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元|只要你认真去做(1991)

梁达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只要你认真去做</span></p><p class="ql-block"> 陈仲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发表于1991年第9期《大众摄影》杂志) </span></p><p class="ql-block">两年前,我认识了沈阳生生照相馆的摄影师梁达明。当他拿出自己用国产相纸制作的黑白摄影作品时,使我十分惊叹:丰富的层次及光面纸作出的无光效果,几乎与进口名牌相纸没有差别。后经交谈,终于知道他成功的秘诀一一认真。</p><p class="ql-block">摄影创作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创造性劳动,来不得半点马虎。梁达明正是凭着这种认真的态度,不断探素,才掌握了国产黑白感光材料的特性,摄制出了不少精彩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他在1990年首届全国儿童人像摄影大赛中获金奖的 《我的未来》(见图),就是用海鸥4A相机以及国产的黑白胶卷和黑白相纸摄制的。梁达明摄制的黑白作品,从纯黑到纯白以及灰色的过渡,影调层次的表现都很细致。为了克服国产薄纸基光面相纸自然干燥不易平整的缺点,他将照片水洗后,在背面四边涂以乳胶,湿裱于平板玻璃之上自然晾干,这样,他的作品既平整且无光泽,观赏效果极佳。他在拍摄、冲洗以及药液的配制、照片的修整、装裱等方面都有着扎实的基本功,他甚至可以把彩色负片用国产的黑白相纸放制出类似全色黑白相纸所放制的效果。因此,在欣赏梁达明的作品时,我尤其敬佩他认真的科学精神和创作态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陈仲元:曾任《大众摄影》杂志及《中国摄影》杂志主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接近黑白摄影的大门</span></p><p class="ql-block"> 梁达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发表于1991年第9期《大众摄影》杂志)</span></p><p class="ql-block">我钟情于黑白摄影创作,十年来,从拍摄到暗房操作,就是以此为主攻目标。</p><p class="ql-block">那些专业摄影家们的高级相机和进口的感光材 料,着实令我羡慕,但我难以拥有,只得使用国产设备和材料。我最初放制黑白照片时,一出影像就令我激动不己,更不懂什么是层次、反差,直至尝试摄影创作还是如此,竟把影调既浅又灰的照片也拿去投稿,当然都不合格。后来,我到照相馆的暗房观察、学习、 请教,又去一些专业摄影单位看看。就开始动脑筋,再放黑白照片时,总把摄影杂志上刊登的大幅黑白作品放在显影盘一边,在显影照片时加以比较,甚至每试样条都做比较,看影调是否接近,这样做了几年,识别影调的眼光大有长进。1985年考人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系专修科,两年的学习收获很大,从此对自己放制照片的质量要求相对又提高了一步。北京举办国际影展时,我想尽一切办法抽时间去看,对国外黑白照片丰富的层次真是拍案叫绝。于是,我就如何用公元、厦门等国产相纸放制出高质量黑白照片,着意探索,对影调要求一丝不苟,与此同时,我又尝试使用有光纸不上光的方法,使所放制的照片具有无反光的效果。</p><p class="ql-block">在创作过程中,我注重拍摄前的构思,拍摄后又通过制作照片继续完善构思,这就是我的创作过程。面对众多的表现长城的作品,我思索着从新的角度着手创作,抓住了人与长城紧密结合这一基本点。在拍摄«龙腾图»时,用的是乐凯黑白胶卷,放制照片时将多余之处加光,使影调形成向上延伸的曲线,具有腾飞的动势。表现圆明园,我摄制了《傲骨》这幅作品。不言而喻,是为显示一种气度。《我的未来》(见下图)则是为了展现儿童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我拍摄的另一组表现建筑的作品,是通过黑白灰充分显出建筑的细部层次,给人一种凝重的美感和黑白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注重形式的表现,是我搞黑白摄影一开始就着意追求的,因为这是视觉艺木首先能否打动观赏者的关键所在。我创作的集锦作品就是这样,从注重形式入手,先画好草图,经过一段时间琢磨,然后查找以前拍的底片进行合成放大制作。对此,曾有人说我在走前人的老路,然而我认为传统总是要有人继承的,并且在继承的基础上应该有所创新发展。所以,近两年我创作的集锦作品已与当初有所不同,如《故乡》、《遥望万里》、《远方》等,在给人以美的感受的同时,作品里有我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从当初的先重形式到现在先构思内容,然后再考虑用什么形式去表现,使内容与形式更加完美,这是我一步步认识摄影的过程。其中有我的痛苦和思索,在一次次的失败和奋进中,终于接近黑白摄影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摄影家梁达明简介(2025)</span></p><p class="ql-block">1960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p><p class="ql-block">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系专修科 </p><p class="ql-block">民建会员</p><p class="ql-block">1981年从事摄影。</p><p class="ql-block">中国首届十大青年摄影家(1992)</p><p class="ql-block">中国首届人像摄影十杰(1993)</p><p class="ql-block">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一金像奖(2007)</p><p class="ql-block">出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像摄影艺术展览评委</p><p class="ql-block">出任第八届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项--金像奖评委</p><p class="ql-block">出任第十一届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项--金像奖评委</p><p class="ql-block">出任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p><p class="ql-block">获第二届十杰人民摄影家称号</p><p class="ql-block">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p><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p><p class="ql-block">民建中央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p><p class="ql-block">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委员会委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