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华年</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157927</p> <p class="ql-block"> 同时收割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桂冠的武夷山,凭借其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名山大川的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国庆与中秋双节假期,我和家人游览了这里的大山大川,深深地为这里的风光所震撼,为这里的茶文化所感动。</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武夷的第一天起了个大早,7点钟就赶到天游峰景区。“壁立万仞,独出群峰”,武夷山天游峰,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胜景。徐霞客曾言:“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故应第一也。”此言不虚,登临天游峰,方知其雄伟险峻,果然名不虚传。</p><p class="ql-block"> 天游峰共848个台阶,石阶陡峭,直上云霄,仿佛一条巨龙蜿蜒于山间,攀登之际,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毅力与体力。沿途可见老者和儿童,或气喘吁吁,或咬牙坚持,却无一言弃。我远眺群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回望天游峰,雄伟的身姿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卷。</p><p class="ql-block"> 武夷山的美景不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它蕴含的人文精神。徐霞客、朱熹,这些历史人物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武夷山的青龙大瀑布被誉为“华东第一瀑”。我们乘观光车结合短途步行来到青龙大瀑布。果然,名不虚传,青龙大瀑布从崖顶飞泻直下,气势磅礴,水花如雪莲绽放。</p><p class="ql-block"> 大瀑布周边的峡谷幽深,森林覆盖率高。这里是个大氧吧,空气清新。</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丹霞地貌的壮阔与九曲溪的柔美相映成趣。我们乘竹筏顺流而下,每一处景致都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p><p class="ql-block"> 九曲溪如同绿色绸带缠绕在山体之间,乘竹筏漂流时能清晰地看到两岸岩壁的层理结构,那些深浅不一的纹路记录着亿万年的沉积过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九曲溪两岸山体纵横起伏,各山体之间相互分离,形成独立的山峰,这种分散布局造就了移步换景的视觉效果。有的山峰如青蛙跃出;有的山峰高高耸立;有的磐石蹲守溪边观望远方……</p><p class="ql-block"> 丹霞地貌历经2.5亿年的风雨雕琢,形成了鬼斧神工般的独特地貌,孕育出如此“碧水丹山”的奇观。难怪郭沫若先生当年游武夷山时,戏谑:“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武夷小山丘”。</p> <p class="ql-block"> 晚上,一场《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把我们带入武夷茶文化之旅。</p><p class="ql-block"> 好山好水出好茶。武夷山脉滋养出茶叶自带“岩骨花香”独特风味。这里的大红袍每年售价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堪“液体黄金”。辨别真假大红袍的秘诀:正宗岩茶冲泡后,杯底会有淡淡的焦糖香,叶片呈红褐相间的“绿叶红镶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看完演出的第二天,我们攀登上大红袍景区。在岩壁上生长着只有6棵360岁左右的大红袍母树,采用红色栏杆围住,以往有军人日夜巡逻守护,现在有电子眼监视。这些母树多年来运用无性繁殖,已经大片种植生长。近10年来,6棵母树开始休养生息,不再繁殖后代。</p><p class="ql-block"> 大红袍茶叶稀少且价格昂贵,曾拍天价。2005年,第七届武夷山茶叶大会上,20克母树大红袍拍出20.8万元的天价,相当于每斤茶叶售价高达520万元。</p><p class="ql-block"> 母树大红袍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被视为茶中之王,是武夷山岩茶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目前,武夷山有茶园10万余亩,茶农2.2万户,从事茶叶生产人员近5万人,年产茶叶4900吨,总产值达1.5亿元,其中出口1850吨,出口创汇达3580万元,茶叶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3.9%。</p><p class="ql-block"> 武夷山绿水青山己经成为金山银山。</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参观了《宋代遇林亭窑址陈列馆》,漫步在生产建盏的建窑遗址,仿佛穿越到宋代。窑炉依山而建,形如巨龙斜卧,故名龙窑。单次可装烧10万件以上器物。在长长的龙窑中经受摄氏1200度高温骤变。</p><p class="ql-block"> 建盏,釉色变化万千,纹理极具东方韵味。</p><p class="ql-block"> 北宋初期,赫赫有名的黑釉碗盏“建盏”问世。到南宋时期,建窑生产的建盏已大量销往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p><p class="ql-block"> 建盏是宋徽宗赵佶的“案头好”,他曾留下:“螺钿珠玑宝盒装,玻璃瓮里建芽香。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佳句,建盏一时风光无二。</p><p class="ql-block"> 到宋末元初,烧制工艺一度失传。直到上世纪80年代,经抢救性复烧,建盏才得以浴火重生,成为当地光彩夺目的文化名片。</p><p class="ql-block"> 今年2月初,“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135件古代建盏及298件当代建窑工艺品精彩展出,建盏釉色变化万千,纹理极具东方韵味,吸引了大批观众。如今,诞生于宋代的黑釉瓷器建盏,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远销海外。</p> <p class="ql-block"> 武夷山在腾飞。武夷山风光旖旎,四季气温变化不大,淡季不淡,适合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2024年,武夷山接待中外旅客3000万人,旅游收入超300亿元,入选“ 2024年中国最美县域榜首,荣获福建省首个零碳5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 武夷山的茶叶不仅有岩茶(乌龙茶):大红袍、肉桂等;还有桐木关的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每斤茶叶价格千元左右。茶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十四左右。这里的茶叶国家用于接待最高国宾。2019年7月,外交部长王毅在福建全球推介活动中称赞“大红袍天下第一”。</p><p class="ql-block"> 建盏,作为茶器,器为茶之父。唐代茶学家、茶文化奠基者陆羽曾在《茶经》中盛赞建盏:“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好盏喝好茶,真是人生的美事。今天,建盏成为武夷的光彩夺目的名片,不仅销往国内外巿场,而且被日本、东南亚各国博物馆、美术馆收藏。</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武夷山飞出了金凤凰,绿水青山已经成为金山银山。远处的大王峰傲然挺立,如戴着乌纱帽的官员,为我们讲述着金凤凰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竹筏漂流,船夫讲解两岸的地质故事,讲述着这里的千变万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