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初次到天津游览,最困难的是分不清东西南北,认不清属于什么景区,说是意式风情区。可里面有意式建筑,还有中式风格的名人旧居:有欧式风味餐饮,还有“狗不理”包子,著名的天津煎饼果子等典型中餐。对于我们徒步“扫街”走到哪儿算哪儿,而不是坐车奔景点下车的游客来说,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景区,时常让人一头雾水!更别说把拍摄的景点说清楚了!</p><p class="ql-block"> 最后还是女婿出了个好主意:以海河为界,第一天上午是在世纪钟这边;中午乘游轮在河中间;下船后到河对岸的青年餐厅用午餐后,就从海河对岸的津湾广场开始游览。</p><p class="ql-block"> 既然天津这座依水而建的城市,不分东西南北,那就按法国塞纳河两岸的规矩:顺水流方向,左手边是左岸,右手边是右岸。</p><p class="ql-block"> 海河的上游是三岔河口——天津之眼,那么解放桥就是下游,海河游轮顺流而下,面向解放桥,左岸就是天津站、世纪钟广场,包括我们马上要游览的意式风情区。</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榻的“柏曼酒店”就在天津站旁,紧邻解放桥和世纪钟,酒店招牌下是十八街麻花店,酒店的大门却在左边的店面里,而酒店房间却在楼背面。游览拍摄了世纪钟广场以后,我们就沿着海河左岸漫步,天津各种饮食,非遗文化传承泥人张、杨柳青及意大利风情区著名意大利建筑、雕塑任我们慢慢揽胜。</p> <p class="ql-block"> 天津意式风情区,坐落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的意风区旅游休闲街区,占地28.4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天津意式风情区内137栋风貌建筑全部由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包括领事馆、兵营、学校、医院、教堂、球场、菜市场、消防队、花园、广场等西洋古典建筑。街区风貌独特,是目前意大利本土之外、亚洲唯一保存良好的意大利风貌建筑群落。</p><p class="ql-block"> 天津意式风情区先后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授予“中国特色商业街”称号。</p> <p class="ql-block"> 从世纪钟徒步向意式风情区,几分钟便进入饮食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各种各样的天津风味小吃</p> <p class="ql-block"> 早餐首当其冲当然是天津最著名的小吃——煎饼馃子。虽然在北京哪儿哪儿都能吃到,虽然我这个在南方长大的到北京只吃了一次,就再也不想问津——比南方的精美小吃味道差多了,至少不合我的口味!</p><p class="ql-block"> 不过既然到了天津,还是品尝地道的煎饼馃子吧。</p> <p class="ql-block"> 果然,摊主问,是夹馃子(油条)。还是馃箅儿?什么是馃箅儿?原来是那种薄薄酥酥脆脆的油饼。当然两种都要!</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称为嘎巴菜的,也尝一尝,豆浆自然必不可少。</p><p class="ql-block"> 嘎巴菜又称锅巴菜,是天津的传统特色小吃。它的主要原料是绿豆和小米,磨成浆,摊成薄厚均匀的煎饼(天津人俗称锅巴),晾干后切成柳叶形小条,浸在素卤之中,盛碗,点上芝麻酱、腐乳汁、辣油、辣糊、撒上卤香干片和香菜末等六种小料制成。嘎巴菜的特点是五彩缤纷、多味混合、素香扑鼻、味美适口、营养丰富。</p><p class="ql-block"> 套餐一份是煎饼馃子加豆浆(图右),另一套是煎饼馃箅儿加嘎巴菜(图左),各是20多元。</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还是没吃出什么好来,先生和孩子们都挺喜欢!</p> <p class="ql-block"> 天津泥人张是中国传统彩塑艺术的代表流派,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的天津,由张明山创立,以形神兼备的写实风格和塑绘结合技法闻名,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艺术历经六代传承,作品多取材民俗、戏剧及古典文学,兼具雅俗共赏的艺术价值,在国际上享有盛誉。</p> <p class="ql-block"> 泥人张采用“塑容绘质”技法,先塑形后彩绘,强调动态捕捉与解剖结构准确性,作品尺寸约40公分,属架上雕塑。用色简雅明快,以红黏土为原料,经阴干、窑烧(700℃-1000℃)后不裂不燥,兼具写实与适度夸张。</p> <p class="ql-block"> 杨柳青木版年画是天津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p><p class="ql-block"> 杨柳青木版年画据传约始于明朝万历年间,盛于清代中叶。杨柳青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图饱满,寓意吉祥,雅俗共赏。它采用刻绘结合的手法,刻工精美,绘制细腻,人物生动,色彩典雅。</p><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20日,杨柳青木版年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过年买的年画多是这种</p> 在伴手礼店里购物满30元便可打卡。礼品无非是冰箱贴,钥匙链等小工艺品。<br> 外孙乐此不疲地打卡盖章——还挺卖力! <p class="ql-block"> 打卡有些像彩色套印,一幅图案经多次“盖章”后,形成色彩斑斓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 沿着步行街继续西行。频频碰到“十八街大麻花”,不过<span style="font-size:18px;">“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它的总店,应该是最正宗的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据说清朝末年,在天津卫海河西侧,繁华喧闹的小白楼南端,有一条名为十八街的巷子,有一个叫刘老八的人在这个巷子里开了一家小小的麻花铺,字号唤作“桂发祥”,这是最早的起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见到名副其实的大麻花,由天津十八街麻花传统工艺制作,以核桃仁、桂花、瓜子仁等十余种辅料填充,具有酥脆香甜、久存不绵的特点。2024年制作的整根巨型麻花长度达1.8米,重量超过10斤(约5公斤),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p><p class="ql-block"> 天津十八街大麻花(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的制作技艺于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br></p><p class="ql-block"> 十八街麻花与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并称天津三绝。<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前行不远就是著名的“狗不理包子”铺</p> <p class="ql-block"> 本店并不开放——可能不到时间,只开了一个外卖窗口,而且只卖猪肉包,三鲜包子要到11:30以后才有。一只包子近6元人民币,比北京的庆丰包子贵哦!我还是喜欢南方的烫面小笼包子!</p> <p class="ql-block"> 曾经狗不理包子确实很香,我们大学时期在天津实习待了半年,那时候周末去“狗不理包子铺”买包子,不仅要排半天队,带包子上公交车时,香味从前门传到后门,充满车厢!如今站在跟前都闻不到香味!</p><p class="ql-block"> “山中走兽云中雁,腹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包子香矣!”这真的是慈禧太后说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老字号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网红打卡处</p> <p class="ql-block"> 意式风情区果然中西交融——这不就出现了西班牙餐厅——“弗拉门戈西班牙餐厅酒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门前一座小小的西班牙斗牛雕塑</p> <p class="ql-block"> 没有参照物真看不出斗牛雕塑的小</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家中高端自行车生产商。导游说,天津工业制造业曾有多个中国第一;国产第一台缝纫机凤凰牌、国产第一辆自行车飞鸽牌、国产第一台电视机北京牌都是出自天津。</p> <p class="ql-block"> 接近意式风情区中心地带。蹭了其他团一个导游的介绍,新天堂意式西餐厅是天津最早的西餐厅。</p><p class="ql-block"> 地址为河北区光复道35号。地处意大利风情区核心地带,靠近北安桥、进步桥及平安街,周边地标包括马可波罗广场、飞狮许愿池及但丁广场。</p> <p class="ql-block"> 紧邻新天堂西餐厅是新天堂电影院。该电影院2009年12月11日正式开业。这座电影沙龙由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的电影《天堂电影院》的名字命名。而朱塞佩•托纳多雷也专程从意大利赶来,并为天堂电影院剪彩。</p><p class="ql-block"> 天堂电影院是一个为电影爱好者和表演发烧友提供舞台的全新服务业态。内设电影博物馆、酒吧、餐厅,设置电影胶片放映机与数字影音设备,可为就餐者放映电影故事片、纪录片和其他宣传片。此外还设置了电影沙龙,为电影创作者或爱好者提供了相聚交流的场所。另外,还有提供影片点映服务的影吧,它将是电影爱好者尤其是文艺片爱好者观影的绝佳场所。</p> <p class="ql-block"> 马可·波罗广场是1902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津意国租界章程合同》签订后,该区域成为意大利域外唯一租界后建立。</span>最初为纪念东罗马帝国摄政王奥利而命名“奥利广场”,后更名为现名。 <span style="font-size:18px;">广场占地2200平方米,由意大利别墅环绕圆形广场组成,建</span>筑群包括广场旧址及西南、西北、东北三面共6栋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均带半地下室,占地1-2亩/栋,建筑面积300-500平方米/栋,房间12-19间不等。建筑以塔楼平顶凉亭为特色,分平拱、圆拱、尖拱三种类型。围绕圆形广场布局,体现意大利南部地中海风格。是亚洲唯一的意大利风格建筑群及最大的意大利文化蕴涵地。</p><p class="ql-block"> 该建筑群见证了近代中国在"庚子事变"后受列强欺压的屈辱历史和租界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p><p class="ql-block"> 整个街区以马可波罗广场为中心,而位于广场中心的和平女神像,由喷泉水池、13.6米高的柯林柱与女神雕塑组成。</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中心和平女神雕塑始建于1923年,由意大利雕塑家朱塞佩·博尼创作,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而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被毁。<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根据历史资料恢复原貌,雕像的造型由手持宝剑改为手持橄榄枝,名字也由“胜利女神”改为“和平女神”,充分展示了 “友谊和平”的永恒主题,也象征着中意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马可·波罗广场这个名称源自意大利文化,与马可·波罗这个人物无关。</span></p> <p class="ql-block"> 围绕马可·波罗广场周边的建筑都是意式二层建筑:一层是客厅、餐厅,二层为卧室。不同处在于顶层的塔,有尖顶、方顶、圆弧顶等。</p> <p class="ql-block"> 飞狮许愿池,是意大利风情区的重要地标之一。该许愿池紧邻和平女神雕塑和新天堂电影院,也与电影中的浪漫氛围相融合,游客可在此投币许愿,感受异国风情。 </p> <p class="ql-block"> 在意式风情区内全长795米的自由道两端,一端是马可·波罗广场的和平女神雕塑,另一端是但丁广场的但丁雕塑。但丁雕塑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诗人但丁·阿利盖利的汉白玉雕像,由雕塑家恩里科·帕齐创作,采用欧洲文艺复兴风格,为天津意租界历史遗产的核心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 曾国荃祠堂,是意大利风情区内的历史文化遗迹之一。该建筑坐南朝北,地上地下各一层,前沿为廊柱式结构,正面设有台阶。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始建于1910年,由曾国荃后裔建造,原为家族祠堂。 </p><p class="ql-block"> 曾国荃为曾国藩九弟,清朝咸丰年间曾任两广总督、陕甘总督等职,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其祠堂在2005年意租界整修时曾发现其墓碑石刻,但原物已下落不明。 </p> <p class="ql-block"> 该建筑在2011年前为光复道幼儿园使用,后经整修对外开放,现为法式餐厅,为意大利风情区重要的文化展示点,内部可参观。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特征,与曹禺故居、孟氏家庙等共同构成意风区的文化底蕴。 </p> <p class="ql-block"> 听导游说,这套建筑价格相当于10座北京二环内四合院的售价。</p> <p class="ql-block"> 安吉里胡同旧址:原意租界四马路西端,还保留着一处里巷,本名安吉里胡同。现在是意风区安吉利精品街。</p> <p class="ql-block"> 这处小巷始于1921年,由军阀赵光裕出资建造。因为是在租界区,在建筑风格上并非传统的汉式平房四合院,而带有明显的意大利风格。拥有明显的意大利建筑风格,走在这个“异域胡同”中能充分感受到意大利建筑的唯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安吉里长廊里的玫瑰花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穿过长廊是一家婚姻登记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意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意式小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花仙子雕塑</p> <p class="ql-block"> 奥匈帝国领事馆是原奥匈帝国政府驻天津的领事机构,也是天津奥租界内惟一一处由奥匈帝国政府出资建造的房屋,位于今河北区建国道153号和海河东路33号。该建筑为砖木结构德奥式两层楼房,占地7.093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具有鱼鳞片小方瓦顶、悬挑式石材楼梯等特征,现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p><p class="ql-block"> 奥匈帝国于1869年在天津设立领事馆,初期由英国领事兼任,1900年首派专职领事。1908年建成现址领事馆。1917年中国对奥匈帝国宣战后收回该建筑,1923年售予私人并增建房屋。1976年唐山大地震导致部分建筑损毁,现存主体建筑经2004年“整旧如旧”修缮加固,2013年被列入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我家先生录像并讲解。图像还不错,挺完整的,只是声音有点底气不足!按美声唱法的发声方式——据悉朗诵也应该是这样发声,就是发声位置要高——不能压在咽喉里;声音的气流要从腹部经后咽壁发出,不是压在胸腔或者从咽喉发出!</p> <p class="ql-block"> 意大利兵营建于1925年。意大利在中国常驻军队曾驻扎于此,1940年后侵华日军曾盘踞恣肆。抗战胜利后,美国海军陆战队曾在此驻扎,是西方列强近代侵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为典型的古罗马风格建筑造型,建筑平面布局呈“凹”型,砖木结构三层楼房,后增建为四层,风格变化较大,清水墙体,前外檐为大拱券式通廊,虚实变化丰富,造型别致,规模宏大。</p> <p class="ql-block"> 袁世凯旧宅:位于意风区海河东路39号,建于1908年,为德国风格小洋楼,主楼为“L”形三层砖木结构,曾是袁世凯在天津的居所。</p><p class="ql-block"> 袁世凯(1859-1916年)。1898年,因出卖维新派谋杀慈禧太后的计划而获得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的信任。1901年9月,出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1912年,袁世凯利用辛亥革命所造成的大好形势,胁迫清帝退位,并以此为资本,篡夺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1913年6月,又通过非法手段成为中华民国总统。此后,袁世凯个人野心恶性膨胀,公然于1915年8月预谋在北京称帝,年号洪宪。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不满,1915年12月25日云南军队率先起兵讨袁,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袁世凯被迫取消帝位。1916年6月,袁世凯在全国一片声讨声中死去。</p> <p class="ql-block"> 冯国璋旧居:位于民主道,与袁世凯旧居相邻,建于1912年,由奥地利建筑师设计,砖混结构二层欧式楼房,正立面以三层盔顶塔楼为中心,2004年修复后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 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是清末民初直系军阀首领、北洋政府代理总统,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北洋三杰”,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参与袁世凯小站练兵,后任江苏都督、副总统,1917年代理总统,主张和平统一,是著名相声演员冯巩的曾祖父。</p> <p class="ql-block"> 汤玉麟旧居: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原为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吴毓麟于1912年建造的私人宅邸,1930年被汤玉麟购得并作为其隐居寓所。建筑面积4323.61平米,主体为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融合巴洛克装饰元素,采用花岗岩条石砌筑墙基,设有穹顶舞厅、连拱券门等特色结构。该建筑现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由政府部门使用。</p><p class="ql-block"> 汤玉麟(1871年—1937年5月),籍贯山东烟台市掖县,生于辽宁阜新。早年做土匪,从军后曾参加张勋复辟活动,失败后回到东北,逐渐成为奉系军阀大将,1928年东北易帜之后任热河省主席。1931年,在张学良的指挥下,其部下参与了镇压嘎达梅林起义。九一八事变后,1933年日军进攻热河,汤玉麟手下的几个将领尚未交锋就投降或逃跑,汤玉麟于是一枪不发,全面败退,率部逃到河北承德地区的滦平,被宋哲元收编。之后汤玉麟寓居天津,1937年5月病死。</p> <p class="ql-block"> 程曦故居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是原天津市市长程克胞兄程曦的旧宅。程曦曾将部分房屋出租,华世奎为其主要房客,该房产于1956年私房改造时收归国有。</p><p class="ql-block"> 程曦(1879—1954)号吴樵,河南开封人,早年就读私塾,曾任开封邮政部门所长。1916年起定居天津赋闲,1931年迁至民主道39号居住。生平未任实职,长期协助程克处理文牍事务,其房产现存建筑为天津历史风貌建筑的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曹锐旧居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建于民国初年,是意式风格建筑,由前后两幢砖木结构二层楼房组成,局部带有地下室和扇形门厅,内部装修华丽且开窗丰富。该建筑于1998年按原貌修复,保存较好,2013年被列为第四批河北区文物保护单位。 </p><p class="ql-block"> 曹锐(1868—1924)是直隶省省长曹锟的四弟,曾任天津清乡局局长、直隶提法使、直隶布政使等职。他凭借军政背景涉足工商业,与商人章瑞廷合作成立恒源纺织有限公司,并利用职权敛财,积累巨额财富。</p> <p class="ql-block"> 曹禺故居:位于意式风情街的曹禺故居纪念馆是一座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外观洋气美观,被称为“俩大闺女”。</p><p class="ql-block"> 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中国现代话剧剧作家、戏剧教育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包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等职,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之一。</p><p class="ql-block"> 他的父亲是一位在民国时期担任过重要职务的人物。曹禺在故居纪念馆内展示了他父亲的生平事迹和家庭生活,故居内还展示了曹禺的创作成就和荣誉。故居纪念馆内还展示了曹禺的戏剧作品和电影剧本,如《雷雨》、《日出》等,这些作品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p> <p class="ql-block"> 曹禺剧院:<span style="font-size:18px;">曹禺故居旁边就是曹禺剧院,</span>原为意大利兵营旧址改造的创意园区内,现作为艺术展厅使用,红砖墙面与金属灯饰搭配,适合拍摄复古风格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几个不大的剧场,分别是雷雨厅、日出厅、原野厅,每个都只在100人之内的容量,节日期间不开放,外观看也是典型的欧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 北安桥边上的钟楼,在意式风情区看过来。</p><p class="ql-block"> 意风区钟楼位于天津意式风情区(原意大利租界),始建于1916年前后,位于西南侧胜利路西侧。该区域是意大利在海外设立的租界,旨在复制本土建筑风格,钟楼作为报时和象征性设施,见证了天津近代史中多国租界的文化交融。</p><p class="ql-block"> 钟楼建设于清末民初,正值天津作为北方经济枢纽的繁荣期,租界区吸引了众多文化名人(如梁启超、曹禺)居住,钟楼成为街区公共生活的中心节点,体现了欧式古典艺术风格和历史厚重感。</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