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山的咖啡 鲁迅的茶

谷虹

<p class="ql-block">  “我叫周树人。” </p><p class="ql-block"> “哦,您是鲁迅?久仰大名。我知道您从广州来到上海,但是我不认识您,真对不起。”</p><p class="ql-block"> 它们印在上海鲁迅书局(内山书店)的墙壁上,是当年鲁迅初到这里与老板内山完造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九月的一个周末,阳光尚好。推开内山书店那扇门,四川北路的车马喧嚣立刻被屏蔽,随之而来的是扑鼻的咖啡香味和淡淡的书页的味道。四周无比的安静,那边桌上坐着一两客人品茶,这边在随意翻阅着图书。</p> <p class="ql-block">  小店不大,现在叫“鲁迅书局”,1981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二楼被辟为内山书店陈列室,陈列由上海鲁迅纪念馆设计制作,对外免费开放。</p> <p class="ql-block">  在架上随意看几眼书册,抬头又瞥见了关于内山书店的介绍。原来知道内山书店,是源自课本中的文章《一面》,在鲁迅纪念馆里也有书店的模型。如今可以于此详细了解鲁迅与书店的渊源。</p> <p class="ql-block">  1927年,鲁迅与许广平从广州搬到上海,迁入虹口景云里。根据《鲁迅日记》记录,鲁迅到上海的第三天,也就是当年的10月5日,就去内山书店买书了,当天还下着雨,鲁迅买了四本书。</p> <p class="ql-block">  1929年,内山书店业务扩大,迁至今天的四川北路2048号,也是当时日本侨民在海外开的最大规模的书店。</p> <p class="ql-block">  鲁迅在购书中结识了内山夫妇,结为挚友。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进步书籍被查禁,该店是销售进步书籍的主要场所,又是中共和进步人士的重要联系地点。方志敏在南昌狱中的书信文稿,就是通过书店送到鲁迅手中转达中央的。</p> <p class="ql-block">  一楼的那一侧是咖啡区,在这个安静的午后,必要点上一杯咖啡,坐下来静享时光。</p> <p class="ql-block">  选临窗座位坐下,杯中的咖啡淡淡散发着幽香,慢慢品一口,直沁心脾。翻几页书,重温《野草》。</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p><p class="ql-block">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p><p class="ql-block">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鲁迅正处于思想情感和生活都充满着矛盾、苦闷、彷徨的时期,但他仍在不断地探索,不懈地战斗,他一直是一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士”。</p> <p class="ql-block">  读着鲁迅的文字,仿佛看到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倔强与“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执着。偶抬头望向窗外,四川北路仍旧人来车往。低头品咖,已经微凉。短暂的惬意已享受,继续走进喧嚣的街市,去邂逅新的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