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秋意渐浓,情暖夕阳。10月19日,虽秋雨绵绵,寒流突降,仍挡不住颍上县文化馆、颍上县公益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与颍之韵爱心艺术团携手走进十八里铺敬老院的慰问步伐,志愿者一行冒雨往返数十里驱车开展“志愿同心 文艺同行”慰问活动。</b></p><p class="ql-block"><b> 他们秉承以“公益之心驱散孤寂,以文艺之光点亮暮年”为不变的信仰,竭诚为老人们送去物资与关怀的同时,更希望能献上一场充满民族温情与时代精神的文艺盛宴。</b></p><p class="ql-block"><b>公益为桥,温暖如春</b></p><p class="ql-block"><b>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携带着协会及其爱心人士的心意物资,先期送至老人手中,并与他们亲切交谈,倾听岁月沉淀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活动中,部分专业理发师们现场为老人边理发、边拉家长;志愿者们时而屈膝偎依在老人家们身旁,倾听他们过往的经历;时而为老人们感人的分享而鼓掌表谢……和谐和欢乐的场景不仅让老人们倍感温暖,更令同行者无不动容。</b></p><p class="ql-block"><b> 活动结束前,颍上县公益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王玉梅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点滴行动,传递‘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让温暖如涓涓细流,汇入每一位老人的心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文艺详情】</b></p><p class="ql-block"><b>文艺为媒,传承匠心</b></p><p class="ql-block"><b> 今日综合慰问演出,在花鼓灯《大花场》中拉开帷幕,鼓韵兰心组的演员以激昂的锣鼓与灵动的舞步,展现淮河畔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情景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细腻的表演重现经典,引得老人沉浸其中;传统花鼓灯与现代走秀《蒙山沂水我的家》交融,既延续文化根脉,又焕发时代新意。</b></p><p class="ql-block"><b> 节目中,《老两口学毛选》以诙谐生动的演绎勾起老一辈的集体记忆,而诗朗诵《将进酒》则用豪迈的语调传递豁达人生境界,少年志愿者张诗语朗诵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更以稚嫩而坚定的声音播撒公益火种,彰显爱心代代相传的力量。</b></p><p class="ql-block"><b>以善为点,连缀成篇</b></p><p class="ql-block"><b> 此次慰问活动,不仅是物资与表演的输送,更是一场“以善为点、点面结合”的温情实践。从理发师的剪刀声到志愿者的倾听耳,从花鼓灯的铿锵鼓点到老人眼角的笑意,每一个细节都成为公益长卷中闪亮的笔触。颍上县公益志愿者协会以行动证明:公益并非遥不可及的壮举,而是由无数微小善念编织的星光,最终汇聚成照亮社会的暖阳。</b></p><p class="ql-block"><b> 此次活动在老人们热烈的掌声与不舍的目光中落下帷幕,但爱与陪伴的篇章仍在续写。未来,颍上县公益志愿者协会将继续携手社会力量,以文艺为舟、以爱心为桨,驶向更多需要温暖的角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