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去年去了摩洛哥和突尼斯之后,就有了去高加索三国旅游的念头,酝酿了一年后,终于在朋友的组织下,2025年9月22日早上10:00,我们一行19人搭乘南方航空公司航班,经新疆乌鲁木齐转机,于当地时间9月22日晚上20:30抵达巴库国际机场。(注:我国与高加索三国均有4小时时差),开启了为时12天的高加索三国之旅。这次主要游览了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三个国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乘坐的航班跨过森林莽莽的崇山峻岭、越过白雪皑皑的高原雪山、飞过浩瀚无垠的戈壁沙漠,迎朝阳,送晚霞,经过10多个小时,行程约一万多里的长途飞行,终于到达目的地阿塞拜疆。</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我们带着一身的疲惫步出阿塞拜疆首都盖达尔·阿利耶夫国际机场已是当地时间晚上9点多了,接机的导游是一位文质彬彬、落落大方的女同胞,已在当地工作了多年,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作我们的导游也是最好不过了。我们大家相互寒暄了几句后,便坐上迎接我们的大巴车,来到下榻的酒店,连忙填肚洗漱,抓紧时间休息,养精蓄锐,为明天的行程做好充分的准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阿塞拜疆共和国是我们这次旅行的第一站。兼具传统与现代的阿塞拜疆是很多人想要去探寻的传奇国度,它地处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面积8.66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余万,民族主要为阿塞拜疆族,信仰伊斯兰教。火是阿塞拜疆的象征,人们之所以称其为"火之国",是因为在阿塞拜疆语里,它的国名"Azarbaycan(阿塞拜疆)"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火的国家"。该国以石油和天然气为支柱产业,据说是高加索三国中最富的国家,首都巴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过昨晚一夜的休整后,昨天乘机的疲劳感一扫而空,体力、精神焕然一新。今天开始,正式开启我们在阿塞拜疆的行程。第一个游览的著名景点是世界上最大的泥火山群,这里距首都巴库市只有60多公里,但景区一片荒野,到处是龟裂的土地,路是泥泞不堪、高低不平的土路,转乘进景区的包车都是前苏联时期的小拉达,如古董车一样陈旧,开车的当地司机有时还不按常规道路行驶,而是另辟路径,左冲右突,上下颠簸,一路碾压,勇往直前,高度怀疑他们驾驶的不是小轿车,而是当作坦克车来开挂。越是这样越让我们产生神秘感和好奇心,有一种冒险的感觉。搞不清难度这样一个石油富国,连铺一条好一点的道路也没有资金吗?据说是因为要保持原生态、避免破坏环境的理念所致,真的是阔佬懒理的具体表现,只是苦了游客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里,由泥巴结成的火山有近400座,且火山大小不一,有些大如池塘,有些小如碗口;有的顶部呈圆锥形,有的塌陷像蛋挞;有的孤立出现,有的又成群分布,这些火山口的泥浆里不停的扑嗤扑嗤在冒泡,有时甚至会爆发,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泥火山是由泥页岩、地层水和甲烷气共同作用形成的,当泥页岩、地层水和甲烷气混合后不断堆积成泡,当泡泡涨到极限破裂,泥浆便如熔岩般缓缓流下,形成独特的、罕见的自然地质奇观。这些喷出来的并非炽热的岩浆,而是低温泥浆,因而被称为"凉火山"。有兴趣甚至可以亲手触摸,冰凉冰凉的,非常有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泥火山景区完全没有设置任何阻栏设施,因此目前可以零距离靠近泥火山,站在火山口边,目睹泥浆溢动的气势,聆听泥泡破裂的声响,感触大地深沉的脉动,体验一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领略大自然的奇特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泥火山,方圆几十公里都是渺无人烟的戈壁荒漠,环顾四周,满眼均为铅灰色的荒原地貌,仿如到了月球之上,故被称为"全球最古怪的地方"。虽然如此,但这里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处都是拍照的好地方。无论是泥浆冒泡的瞬间,还是火山口的壮观景色,甚至是周边的荒芜之地,都是记录这段旅程的完美背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泥火山下来,乘车约20多分钟,便来到了戈布斯坦岩石艺术遗址。这是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郊外,这里沟壑纵横、形貌怪异,岩石突兀,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当地的先民就以岩石为画布,留下了6000多幅岩画,这简略的几笔就将狩猎、舞蹈、宗教仪式以及天文符号等古人类的各种活动与文化生动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里的岩画雕刻可以追溯到5000-2万年前,场面十分震撼,令人感慨万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戈布斯坦岩画被视为阿塞拜疆民族身份和文化传承的象征,这些形象生动逼真、线条简洁却充满力量的雕刻,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这些珍贵的实物资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遗址也成为国际社会了解高加索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全球历史、艺术与考古研究的重要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西游记》所描写的"火焰山",火焰山的整个山体,全部由红色的砂岩和页岩组成,每当盛夏,烈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郊外,真正有一座燃烧的火焰山(亚纳达格, Yanar Dag ),这个独特的自然地质现象因其山坡下的天然气不断燃烧的火焰而闻名,不管是刮大风,还是下雨雪,已经连续不断燃烧了4000年,真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火,成为了阿塞拜疆"火之国"称号的象征。当地人将它视为一座神圣的山,而且还是很多阿塞拜疆人甚至印度和伊朗人的朝圣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看似火焰不大,但当我们稍为接近,却已感到热浪滚滚、灼热难耐,真正是"火之国"美誉最直观的体现。这个称号也象征着阿塞拜疆的热情、活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三天,游览巴库。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是座拥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人口220多万,位于里海西岸,是里海最大港口,更是里海之滨最迷人的港口城市。漫步在巴库的街头,城市规划现代,马路宽敞笔直,街巷干净整洁,标志性建筑气度不凡,古老的城墙宫殿和现代的玻璃幕墙相互映衬,自然景观和异域厚重的历史文化,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巴库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将古老的传统和现代的文明融为一体,不同时代的空间和建筑在这里交汇,展现出多元而生动的城市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巴库分新城和老城。新城是一个世纪前石油工业发展而逐渐兴起的地方,旅游车将我们一行直接载到了新城中心,我们即被它的繁华和时尚所惊艳,那里,有充满欧洲风格的宏伟建筑,有玻璃幕墙闪耀的现代大厦,有设计别致的火焰塔,有半环造型的五星酒店,更有莲花形状的购物中心,形态各异的各种建筑,把巴库这个海滨城市装扮得风情万种,引人入胜,同时也展示了这个城市非凡的实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巴库的新城满是繁华都市的感觉,有很多建筑是欧洲设计大师的作品,而且建筑多以带领阿塞拜疆走向繁荣的前总统盖达尔.阿利耶夫的名字命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些建筑中,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是巴库现代建筑的奇迹之一,它不仅是阿塞拜疆文化的象征,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标志。该中心大量使用了层层跌宕起伏和弯曲变化的柔美线条,如行云流水、天马行空般的设计,很难用具体的物体对文化中心进行形容和比拟。不同的角度,文化中心都会呈现不同的惊喜,其创新的设计和流动的空间形态受到国际建筑界的高度认可。2014年,还被伦敦设计博物馆评选为"年度最佳设计",是首都巴库的地标性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文化中心左侧,如飞碟般的建筑是巴库国际会议中心,是举办各种国际会议和大型活动的场所,也是巴库的另一个标志性建筑。我们两个中心都未能进入参观,只能外观,有点可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游览完文化中心和会议中心,我们前往高台公园。高台公园,位于巴库市区濒临里海西侧的一座小山头上,公园设有欣赏巴库市最佳的观景平台,站在平台上俯瞰,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巴库海湾和里海,蔚蓝色的海水点缀着一艘艘游轮、游艇和货轮。西面是巴库繁华现代时尚的都市风光,里海和市区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沿着里海边蜿蜒伸展的大道,是巴库市最著名的滨海大道,是城市跳动的脉搏。海滨大道从国旗广场一直到巴库港,约6公里长,沿途除了旖旎的风光,还有著名的商业和娱乐中心,是巴库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游客体验巴库城市魅力的绝佳之地,被政府打造成为巴库最为繁华的景观大道,或许是巴库,甚至是阿塞拜疆的门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观景平台,除看市容,海湾风光外,最耀眼的还是火焰塔。火焰塔矗立在巴库的市中心,是由三座十分现代化的摩天大楼组成,三座大楼分别为办公、酒店和公寓,是巴库的城市制高点。为了展现巴库历史上对火的崇拜,大楼设计成曲线优雅的火焰状,楼体用蓝色的镜面玻璃做外装饰,无论在巴库的哪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它折射出的光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三座以火焰为灵感的建筑,体现了对火焰崇拜的传统文化,展现出现代建筑的高超技术,既是现代巴库的象征,更是文化精神的表达,成为巴库新城最著名的标志性地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片迷人的海岸线上,耸立在里海边上的这座半环形建筑亦十分引人注目,那是一家豪华五星级酒店。是否有点眼熟,与我们广州市的铜钱大厦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就是曾经在课本里读过的里海,里海虽然名字叫"海",但它其实是一片封闭的咸水湖,没有通往大洋的出口。巴库正位于里海西岸的一个天然港湾内,城市建在海湾周围的山坡上,面向日出的里海。巴库的城市气质,和它面前这片里海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没有里海,就没有今天的巴库。今天我们就坐在里海边的长椅上,面对宽阔无边的海面,海面颜色随着阳光变化而变幻,从银灰到深蓝,极为壮观,阳光柔和洒下,海风慢悠吹着,连头发丝都跟着放松下来,听着海浪拍岸,望着海鸥飞翔,松弛感满满。在里海岸边的一间餐厅,我们还品尝了生长在里海的一种鱼,这是我们来到阿塞拜疆之后较为满意的一顿饭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游览完新城再到老城。巴库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墙环绕的古城,可追溯至12世纪,是外高加索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千年古城之一。古城小巧别致,城内街道狭窄曲折,十分安静,建筑整体呈浅黄色,是阿拉伯建筑和欧洲建筑的的融合体,后期的建筑大都是巴洛克风格。古老的建筑与城墙沿着山坡排列,高低错落,保留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巷陌中还有各种各样的传统商铺、餐厅、民宿,咖啡馆,能品尝阿塞拜疆美食,购买手工艺品,充满历史韵味与生活气息,是了解阿塞拜疆历史、文化、民俗的绝佳去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0年巴库城墙、城内的希尔万沙国王宫殿和少女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2-15世纪修建的石质古城墙至今保存完好,城墙高大而坚固,其基底非常厚实,足以承受当时各种攻城武器的攻击。城墙主要由当地开采的石灰岩砌成,这种石材呈现出一种温暖的淡黄色至浅褐色,我们来到古城时,阳光灿烂,照射下的城墙泛着金色的光辉,非常壮观。城门内外,一面是车水马龙的现代新城,另一面是散发着中世纪气息的古城。步过城门,马上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步入古城不远处,迎面而来是一尊头部的巨型石雕像,人物栩栩如生,凝视远方的眼神刻满了忧郁与尊严。他是胡赛因.贾维德,阿塞拜疆最具传奇性的浪漫主义诗人、剧作家,一生倡导人道主义、思想解放、民族觉醒,被誉为"民族精神的召唤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城的心脏是希尔万沙王宫,建于15世纪,是15世纪希尔万沙王朝的王宫和权力中心,包含宫殿、清真寺、灵庙、浴室等,是伊斯兰建筑的典范。建筑群采用米黄色石块建造,外部装饰朴素,多采用浮雕,少用彩色瓷砖,墙体厚实,雕刻精美,体现了波斯与阿拉伯文化的融合,展现出中世纪阿塞拜疆建筑的高超技艺。数百年时光荏苒,王宫的主体建筑依然保存完善。希尔万沙王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巴库最著名的历史遗址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购票进入王宫内参观,主宫殿为两层结构,内有觐见厅、书房、后宫等,窗户可俯瞰里海。里面迷宫式的房子,光线很暗,拍出来的照片效果不佳,可以了解当时的建筑艺术,看看当年王室的一些生活场景和用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宫殿内,有一棵据说是已生长了几百年的开心果树,当地导游还专门带领我们去观赏。其实这棵几百年树龄的树木并非高大挺拔,也就约4-5米的高度,亦非枝繁叶茂,有所失望。但令人开心的却是导游告诉我们开心果树的传说:当人们站在开心果树下,恰好听见树上开心果成熟裂开时清脆的声音,听见这个声音的人会获得幸福!我们站在树下,确实也听到了清脆的声响,但是否开心果裂开的声音,就当是吧。原来开心果不仅仅只是可以吃的干果,却还有非常美好的寓意,长知识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希尔万沙王宫,我们步入古城,沿途可见古城保留了12世纪时期的防御城墙,墙上隔一段距离有一个炮台。苔迹斑斑,有些剥落的墙体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城墙下,三三两两聚集着一些当地休闲的居民,有的喝茶聊天,谈笑风生;有的下棋博弈,大众娱乐;有的独坐一隅,思考人生。偶尔有当地人热情地用不甚标准的"泥嚎泥嚎"问候一声,这种体验妙不可言!这里已经不是历史的角落,而是生活的延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顺着斑驳的城墙往前走,会遇见古城内有一些独特的涂鸦墙,整个老城区有创意的涂鸦非常多,最著名的就是这个狮子头了,狮子头的毛发部位恰到好处的借用了墙上的植物,充满了艺术气息,是游客们喜爱的拍照地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到古城东侧就是少女塔了。世界遗产少女塔,建造于12世纪,塔基建于巨石之上,圆柱形的塔身高27米,8层,由石灰石堆砌而成,塔内可容纳200人,内有一口水井,可做长时间坚守。少女塔经受了1304年大地震安然无恙,而巴库老城的许多民居都被夷为平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何这座形如壮汉的石塔,却得名"少女塔",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各种版本的跨阶级的爱情悲剧,权贵父亲,嫌其男友贫穷,将纯情少女关入塔内,少女含恨跳海,男友闻讯以身殉情,少女塔因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比较客观,此塔是防御工事,曾有百多名少女躲进塔中逃过劫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少女塔不仅是巴库老城的标志性地标,更是国家的象征,在阿塞拜疆纸币和官方信笺中均有她的身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少女塔的一侧,有一个古丝绸之路的古老集市,直至现今许多店铺仍在售卖古玩、地毯等主要物品。老板们会把地毯摆在店铺的门口,琳琅满目,宛如一幅幅精美的画作,色彩斑斓,图案丰富,充满异域情调,拍出来的照片更是满满异域风情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里,遇到最多的动物就是猫,你可以随时随地看到猫在小巷中闲庭散步,或趴在厚实的城墙上发呆,或目中无人地席地而睡、或慵懒地闭目养神,甚至建筑雕刻中也有猫的形象,成为巴库独特的文化符号。这里,还有著名网红打卡点:爱猫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我们在古城里遇到的一位「猫绅士」,端坐时光里,斑驳的光影洒在它从容的身姿上,彷佛是这座古城的守护神,见证过古城的沧桑变迁、繁华兴盛,此刻却甘愿为我们停驻片刻。快门按下时,连呼吸都轻了些,生怕惊扰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古城,迷宫般的街巷蜿蜒且狭窄,还有非常多的上坡下坡路,道路均由石板铺就,贯穿整个古城,城内现存有大量阿拉伯、哥特式和巴洛克式风格的建筑,保留着古城完整的古老风貌和历史价值。街道两旁古老的民居建筑大多改造成为营业商铺,商铺林立,吸引着众多的游客驻足。在这里,每一条街巷都抑扬着文明交融的韵律,每一块砖石都诉说着古城的故事,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岁月的痕迹,让来访者在时空交错中感受阿塞拜疆的独特魅力,感受古城焕发的勃勃生机,收获一份难忘的美好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巴库老城是一座迷人的历史瑰宝。踏进这座被阳光浸透的古城,仿佛走进了一本泛黄的旧书,每一页都写着温柔的故事,狭窄的街道、古老的城墙和迷人的建筑带你回到过去。一些建筑可追溯到12世纪,在今天看来,依然无比精美。这里没有匆忙的脚步声,只有岁月静好的样子。来到巴库,一定要到老城走一走、看一看,感受这份独特而宁静的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二天的时间,我们行走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大街小巷,虽为穆斯林国家,保留有很多古建筑和清真寺,但阿拉伯色彩并不十分浓郁,在我看来,其城市建设和市容更赏心悦目,更现代化一些,其干净整洁的街道,现代化的建筑,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迷人的海滨风光,都令她魅力倍增,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纷至沓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城市还有一些令人惊奇的现象--既有高楼玻璃的冷调,也有城墙斑驳的温度;左耳听着西方流行歌曲,右耳也能闻到穆斯林的音乐;前脚在繁华街市行走,后脚已到清真寺内祷告这样有趣的场景。在老城,还可以拍到王宫与火焰塔古今同框的角度,一面是过去一面是现代,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三天 ,我们离开巴库,一路向西北,前往沙马基游览。沙马基是阿塞拜疆西部较大的城市,有外高加索地区最大的清真寺﹣周五清真寺,也是阿塞拜疆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 它历经千年,多次被战火和地震毁坏,又多次重修,至今屹立不倒,堪称阿塞拜疆最坚韧的建筑瑰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步入寺区,最令人惊叹的是其独特的双宣礼塔与三大穹顶结构。进入寺内参观需脱鞋,女性围头巾,门口通常提供临时头巾,男士穿短裤不允许入内。我们在进门处依次脱鞋,踏上柔软的地毯,进入大厅参观,感受一下宗教的庄严与神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寺内由三个长方形大厅组成,中央为正厅,两侧为男女分开的祈祷区。厅内空间高阔空灵,窗棱及屋顶装饰简洁而典雅,墙面饰有阿拉伯文字与几何花纹,水晶吊灯和柔软厚实的地毯则尽显精致奢华,兼具传统伊斯兰风格与现代元素。阳光从窗孔倾泻而下,在精美的伊斯兰地毯上投下斑驳光影,令人赏心悦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今,来自世界各地的朝拜者和游容仍络绎不绝、香火不断,成为游客了解阿塞拜疆历史与文化的核心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中午,早已饥肠辘辘,我们便在沙马基一间餐厅品尝了一顿当地的特色餐。就餐时,一位伺者在餐厅中摆上一盘"大蛋糕"似的食品,并在面上点火,很有餐前仪式感。大家都以为是大蛋糕,没想到脆皮下是特色炒饭,这可是阿塞拜疆的传统美食﹣国王手抓饭。这是一种用长粒米、肉、洋葱、胡萝卜和各种香料烹制而成,包裹在酥脆薄面皮中的手抓饭,佐以烤肉、蔬菜沙拉、气泡水,美味佳肴令人难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另一种所谓的美食,是一个陶杯里炖着一块半肥瘦的猪肉汤,需要将肉块捣烂后才喝,捣烂后杯中表面的油层约1寸厚,这、这、这、是喝汤吗?筒直就是喝油麻!这种美食就不敢恭维了,见仁见智,反正我就没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沙马基就餐完毕,我们继续驱车前往历史名城舍基。舍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700年,曾经是阿塞拜疆的首都,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小镇上的汗王宫和古驿站,是18世纪的古建筑,外表古朴而厚重,内部精致而典雅,两者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镇群山环绕,风景如画,坐落在森林繁茂的林间,依山而建,到处是铺满鹅卵石的街道和中世纪时期的建筑,宁静而祥和,被誉为阿塞拜疆最迷人的城镇之一。当地的居民非常友善,你随便在街巷里走一走,都会遇到和你热情打招呼的人,感觉整个小镇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一个非常惬意淳朴的小镇,很喜欢这个小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汗王宫殿,世界遗产,位于舍基小镇,宫殿不大,只是2层不起眼的小楼房,但里面的装饰却令人震撼。尤其是室内的七彩玻璃窗,形状精美、造工精细,当阳光透过,五彩缤纷、璀璨夺目。里面费时十多年的手绘壁画,更是精妙绝伦,堪称一绝。这艺术史上的瑰宝,给予游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人叹为观止。只可惜宫殿内严禁拍照,未能展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舍基汗王宫殿的门前有两棵银杏树,高大粗壮,枝叶茂盛,犹如两名威武的卫士守护着王宫。在宫殿的描述中,先有银杏,后有王宫,这两棵树龄约500多年的参天古树,作为这座宫殿的长者,衬托着汗王宫殿存在的久远,更是见证了宫殿的历史变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舍基周围是基什阿达西休闲中心,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山间骑马和徒步探险,欣赏大高加索山脉的自然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舍基古驿站,阿塞拜疆最著名的丝路遗迹之一。始建于1762年,为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和骆驼队提供食宿和货储的驿站,如今被列入了世界文化名录。19世纪鼎盛时期能同时容纳300头骆驼和200名商人,堪称高加索最大驿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入驿站,石砌的拱形室内庭院高大宽敝超震撼,内部是大型的露天中庭,为长方形,围着中庭的建筑为石头洞穴式,分上、下两层,一楼下方有个小型地下室,存放货物,还有骆驼休息的位置。走在石墙斑驳静静的回廊,仿佛能感受到当年商队在这里热闹的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驿站有部分区域已改造为酒店,并对公众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舍基是我们在阿塞拜疆行程的最后一站,接下来就是格鲁吉亚的异域风情了,期待下一站的惊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The End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字编辑、 摄影:珠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10月19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