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科学教育是点燃学生好奇心、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武城县实验小学科学组以“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扎实推进科学教学工作。从趣味课堂到户外实践,从动手操作到思维碰撞,科学组的老师们带领孩子们探索科学世界,让科学素养在实践中成长。</p> 一、深耕教研:以研促教,筑牢教学根基 <p class="ql-block"><b> 1. 课标引领,精准定位</b>:开学初,科学教师集中研读课标,聚焦四大核心素养,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明确教学重难点与目标,为教学精准导航。</p> <p class="ql-block"><b> 2. 集体研讨,智慧碰撞:</b>每周定期开展集体教研活动,采用“主备人说课-组员补充-疑难解答”的形式,对每一课的教学环节、实验设计、器材准备等进行深入研讨。例如,设计“空气占据空间”教学时,教师们围绕“让看不见的空气占据空间过程具象化”展开研讨,最终确定对比实验:将纸团塞进玻璃杯,垂直放入水槽纸团不湿,倾斜杯子、空气流出后纸团变湿。</p> <p class="ql-block"><b> 3. 课堂研磨,优化教学:</b>推行“同课异构”“听评课”制度,教师轮流展示公开课,组内从教学语言、实验指导等细节评课提建议,反复研磨优化策略,提升课堂实效。</p> 二、趣味实验:分级实践,点燃科学热情 <p class="ql-block"> 低年级(1-2年级):聚焦"自然观察",开展"秋叶的秘密"实验。孩子们带着放大镜在校园、公园里收集落叶,用彩笔绘制观察图 。</p> <p class="ql-block"> 中年级(3-4年级) :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对比观察,逐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例如在探究风的形成实验时,通过自制的观察盒,直观感知“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补充形成风”的原理,结合生活中空调制冷时的空气流动,理解风形成的普遍规律。</p> <p class="ql-block">走马灯</p> <p class="ql-block">热空气上升</p> <p class="ql-block">热传导</p> <p class="ql-block">制作温度计</p> <p class="ql-block">食物中的营养</p> <p class="ql-block">雨的形成</p> <p class="ql-block">小孔成像</p> <p class="ql-block"> 高年级(5-6年级):强调"思维验证",依托《运动和力》《简单机械》单元,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例如在开展“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实验时,学生用杠杆尺、钩码等器材,在杠杆尺不同位置挂钩码,记录钩码数量与到支点的距离,通过多次实验寻找杠杆平衡的规律;同时设计“生活中的杠杆应用”调查,结合实验结论分析跷跷板、剪刀、开瓶器等工具的工作原理,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p> 三、实践拓展:培育科学“小达人” <p class="ql-block"><b> 1.科学知识闯关赛:</b>知识竞赛作为科学教育的“催化剂”,将实验操作与理论知识结合,以比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检验学习成果。</p> <p class="ql-block"><b> 2.科学实验社团:</b>为满足学生对科学的深度兴趣,我校科学社团定期组织主题探究活动。这些活动以“趣味科学”“生态环保”为基础主题,正稳步朝着“科技创新”的方向创新发展。</p> <p class="ql-block"><b> 3.校园科技创新作品展:</b>每学期定期举办一次作品展,展示学生的实验报告、科学手抄报、科技小发明、创意模型等作品。</p> <p class="ql-block"> <b>4.家庭科学小任务:</b>鼓励亲子共同参与实验。如“鸡蛋的沉浮实验”(探究浮力与密度的关系)、“自制风向标”(观察天气变化)“云的形成”、“大气压强”等。学生将实验过程拍摄成短视频或绘制手抄报,在校园内展示,既增进亲子互动,又让科学走进家庭。</p> <p class="ql-block">云的形成☁️</p> <p class="ql-block">大气压强</p> 四、硕果飘香:科学教育的成长答卷 <p class="ql-block"> 深耕数载,武城县实验小学科学组的教学实践结出了累累硕果,每一份成果都凝聚着师生的汗水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 未来,我们将继续在科学教育的道路上探索前行,让更多孩子在探究中感受科学之美,在实践中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少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编辑:朱亚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素材提供:赵学海,李妍华,唐晓楠,李秀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初审:郭英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终审:曲风亮</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