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润铁苗承薪火 丹心志在谱新篇

如痴堂•见字如面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墨润铁苗承薪火 丹心志在谱新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井下作业分公司“铁苗”关工委书法传授活动绘就文化传承新图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铁苗”承墨韵,大手拉小手书时代风华;关工寄丹心,老辈带晚辈传笔尖薪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2025年10月19日,井下作业分公司关工委在“铁苗”工作室精心举办“大手拉小手,书写新时代”书法传授活动,以笔墨为桥,让老辈的丹心与晚辈的童趣相遇,在一笔一画间续写传统文化传承的温暖篇章,更以“文化育人+品格塑造”的双轨模式,践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形势与新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此次活动特邀井下关工委高级讲师、深耕书法教学四十余年的资深书法家李国元先生坐镇,为分公司20余名员工家庭的孩子开启专业化书法启蒙之旅。开场环节,井下离退休职工管理中心负责人在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后,着重围绕“新时代青少年文化素养培育”展开致辞,既解读了书法作为国粹的“形、意、韵”三重底蕴——从汉字结构的对称美学,到笔墨间蕴含的文人风骨,再到千年传承的文化基因;更点明活动对关工委“立德树人”任务的呼应:“老同志不仅要传书法技艺,更要传文化自信,让‘铁苗’在起笔、行笔、收笔中学会静心、专注与坚持,把民族文化的根扎得更牢。”这番话,为整场活动奠定了“专业传承”与“价值引领”的双重基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教学环节的专业性与趣味性兼备,成为活动的核心亮点。李国元先生以“楷书入门三阶教学法”为框架,避开枯燥理论,用生活化比喻拆解专业技法:讲解“横画”时,不仅说“如走平衡木”,更补充“起笔要藏锋、行笔需平稳、收笔得回锋,像铁军队伍行进般规整有力”;示范“竖画”时,在“搭积木”的类比外,强调“垂露竖要收笔圆润,如扎根大地的青松;悬针竖需出锋利落,似向上生长的新芽”;解析“捺画”时,结合“滑滑梯”的联想,点明“起笔轻、行笔渐重、捺脚顿笔后出锋,节奏如人生起伏般有张有弛”。从“五指执笔法”的逐个矫正,到“中锋行笔”的线条练习,再到“‘一、二、三’基本字”的结构解析,李老师始终俯身手把手指导,针对孩子手腕发力不足的问题,还特制“轻量级握笔辅助器”,让专业技法变得可感、可学,原本略显严肃的书法学习,变成了充满探索欲的“笔墨闯关游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为保障沉浸式专业学习体验,活动方精心设计“书法启蒙专业大礼包”:毛笔选用适合儿童手型的“兼毫毛笔”,避免狼毫过硬、羊毫过软的问题;砚台挑选保湿兼具笔架功能;宣纸选用半生熟宣纸,既防墨晕染又能呈现笔锋变化;镇尺、笔挂均采用圆角设计,实木材质以保障安全,从工具适配到知识延伸,全方位搭建专业学习场景。活动间隙的安排更显育人巧思:除了可口的点心饮品,青少年党史教育,未成年人文化权益保护,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片等动画故事,将“笔墨初心”与“铁军文化”“铁人识字搬山精神”相融合,让孩子们理解“书法不仅是纸上艺术,更是做事认真、做人端正的精神载体”,实现文化学习与品格培养的深度同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四个环节的专业递进,让书法学习形成完整闭环。“学习用具介绍”环节,李老师结合“毛笔构造图”讲解“笔杆、笔肚、笔锋”的功能,教孩子“用指腹捏笔而非指尖”,从工具认知建立专业基础;“书法知识讲解”环节,通过“甲骨文‘人’字到楷书‘人’字”的演变动画,搭配“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的小故事,让孩子读懂书法背后的文化传承;“现场书法传授”环节,采用“分组指导+集中示范”模式,李老师针对每个孩子的控笔问题单独调整,如纠正“手腕内扣”“用力过猛”等常见错误;“作品创作赠送”环节,引导孩子书写“春夏秋冬”等寓意美好的单字,李老师逐字批注修改建议,最终孩子们带着“有专业指导痕迹”的首幅书法作品,盼着送给父母作为“文化礼物”,这份成就感成为激发持续学习兴趣的关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活动尾声,除了赠送崭新的书包与全套书法用品之外,还根据家长的建议,为有一定书法基础的孩子制作“铁苗书法成长手册”,在“铁苗”美篇号预留“书法练习打卡页”“作品展示区”,并有针对性地附关工委老同志的“一对一指导联系方式”,搭建起“活动+长效陪伴”的育人链条。在温馨的合影中,老书法家们握着孩子们的手共同书写“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对联,笔墨交融间,老辈的专业坚守与晚辈的纯真热爱相映成趣,为这场“传技又传心”的书法之约画上圆满句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此次活动,是井下作业分公司关工委顺应“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动实践——既以专业化书法教学打破“传统文化启蒙浅尝辄止”的局限,又以“大手拉小手”的长效机制回应“老带新、传帮带”的育人任务,更将“文化自信培育”“铁军精神传承”“未成年人品格塑造”融入活动全程,精准契合关工委“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核心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下一步,井下作业分公司关工委将持续深化6635“铁苗”品牌建设,计划推出“书法进阶班”“主题书法教学创作”等专业活动,邀请更多退休老艺术家、老教育工作者组建“铁苗高级文化讲师团”,以更专业、更精准、更长效的育人举措,让“笔墨薪火”在青少年心中持续燃烧,为培育兼具文化素养与铁军精神的新时代“铁苗”注入井下离退力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