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水表、电表维修责任划分(含未移交运营单位的户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水表、电表的维修责任划分,核心依据产权归属、损坏原因及合同约定,未移交运营单位的户表需额外结合“建设/代管主体”判定,具体标准及法律依据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核心划分原则</p><p class="ql-block"> 1. 产权归属原则:“谁产权,谁维护”是根本标准,产权分界点(如水表/电表本身、表前阀门)是责任划分的关键。</p><p class="ql-block">2. 专业单位责任原则:已移交的供水、供电等运营单位,对其产权范围内的设施负有法定维修养护责任;未移交的不适用此原则。</p><p class="ql-block">3. 合同优先原则:物业服务合同、供用水/电合同或建设相关协议中明确约定的,优先按约定执行。</p><p class="ql-block"> 二、具体责任划分及法律依据</p><p class="ql-block">(一)水表维修责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已移交:供水企业负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适用场景:</p><p class="ql-block">- 产权分界点(水表本身或表前阀门)之前的供水设施,及“一户一表”中已移交供水企业的计量水表。</p><p class="ql-block">- 水表因自然老化、质量问题或自然灾害等非人为因素损坏,且在规定使用期限内(如家用DN15/DN25水表使用期限6年)。</p><p class="ql-block">- 法律依据:</p><p class="ql-block">- 《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供水单位依法承担物业管理区域内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责任。</p><p class="ql-block">- 《城市供水条例》第二十七条:注册水表前的供水设施由供水企业维护,水表后的设施由用户负责。</p><p class="ql-block">2. 未移交:分主体判断</p><p class="ql-block">- 开发商/施工方负责</p><p class="ql-block">- 适用场景:新建商品房质保期内(通常2年)、老旧小区改造后质保期内(通常5年),未移交的户表非人为损坏。</p><p class="ql-block">- 法律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内,由施工单位(或开发商)负责维修。</p><p class="ql-block">- 物业负责</p><p class="ql-block">- 适用场景:非“一户一表”小区中,物业代管且未移交的单元总水表,或物业自行安装未移交的户表,非人为损坏时。</p><p class="ql-block">- 法律依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物业公司需按合同约定维护管理代管设施,可动用公共维修资金承担费用。</p><p class="ql-block">- 业主共同/个人负责</p><p class="ql-block">- 适用场景:未移交的户表属于业主共有部分(如单元共用分户表),无约定时由全体业主通过公共维修资金承担;因业主故意/过失(私自改装、撞击)导致损坏的,由该业主个人负责。</p><p class="ql-block">-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一条:业主对专有部分承担维护责任,对共有部分共同承担责任。</p><p class="ql-block"> 3. 业主个人负责</p><p class="ql-block">- 适用场景:产权分界点之后(水表出线至室内)的专有部分设施,或因业主自身原因导致已移交/未移交的户表损坏。</p><p class="ql-block">-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一条:业主对建筑物内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需承担相应维护责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电表维修责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已移交:供电企业负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适用场景:</p><p class="ql-block">- 产权分界点(电表箱或电表本身)之前的供电设施,及已移交供电企业的计费电能表。</p><p class="ql-block">- 因供电企业责任(安装不当、维护失职)或不可抗力导致电表损坏。</p><p class="ql-block">- 法律依据:</p><p class="ql-block">-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十七条:公用供电设施由供电单位统一维护管理。</p><p class="ql-block">- 《供电营业规则》第四十七条、第七十七条:电表作为公用计量装置,产权归供电企业,其维修、更换由供电企业负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 未移交:分主体判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开发商/施工方负责</p><p class="ql-block">- 适用场景:新建商品房质保期内(通常2年),未移交的户表非人为损坏。</p><p class="ql-block">- 法律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建设工程质保期内,由施工单位(或开发商)负责维修。</p><p class="ql-block">- 物业负责</p><p class="ql-block">- 适用场景:物业自行安装且未移交供电企业的户表(含公共区域分户表),非人为损坏时按物业服务合同约定负责。</p><p class="ql-block">- 法律依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物业按合同约定协助或负责自有产权电表维护。</p><p class="ql-block">- 业主共同/个人负责</p><p class="ql-block">- 适用场景:未移交的户表属于业主共有部分,无约定时由全体业主通过公共维修资金承担;因业主自身原因(超负荷用电、私自改表)导致损坏的,由该业主个人负责。</p><p class="ql-block">-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一条:业主对共有部分共同承担责任,对专有部分及自身过错导致的损坏承担责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 业主个人负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适用场景:产权分界点之后(电表出线至室内的线路、自家开关)的专有部分设施,或因业主自身原因导致已移交/未移交的户表损坏。</p><p class="ql-block">-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因业主过错导致设施损坏的,需承担侵权责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