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满莲花山公园,莲花湖畔的"莲花山放歌"石碑旁早已人头攒动。2025年10月19日8时30分,随着主持人马春华清亮的开场白,这场延续二十余年的群众性歌咏活动如期拉开帷幕,悠扬的歌声即刻在湖畔荡漾开来。</p> <p class="ql-block">活动伊始,第一棒指挥刘伶率先登场,抬手间,暖场歌曲《莲花山之恋》的旋律便萦绕耳畔,紧接着《日月同光》的深情吟唱,瞬间将歌友们的情绪凝聚。放歌正式开始后,《向往》的豪迈、《万疆》的壮阔接连唱响,当《人民军队忠于党》的旋律响起时,现场几位身着旧军装的退役军人身姿愈发挺拔,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从《党啊亲爱的妈妈》到《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一首首红色经典在刘伶的指挥下,化作对党与祖国的赤诚告白。</p> <p class="ql-block">9时许,第二棒指挥刘建光接过指挥棒,《红太阳照边疆》的激昂节奏点燃全场。《红旗颂》的恢弘旋律中,湖畔红旗与歌声相映;《我和我的祖国》响起时,在场歌友自发挥舞起手中的小国旗,歌声里满是对祖国的眷恋。《兵哥哥》的亲切吟唱与《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的铿锵旋律形成呼应,唱出了军民同心与家国豪情,不少游客也驻足加入合唱。</p> <p class="ql-block">第三棒指挥郑雁军登场后,《突破封锁线》《过雪山草地》《大会师》等源自长征史诗的歌曲接连奏响,仿佛将人们带回那段峥嵘岁月。这些歌曲由曾是军人的袁和平等骨干精心编排,饱含着退役军人对历史的铭记。随后《走向复兴》的激昂旋律与《好日子》的欢快节奏交替,既展现着奋斗征程,也诉说着幸福生活,现场气氛愈发热烈。</p> <p class="ql-block">临近尾声,第四棒指挥袁和平——这位部队转业的总编导接过指挥权,《小白杨》《绿色军衣》《骏马奔驰保边疆》等军旅歌曲接连唱响,每一个音符都透着军人的赤诚与担当。当《难忘今宵》的旋律响起,歌友们的声音愈发嘹亮,最后在《歌声与微笑》的合唱中,活动于11时30分圆满落幕。</p> <p class="ql-block">这场三个小时的放歌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付出。住在三四十公里外的义工们清晨五点便起身赶路,七点前就抵达现场布置设备,直到活动结束才饿着肚子撤场,二十余年风雨无阻 。退役军人与歌友义工们组成的骨干团队,将自发的歌唱爱好变成了自觉的文化坚守,从音响设备到电子屏幕,许多物资都来自歌友的捐资捐物。</p><p class="ql-block">从2002年退休老人朱青松的一把扬琴开始,莲花山放歌已从自娱自乐的小聚,成长为享誉全国的公园文化名片。这里没有报酬、来去自由,却因热爱与奉献凝聚起磅礴力量,用一首首正能量歌曲,书写着"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包容与热忱,也让红色文化在群众性传唱中代代相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