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染野菊红

含寒

<p class="ql-block"> 秋意渐浓,一条蜿蜒的小路静静的伸展,两旁铺开一片金黄——是野菊,正在怒放。 这条小路,是我每每散步的必经之路。往日并未注意这坡谷里还悄悄孕育着一片花海…。 </p><p class="ql-block"> 小路两侧,野菊花漫满丘谷,仿佛是上天为秋日撒下的金色,将碎光泼洒在这寂寞的泥土上。一簇簇细小的花朵挤挤挨挨,织成一片流动的暖阳,一直蔓延到远处的坡顶。微风拂过,花海轻摇,细碎的花瓣簌簌低语,一股清冽的香气便随风漫开——初闻是微苦的草香,并带着泥土的凉意,像秋晨的露水沁入鼻尖;再一嗅,又透出一股淡淡的甘甜,似阳光晒透干草后的余香,混合着野蜜的芬芳,悄然钻进肺腑,令人神清气爽。那气息,不似园花浓艳,却格外干净、执拗,仿佛把整个秋天的清爽都藏进了小小的花蕊里。偶有蜜蜂穿梭其间,翅膀闪着微光,仿佛也被这清苦回甘的芬芳所吸引,在寂静中写下忙碌的诗行。</p><p class="ql-block"> 秋日的山野已褪去了夏的浓绿,换上了一身斑斓的衣裳。风里裹着凉意,也裹着草木成熟的气息。在这清寂渐浓的时节,野菊花枝叶间挂着露珠,泛着一丝丝凉意,驻足蹲下,指尖轻触那薄如蝉翼的花瓣,才惊觉的发现一朵朵金黄间夹杂着点点红色,野菊花的颜色已经不再是记忆里的清一色的黄…。那些点点红色在秋阳下,泛着一种深沉的色彩,像是将落日熔进了一瓣一瓣里,又像是被霜露染透了的晚霞。远望如烟似雾,一片朦胧的红云浮在枯草之上;近看则每一朵都如此的静雅,小小的花朵昂着头,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秋的另一种热烈。</p><p class="ql-block"> 被由黄变红的野菊花感染,指尖情不自禁的拂过那细密的花瓣,触感微凉而坚韧。原来秋日不只是凋零的季节,它也孕育着另一种绽放。这红,是野菊在寒露中酿出的酒,是大地在褪色前最倔强的一抹色彩,是写给荒芜的一首无声的诗。</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这条小路上,路面,是被过往的人们硬生生踩出的小路,边缘依然被草木悄然侵蚀着。野菊便从路两旁的缝隙里、斜坡上、废弃的荒地间钻出来,根须却牢牢咬住贫瘠的砂土。当夜露降临时,叶面便凝起点点银光,像披着月色的轻纱。即便脚下是被人遗忘的角落,它们依然一丛丛、一片片地蔓延,用金黄的花簇填满每一道沟坎,仿佛要以微小之躯,对抗整个季节的萧瑟。</p><p class="ql-block"> 浓浓的秋色,是上天把这片寂寞洒下一片碎光,泼洒在秋日的泥土上,让那金。黄的色彩给予秋的一捧欢悦,并在沉静里带着暖意的黄和红,像晒透的稻谷,又似陈年的宣纸被阳光浸透。花瓣层层叠叠,外围是细长的舌状,向四周轻柔伸展,中心则簇拥着密密的略深颜色的花蕊泛着微褐的金红,宛如小小的太阳旋涡,把整片花海都点亮了。</p><p class="ql-block"> 这片延伸的黄红,铺盖了整个秋天,因花海浩繁而生出磅礴之势。它们从路两旁的草木间、石崖缝隙、斜坡上、溪水沙地旁钻出来,有的花枝被风压得倾入溪水里,花朵却依然昂首,阳光穿过花瓣,边缘便透出柔和的光晕,仿佛每一片都镶了金边。晨露未散时,露珠滚在绒毛的叶面和花瓣上,红黄便与晶莹交融,折射出细碎的虹彩;待到午后,整片花海又在热浪中微微颤动,像铺展在大地上的流动锦缎。</p><p class="ql-block"> 野菊的清苦与回甘气息,也正是它有着药性的体现。野菊花性微寒,味苦辛,自古便是民间常用的草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采其花叶,晒干后泡茶,可解暑降火,缓解咽喉肿痛;外用煎汤洗敷,则能对付疔疮痈肿、皮肤瘙痒。现代研究也证实,它富含黄酮类与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炎、降压的多重作用,连高血压患者也常以它代茶,调理肝火上炎之症。</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看似柔弱的花朵,药性却峻烈,脾胃虚寒者不可久服。它不似园中栽培的菊花那般平和甘润,而是带着野生的刚烈与执拗,正如它生长的环境——贫瘠、顽强、不向命运低头一样。偶有采药人弯腰拾掇,将金黄收入竹篓,花海便在风中轻轻晃动,仿佛将一部分生命托付给了人间疾苦。</p><p class="ql-block"> 在这无人注目的角落,野菊花用细碎的花朵织就一片浩瀚的花海。风过处,花浪起伏,清香浮动,仿佛大地在低语,诉说着属于秋天的私密心事。阳光洒落,每一朵花都仰起小小的脸,不卑不亢,不因无人欣赏而减损半分光彩。</p><p class="ql-block"> 小路依旧那样安静,野菊花却给予了这一季的热闹,点亮了秋日的荒凉。</p><p class="ql-block">它们没有园丁浇灌,不借蜂蝶传名,只是年复一年,守时绽放,静静地泻满整个秋天。</p><p class="ql-block"> 它让人明白:美,未必生于名园;生命,自有其不可忽视的尊严与光芒。 阳光斜照,衬着湛蓝的天,像大地捧出的一幅热烈的秋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