林中平缓的向上,队伍行进的速度不慢,时不时就要掏手机拍照的我和如昔、往事便渐渐落在了后面。还好美女领队大咖猫隔不久就会带着前队等我们。</p> <p class="ql-block">库尔代河在林外咆哮,引得我不时不时便出林窥探。</p> <p class="ql-block">来来回回的马队从我们身边经过,路依旧会被踏的稀烂,不过终究还是留了余地供人行走,只是,随着海拔的升高,泥泞少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却逐渐多起来,这就让脚有旧伤的我落脚不得不谨慎再谨慎。当落后的我闯出密林,终于看到了等在乱石阵前的队伍,我也终于可以歇歇脚了。</p> <p class="ql-block">绕过这片乱石,视野变得开阔,一度只闻其声的库尔代河在墨绿的丛林中若隐若现,我们则在绿草甸上起起伏伏,伴着河水的轰鸣,仿佛一叶叶在绿海中漂泊的小舟。</p> <p class="ql-block">密林与草甸相间,颜色浓淡相宜,在那深绿浅绿之中不时会出现一座两座的小木屋,这些木屋总是会让我联想到海蒂爷爷的茅屋,大风是不是也会“呼呼的穿过林间,在树梢上咆哮”,夜晚是不是也会看到“长空里群星闪烁”……</p> <p class="ql-block">乌孙古道徒步的人群中大多是重装的年轻人,充满了朝气和活力,虽然跟不上他们的节奏,却也会被他们感染,坚定的迈出每一步。尤其是听到有人喊出那句“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河北文旅口号,由不得我心生欢喜。</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草甸与碎石不断切换的路上爬上爬下,间或会有几棵高大的云杉挺立在路上,令我们的旅途不那么单调。</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p> <p class="ql-block">终于看到了这座网红秋千,在天山上荡秋千,心随秋千荡,烦恼都飞过了天山,只留快乐与自由同在心间……</p> <p class="ql-block">槖(tuó)吾,菊科橐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色的花在绿色的世界里很是醒目。说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季节不对,这一路走来,我都没有见到什么花。所以槖吾虽常见,此刻在我眼里便很“珍稀”了。</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坡上,眼看着伙伴们过了木桥,想拍段视频的我急追下去,终究还是迟了一步,只剩往事在桥对面给我拍了张照,之后也隐身丛林不见了。如昔和集广客还没跟上来,我也只能独自对着湍急的河水胡乱拍了一段就追着往事的足迹闯进密林。</p> <p class="ql-block">再从云杉林里爬上来,眼前豁然开朗,转瞬间我仿佛穿越到了喀拉峻:高山丛林,被圈起来的草原牧场,牧场里鲜花盛开,更有那被马蹄踏成泥浆的路……这场景熟悉又亲切,我的电脑屏保就是这般模样,那是喀拉峻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当然,比较喀拉峻,眼前的花还是不够看的,种类少且颜色也偏单调,多是黄绿色的野葱花,粉色的红菽草也有,大多被野葱花压制的不敢张扬。不过有总比没有强,就这已经让被一路绿色搞的视觉疲劳的我们欣喜若狂了。</p> <p class="ql-block">往事与如昔同我一样沦陷在眼前的美景之中,大部队早都不见了踪影,只有集广客大哥在后面陪着我们。路愈发“喀拉峻”了,走几步就要磕磕脚、刮刮泥的那种。即便如此,我们依旧不肯放过那些高山、草甸、丛林、鲜花还有牧场的小木屋,在泥泞的道路两侧来回穿梭着。</p> <p class="ql-block">十三点一刻左右,我们进入一家牧场里,大部队正在这里休息午餐,牧民家可以补给。如昔和往事仍旧对鲜花情有独钟,在草甸子上撒欢,我只拍了一张风景就作罢。</p> <p class="ql-block">龙胆草,龙胆科龙胆属植物。紫色的花朵虽小却很抢眼。</p> <p class="ql-block">十三点四十左右,我们离开牧民的家,继续沿着牧场前行。下降的草地走的格外惬意,美女领队便背着手带着前队渐渐晃远。</p> <p class="ql-block">金莲花,居然在这里看到了金莲花吔。</p> <p class="ql-block">蘑菇不认识可不能吃哦。</p> <p class="ql-block">牧场从来不缺牛、马,它们可比职场上的牛马巴适得多的多了,呵呵!</p> <p class="ql-block">天阴沉沉的,云也越来越越暗,当舒适的草地上再次出现乱石,我的注意力不得不转移到路面上,小心地应对着脚下的每一块石头。十四点半左右,我们的马帮上来了。云也再托不住雨,滴落在我的脸上。</p> <p class="ql-block">碎石越走越多,迎面有重装的驴友从乱石坡翻过来,有点儿羡慕他们,人家马上就要出山了,我们才刚刚起步啊。</p> <p class="ql-block">河对面山坡上的小木屋再次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只是雨有点儿不受控,我不敢多耽搁,匆匆拍匆匆走。</p> <p class="ql-block">远远地已经看到露营地了可惜不是我们的营地,因为我们昨晚宿在琼库什台,今天的时间宽裕,大咖猫领队给我们规划的是多走两公里到木桥营地,为第二天翻越琼达板争取时间和体力。</p> <p class="ql-block">如昔早早就穿上了雨衣,我怕闷一直坚持着,当雨从似有似无到逐渐成势,我和往事也不得不穿上了。</p> <p class="ql-block">站在碎石坡上,我终于看到了领队说的那座木桥,跟在往事身后下到河边,十六点左右,我踩着滑溜溜的石头上了桥,穿过颤巍巍的木桥到达营地。</p> <p class="ql-block">雨愈发的大了,手脚太慢的我们到底还是来不及支帐篷,幸好领队早就支起金字塔大帐,给了我们一席之地容身。挤在大帐里,虽然领队已经点燃了气炉烧水,卸下装备的我还是感觉寒冷,将随身带的羽绒服和冲锋衣通通套上方渐渐回暖。雨一直下个不停,且越演越烈,我们只能安心等待。满堂领队唱起了那首熟悉的《苹果香》,磁性的歌声如暖流驱散了雨的寒冷;不知为何,当美女领队大咖猫的《可可托海》响起时,我有些泪目……</p> <p class="ql-block">骤雨稍缓,大咖猫决定不再等了,支帐篷。事先铺好塑料地席,拿外帐撑着雨,在大帐里支好内帐,搬运出来,放在地席上,迅速盖上外帐,插上地钉,如此一个帐篷便搭建完成,大家合力将帐篷全部支起,速度之快是我仅见。帐篷支起来就可以把驮包里的备用物资掏出来了,还好我的大包是防泼水的,里面的小包也是左一层密封袋右一层防水袋的。没有任何损失,我便放心回到大帐,跟着bobo她们给满堂帮厨。当大帐里飘出饭菜香时,我饿了。</p> <p class="ql-block">四菜一汤,青红椒、花菜、洋葱、土豆,还有满堂事先做好的肉,有菜有肉,家的味道,面条入口的那一刻,好幸福哦!</p> <p class="ql-block">吃饱了,雨也彻底停了。大帐外我们的营地周边不知道何时起了无数的帐篷,密密的,五颜六色的,实在是好看又有安全感。我和如昔相携穿过营地跨过木桥,从容地欣赏大山下的五彩营地和集广客要借住的小木屋。营地里,有人在搭帐篷,伙伴们还在收拾东西,好人缘在营地前拍照,热热闹闹的一片,桥的这端,我感受到的却是宁静,没有噪杂,只有库尔代河在咆哮,这咆哮让整座山谷陷入寂静……</p> <p class="ql-block">回到营地,到大帐打水,贪玩的我被美女领队训戒不守规矩(吃完饭要把水瓶放到大帐等领队灌水)。好吧,虚心接受。正在大帐内聊天,帐外有人在喊“日照金山”,出去看时,果然,东边的雪山被夕阳吻成了金色,熠熠生辉,西边的天际更是被晚霞渲染出一片赤橙黄青紫的光晕,美仑美奂!打卡!拍照!时间:二十二点。</p> <p class="ql-block">我的小红帐,紧临库尔代河,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聆听着库尔代河的咆哮进入梦乡!</p> <p class="ql-block">乌孙古道徒步第一天,琼库什台~木桥营地,全程16.17公里,累计爬升894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