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记得我刚接班时,梓浩留给我的印象是这个小男孩性格很沉稳,很善良,上课的时候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认真思考,回答问题很积极</p> <p class="ql-block">书写不单是模仿,更像是在跟每一个笔画较劲,非得写出个模样来不可。我知道,这份认真,是从一笔一画里长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名字旁的“张梓浩”三个字,也一天比一天稳当。原来成长不是突然开窍,而是藏在这些没人盯着也坚持写完的格子里。</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起为祖国母亲过的第一个生日,给你们的奖励,每个孩子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升上二年级后,居然懂得顿笔出锋。我站在他身后看了一会儿,没出声。这孩子不再只是照着描,而是开始琢磨字的神气了</p> <p class="ql-block">同样的字重复几十遍,却没有一个潦草应付。我问他累不累,他摇头:“老师说,多写一遍,手就记得牢一点。”我忽然想起他一年级时连握笔都费劲的样子,现在那支铅笔却像长在他手里,听话又有力。</p> <p class="ql-block">有次我经过教室,看见他穿着那件黑白相间的衣服,头也不抬地写着什么。窗外的光落在他肩上,墙上的书法作品静静挂着,像一种无声的陪伴。他右手握笔的姿势标准得近乎倔强,仿佛只要笔不停,就能把每个字都写进心里。</p> <p class="ql-block">最近一次交上来的课本,这些字已经写出了结构感。他开始注意撇捺的舒展,也懂得留白的分寸。虽仍有些生涩,但通篇整洁,毫无浮躁。</p><p class="ql-block">希望梓浩在以后的书法历程中进步越来越大,回答问题更加积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