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第二卷:寻耕 ,第一场

子美

<p class="ql-block">欢乐谷5.0 “百家争鸣”第二卷:循耕</p><p class="ql-block">第一场:憧憬</p><p class="ql-block">中国画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笔一墨,既是自然万物的写照,亦是画家心绪的流淌。山水之间,花鸟之畔,人物之侧,无不是画家对世界的凝视与对内心的叩问。而在这万千气象之中,有一种情愫尤为动人——**憧憬**。 </p><p class="ql-block">憧憬,是远山之外更远的山,是孤舟前方未至的岸,是春枝上未绽的花。它不着一字,却能在留白处见深远;它不施重彩,却能在淡墨中藏光华。古人画山水,常以烟霞掩映,使峰峦若隐若现,恰似人生理想,可见而不可即,可望而尚未达。观者立于画前,目光随山势绵延,心绪亦随之飘远——这便是“憧憬”的力量。 </p><p class="ql-block">若以画言志,“憧憬”可表现为:</p><p class="ql-block">**山水之间,以远喻心** </p><p class="ql-block">**人物凝望,以神传情** </p><p class="ql-block">**花鸟生机,以象寓意** </p><p class="ql-block">中国画最妙之处,在于它不言尽,不画满,总留一份余地,让观者的思绪得以栖息。而“憧憬”,正是这份余地的灵魂——它让山水不只是山水,花鸟不只是花鸟,而是每个人心中那片尚未抵达的风景。 </p><p class="ql-block">若你提笔作画,会如何描绘你的憧憬?是烟波浩渺处的一缕归帆?还是深院闭门时的一剪梅影?或许,答案就在那未干的墨迹之中,待时光风干,成永恒之盼。</p><p class="ql-block">技法: 工笔,写意 不限</p><p class="ql-block">尺寸: 三尺及以上</p><p class="ql-block">要求: 临摹, 创作 不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