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苏州-同里古镇</p> <p class="ql-block">昨天住在寒山寺附近,早晨起来吃了早餐,继续参观苏州园林的精髓-拙政园</p> <p class="ql-block">拙政园是苏州有名的园林,全园以水为中心,萦绕错落有致的假山及精致的庭院建筑,花木并茂。这一江南园林典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明正德八年(1513年),解官回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基建造宅园,取西晋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题名拙政园。后屡易其主,并几度入官,迭经兴衰分合。</p> <p class="ql-block">整个园林的设计十分精巧,游览起来可以说是“一步一景”,处处体现着江南水乡的韵味。园中小径曲折,从一重重门廊、镂空图案的石墙,到每个亭子、每扇窗户都不雷同,而且与树木花草搭配得恰到好处,构成一幅幅如画般的风景,你可以花上很多时间来摄影。</p> <p class="ql-block">拙政园主要景观有兰雪堂、涵青亭、远香堂、香洲、卅六鸳鸯馆、盆景园等。</p> <p class="ql-block">“北寺塔借景”,站在东花园往西看,可以见到1公里外的北寺塔,仿佛就在园子里</p> <p class="ql-block">倒影楼以观赏水中倒影为主。楼分两层,楼下是“拜文揖沈之斋”,文是指文徵明,沈是指沈周,这两位均是苏州著名的画家,沈周还是文徵明的老师。当年,西园园主张履谦为表达自己的景仰之情,于光绪二十年(1894)特建此楼以资纪念。倒影如画景色绝佳。</p> <p class="ql-block">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阁内最值得一看的是清代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梅、鹊飞罩,刀法娴熟,技艺高超,构思巧妙,将“岁寒三友”和“喜鹊登梅”两种图案柔和在一起,是园林飞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为西花园的主体建筑,南部称“十八曼陀罗花馆”,北部名“卅六鸳鸯馆”,这是古建筑中的一种鸳鸯厅形式。南厅是十八曼陀罗花馆,曼陀罗花即山茶花。北厅因临池曾养三十六对鸳鸯而得名。卅六鸳鸯馆内顶棚采用拱型状,既弯曲美观,遮掩顶上梁架,又利用这弧形屋顶来反射声音,增强音响效果,使得余音袅袅,绕梁萦回。</p> <p class="ql-block">玲珑馆是枇杷园里的核心建筑,坐东朝西,以清幽雅致的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其名源自宋代苏舜钦诗句“日光穿竹翠玲珑”,馆内悬有“玉壶冰”匾额,象征高洁品格,是体现江南园林美学与文人意境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秫香,指稻谷飘香。此处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室内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48幅,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落地长窗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妆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p> <p class="ql-block">拙政园的整个环境虽由人做,自然生态的野趣却十分突出,尚保留着明代建园之初的风范,被认为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和中国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