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0月19日,铁道供电2503班在操场上开展第8天的训练,并在教室里开展了国防主题讲座。</p> 以晨光为约,赴青春之练 <p class="ql-block"> 天刚擦亮,操场的跑道就浸在晨露里,橄榄绿的身影踩着湿凉列队——没有拖沓的脚步,只有鞋跟碰地的脆响。迎着风抻开手臂、跟着哨声调整呼吸,这晨练的时光,是把“早起”变成习惯,把“散漫”揉成整齐。</p> 军姿站出韧劲,汗水浸出坚持 <p class="ql-block"> 站军姿的十分钟里,风裹着草屑擦过脸颊,腿肚子悄悄发颤,可没人肯动一下。从最开始偷偷晃脚,到后来肩膀越挺越直,我们把“再坚持几秒”刻进了每一次呼吸里。原来“韧劲”不是天生的,是咬着牙不肯松的那股劲。</p> 正步踏齐节奏,默契融在队里 <p class="ql-block"> 正步训练的“一二一”口令,从杂乱的回音,变成了同频的轰鸣。盯着前面同学的后背,调整步幅、对齐摆臂——有时一个动作练到胳膊发酸,可当整支队伍的脚步声震得地面发颤,那种“我们是一起的”的热乎劲,盖过了所有疲惫。</p> 笔端落墨,把迷彩时光写进青春 <p class="ql-block"> 晚训后的宿舍里,桌角的台灯暖光裹着迷彩服的纹路——我们攥着笔,把晨露里的军姿、正步里的轰鸣,都揉进字里行间。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和白天的哨声叠在一起,成了独属于我们的“军训回响”。原来把汗水写成文字时,疲惫会变作滚烫的回忆,散在纸页上的笔痕,都是青春在“立正稍息”里长出的形状。</p> 军魂铸心,国防课里的责任回响 <p class="ql-block"> 午后的教室静得只余课件翻页声,国防安全教育讲座的屏幕上,闪过边防哨所的风雪、装备列阵的轰鸣。</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晨雾里站成笔直的线,在正步里踏齐青春的节奏。这段迷彩裹身的日子,是把“坚持”“默契”“温暖”,都揉进了日常里——它不是什么大道理,是往后想起时,会笑着说“那时候,我们真的很像样”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铁道供电2503班,继续加油!</p><p class="ql-block"> 撰写:孙心如,白玛康卓</p><p class="ql-block"> 编辑:李美珠</p><p class="ql-block"> 审核:李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