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 山 村 革 命 老 區

邢东魁

<p class="ql-block">  十月金秋,硕果飘香。10月19日,石家莊強國拍客鄉村振興採風行,走近魅力黑山,張梅英作家工作室,組織十幾位攝影師赴黑山寻韵洋姜花,拍攝乡村好风光,黑山村的生态之美、产业之兴与文化之韵。</p><p class="ql-block"> 石家庄市灵寿县慈峪镇黑山村,位于太行山中部东侧,地处丘陵地带,距县城约20公里。全村共有263户、733人,耕地面积1180亩,以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为主,部分坡地种植核桃,油菜花,洋姜,酸棗等農作物。 ‌</p> <p class="ql-block">  黑山村地处丘陵,村内沟壐交错,如磨子沟、黑石沟等地名源于自然地貌。村口有黑石山(海拔300多米),山体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植被以荆条、酸枣树为主,秋季酸枣成熟时果实酸甜可口。村域面积5300亩,其中耕地占1180亩。 ‌</p> <p class="ql-block">  黑山村建于后唐时期(约1400年前),村内现存古迹包括九曲卧龙岭等自然景观。近年来,村民在村口修建了文化广场、图书馆等设施,老年人可在此休闲娱乐。 ‌</p> <p class="ql-block">  农业仍是主要经济来源,辅以石英、云母加工等副业。过去因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现通过修建灌溉渠改善了用水问题,并发展酸枣种植产业,酸枣成熟季节吸引游客采摘。</p> <p class="ql-block">  据传,唐朝末年,有一姓李的武将因打仗受伤留在此地,并取名为李家村。后来,有朝廷官员将其改名为黑山村。</p> <p class="ql-block">  黑山村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对越自卫还击战等历史时期,都有有志青年可歌可泣的事迹,走出了多名成功人士。</p> <p class="ql-block">  村子北面靠山,东、南、西三面被丘陵环绕,地形独特,景色优美。黑石山的山,雄伟壮观,周围野花满岭,荆棘花争相斗艳。</p> <p class="ql-block">  村中还有“晋察冀边区灵寿八区队黑山旧址”等红色革命遗址,是灵寿县的一个革命老区。村子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加大力度展开村容村貌整治,完成全村道路、照明、街道健身、活动广场等项目,绿化、美化人居环境。</p> <p class="ql-block">  沿着黑山村蜿蜒整洁的乡村步道前行,沿途景致动人——大片的洋姜花田铺展在山野间,金黄的花朵随风摇曳;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路面硬化贯通,垃圾分类设施有序摆放,展现了人居环境治理的成效。</p> <p class="ql-block">  在产业发展方面,黑山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李玉生的带领下积极创新。为带动村民增收,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洋姜种植,目前,亩产最低可达5000斤,按照0.8元/斤的收购价,亩收益约4000元。洋姜产品稳定供应平山县、正定县等地的酱菜厂,延伸出花茶、风味酱菜等多元产品,实现了“一产多益”,真正实现了 “一菜多吃、一产多益”,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p> <p class="ql-block">  走进黑山村,不仅被洋姜花海的壮观景象所吸引,更为村庄日新月异的变化所触动。乡村振兴开展以来,黑山村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上都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些真实的变迁,黑山村的发展变化,展现了乡村全面振兴的丰硕成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